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8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1213581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8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8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8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8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8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8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8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8篇 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篇1孔子说过好多的名言有关于友谊的,时间的,孝敬父母的等等。可我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的: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句话让我们知道了做人要懂的仁。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世界上珍贵的的东西他最平凡可又珍贵,我们要获得它这样就可以让自己变得有品德,它就像大科学家爱迪生说的:仁慈是心灵美而不是行为美的体现。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全副武装地来拜见孔子,见到夫子后,拔起剑就舞了起来,问:夫子,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孔子答道:古时

2、的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却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来感化他;侵扰的人则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这样,又何须持剑使用武力呢?子路听了非常的敬佩感慨道:啊!我今天才听到这样的话,我愿从今以后,至诚恭敬地向您求教啊!孔子你是伟大的人物,我要向你学习。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篇2寒假期间,陈老师陪我们一起读了论语,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我最喜欢的部分之一叫做外汇。曾子说: “我每天都在审视自己,我怎么能对别人不忠呢? ”?我怎么能对朋友不忠呢?我怎么能对朋友不忠呢?”这意味着我一天要反省自己好几次: 我是不是在为别人做最好的事?你对

3、你的朋友诚实吗?老师讲授的知识是否按时复习?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今天上并没有真正做好这些事情。早晨,妈妈让我帮姐姐拿一双袜子,我马上就去,我和妹妹感谢我,之后我听到的是很开心;中午回家给客人,并有一个孩子是有点像我写的女孩,我真诚地邀请我和她最喜欢的玩具我在我的心脏想到这里玩高兴;到了晚上,我想我只是完成了正常工作日,但没有复习所学的知识,我觉得很惭愧,老师觉得这么难教我们的知识,我们总是在学习上抛出的背后一面,永远不知道,“审阅老”的话,我想坚持刷我学到的知识,我它会越来越好!学会每天反省自己,我们国家才能知道学生自己在哪一个方面需要做的好,就要继续教育保持,哪些问题方面没做好,就要开始不断

4、完善改进。我希望我读完了论语以后也可以把里面的道理用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更加具有优秀!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篇3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典散文更是源远流长,特别是儒家经典论语,让人们受益匪浅,使我感触很深,读论语有感作文。自从读了论语,我懂得了许多道理,特别是读到雍也第六第八章: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这一章表达了仲由办事果断,子贡精通人情事理,子有多才多艺,他们治理政事都没有问题。自从读了这一章,我知道了一个人如果办事果

5、断,精通人情事理,又多才多艺,那么办什么事情就都没有困难了。由此,我联想到了:有一次妈妈要我在买一个蛋糕和买十本书中选择,我犹豫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该怎样办!无法做出决断,说起精通人情事理我也非常欠缺,有一次,和姐姐们一起去逛街,他们想去看衣服,我却不同意,还很生气,硬拉着她们往前走。说到多才多艺,我虽然会背点古诗,懂得拉大提琴,但其实还根本谈不上精通。现在我知道了,一个人必须要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篇4翻开论语,古人思想的精华就好似悠悠的花香,沁人心脾,在我的脑海里埋藏,把我的心灵净化。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最伟大的一种。的确,从古至今,从

6、闻雷泣墓到哭竹生笋,再从卧冰求鲤到扼虎救父,这一个个孝义的故事无不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孝顺。孔子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意思是:现在所谓的孝,只要养活爹娘就可以了。即使是狗和马,都能得到饲养。若不对父母多一些恭敬和爱戴,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是啊,孝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孝顺不仅仅是能养活父母,而是要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使他们得以安享晚年,此之为大孝。如果只是养活他们,别的就一切都不理,那与对待犬马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孝顺要真心对待自己的父母。可如今,许多老人病死街头,无人理睬;被弃于养老院中,孤独终老;被迫以捡垃圾为生的事情

7、时有发生,这难道就是孝顺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哪里去了呢?我认为,一种从心底里真正孝顺的表现;它不是法律硬要要求的责任,而是每个人从心底里就明白的该负的责任!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篇5“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选自论语里面的为政,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一句。是说:“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就是智慧。”这句话虽然出自春秋末期的孔子之口,但仍对现代人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谦虚诚实,切不可不懂装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报以谦虚诚实的态度去对待,

8、有不懂的问题,应当及时向别人求教,甚至是“不耻下问”,如果不懂装懂,敷衍塞责,最后只会害了自己。比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这时候应当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迅速向老师同学请教,而有些同学总是偷懒,想凑凑合合混过去,给自己找各种各样做错了的理由,总认为自己的错误仅仅是个失误,这样时间一长,就必然会漏洞百出。让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一个于人于己都诚实的人吧!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篇6一则童话犹如一幅画卷,赏心悦目;一个故事犹如一汪清泉,澄净人心;一本好书柔如一阵清风,放飞思绪;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在传弟子编嗊二成,是一本为语录体的书。还有许

9、多的名词出自这里。比如说:温故而知新?、欲速则不达、文质彬彬等读完这本书,我领会到了许多小人和君子之间的差别,书中写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还有许多关于仁的道理: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见仁,智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还告诉我们许多生活上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且还告诉了我们许多学习的道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这本书,记录了太多太多的做人的道

10、理,我还要继续努力研究,去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的知识和道理。这本书非常棒,也希望朋友们也读一读这一本精彩、充满知识的书,多从书中继续点知识的营养。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篇7在寒假里,我读了论语这本书。其中的句子令我回味无穷。子贡说过:“老师以温、良、恭、俭、让知道了每个国家治理国家的方法。老师求得的方式,恐怕和其他人大不相同吧!”从这句话中,我知道,孔子的求得方式是多么的高明。我发现,在学而篇第一中,孔子大都讲的是“孝”和“礼”。比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就是说对父母一定要“孝”。如果一个人干了坏事,但是他却孝顺父母,说明他还

11、有悔改的机会;一个人没有干坏事,但是他却不孝敬父母,那么这个人就无可救药了。在为政篇第二中,孔子讲了治理国家的方法,以及他是如何从政的。孔子是强力推荐不要以“势”来治理百姓,而是要用“理”来治理百姓的,这样百姓就会心服口服。而且,弟子规中也提到:“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难怪,后来有很多国家都请他做官呢!论语让我知道了怎么做人,而且论语中的很多词都变成了现代常用的成语,比如“巧言令色”就是从论语中的“巧言令色,鲜以仁”出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去学习论语,并且去深入体会。初一论语读书心得五百字篇8论语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在生活中她像一盏明灯,时刻为我指明方向。初次接触论语是在幼儿园

12、的诵读课上,漂亮的刘老师带领我们每天进行晨读,我现在都能熟练地背诵十章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述而第七”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段话告诉我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其他两人或者其中一人必然会有某一方面比另外一个强的,我们应该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更要提高修养、虚心好学,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带着这样的学习态度,我进入了小学,虽然认识的字要比别的同学要多一些,但我从不骄傲,反而虚心向同学们学习,小朋友都愿意和我交朋友、坐同桌,有了良好的学习关系,我学习起来劲头更足了。老师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我现在年纪还小,不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从论语中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态度与习惯却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