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体会.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213799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体会.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体会 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篇一“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趟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这是给“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的颁奖词。寥寥数语,再现了杜富国生死雷场上的惊天一挡,诠释了他坚决听党指挥、勇于献身使命的铮铮誓言,展现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风采荣光。一个士兵,一个典型。全媒体时代,人人皆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各种声音都有自己的传播渠道。“扫雷英雄”杜富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媒体环境下,能够成为“感动中国”人物,带给新闻工作者诸多思考。*以解放军报等主流媒体刊登的杜富

2、国典型报道为例,剖析典型宣传何以能够出色出彩,又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实现典型宣传效益最大化,以期为提高典型人物报道传播质效提供借鉴参考。先进典型是时代精神的标杆。主流媒体历来重视典型人物宣传报道,宣传先进事迹,弘扬典型精神,鼓舞受众奋发向上,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信息传播多样化、阅读方式碎片化、热点更迭快速化,给提高典型人物宣传质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主流媒体在典型人物宣传的选择上更加慎重。只有那些与时代贴近、与受众贴近、与情感贴近、与环境贴近的典型,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与时代贴近,回应时代关切,增强必读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

3、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典型人物选择上,必须聚焦当下受众最关心关切的主题,抓住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时代形象,解答时代之问,吸引读者不得不读。典型对一个时代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艰苦创业的和平建设时期,人民军队历史上从来都是英雄辈出,先后涌现出了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一大批典型,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时代的进步,至今仍闪耀着璀璨光芒,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走进新时代,我们呼唤英雄、崇尚英雄,仍然需要讲述好新时代先进典型的故事,传播好强军正能量。一段时间以来,对于90后、00后青年官兵“能不能上战场、能不能打胜仗”,社会上很多人心中存有疑问,宣传杜富国的感人事迹,就

4、是要展现新时代青年官兵的英勇模范行动,有力回答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解放军报的报道为边境扫除雷患 为战友血染雷场,展示了杜富国为祖国和人民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人民陆军报的消息90后士兵杜富国以雷场壮举作答时代之问,标题直截了当,“90后士兵”“雷场壮举”等关键词简明扼要,消息以杜富国的雷场壮举和逐梦经历,回答了“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条件优越的90后官兵能不能上战场、能不能打胜仗”这一时代之问,鲜明地回应了时代关切。与受众贴近,讲好典型故事,增强可读性。“新闻学的本质就是讲故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新时代的精彩故事需要精彩表达。全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更加倾向于故事化,典型宣传不

5、能搞生硬灌输、自说自唱,只有遵循传播规则和阅读理念,疏通典型到达受众的关节点,才能让受众买账。选择有故事的典型人物便是贴近受众的有效方法手段,讲好他们的故事,在故事情节的呈现中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最容易打动人心。人民日报的通讯英雄杜富国面对死神威胁:“你退后,让我来!”,从杜富国的一句“口头禅”引入,讲述了战友们口中关于杜富国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读来震撼人心。解放军报的特写眼睛失去光明 心里升起太阳,没有司空见惯地直接铺陈杜富国事迹,而是另辟蹊径、独具匠心地以几位特殊的探视者的视角,来挖掘杜富国身上的故事。这样的结构安排让人不禁产生疑问:他们是谁?为什么来探望杜富国?他们的探望方式又有何不同

6、呢?然后再层层深入,以讲故事的口吻,剥丝抽茧、一步步解开这个谜团,重现杜富国身上的感人故事,一改传统典型宣传的生硬刻板,更加可读、耐读,催人泪下。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篇二失去双眼双手后的杜富国后来怎么样了,三年来,他是否还好?首先是荣誉加身,杜富国事迹一经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巨大轰动,众人对这个敢为人先的战士致以崇高敬意,他在2018年获得“云岭楷模”的荣誉称呼、2019年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时代楷模、排雷英雄战士、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称号等,成为了功成名就的活英雄。其次是事业有成,负伤后的杜富国虽然无法亲临一线进行扫雷工作,但他凭借自己的经验所学向热爱扫雷事业的学生答疑解惑

7、、传递红色精神。2019年9月,杜国富被北京大学邀请,成为了北大青年立德树人的工作指导老师,能够换种方式延续着对扫雷事业的热爱未尝不是好的结局。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被“扫雷事业”耽误的播音员,杜国富的人生并非因身残就一蹶不振,康复后的杜富国一直坚持锻炼、学习。2020年8月,自学成才的杜富国通过考试成为军队广播节目南陆之声的播音员,为军队战友送去扫雷故事。最后是婚姻美满,2018年,杜富国结婚,他的妻子对这个心系国家的丈夫照顾有加,在杜富国受伤后,更是不离不弃,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浪漫婚礼,但他妻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杜富国的爱。如今的杜富国婚姻幸福美满、事业顺利有成,可以说是人生大赢家。有人说:

8、“杜富国太傻,在生死存亡时刻选择牺牲自我,精神虽可佳,却要一辈子活在黑暗中。也有人说:“正是因为有杜富国这样的爱国人士,国家才能平稳运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杜富国身残志坚,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自己心存希望就可以创造奇迹,他的奇迹就是他的努力所得。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篇三2018年10月,杜富国在地雷场搜排时,弹体意外发生爆炸,杜富国由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而同行的战友也因为他的保护仅受了皮外伤。受伤后,杜富国积极的接受身体上的治疗,并且一刻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积极治疗和康复,杜富国重返战位。今年的7月4日,在贵州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暨学位授予仪式,排雷英雄发

9、表毕业感言,用三句话警示自己更送给在场的毕业学子,话语朴实、发自肺腑,让我们从他的个人事迹和精神话语中汲取向上的精神力量。从“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汲取进取精神力量,做“奋楫者”,攀登人生一座又一座的高峰。自从受伤以后,杜富国除了积极的接受身体上的治疗,一刻没有停歇的丰盈自己。他请妻子买来智能音箱,听新闻、听书也听音乐。在看康复期间,只要不下雨,他每天都会在操场上跑步,依靠战友的帮助,最少的时候跑3公里,状态好的时候能够跑10公里,杜富国说,在那里自己能更清楚的听到军号声,感觉战友就在自己身边。一个内心拥有了激情和信念的人,是不会被轻易打倒的,“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当人生给予了你

10、另一种选择,是“躺平”,是自怨自艾,还是奋斗,是“奋起拼搏”。杜富国毅然选择了后者。保持智慧和激情,是对人生中无论哪种境况都能坦然豁达面对,顺境逆境毅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并将这种精神带动身边的人,正如杜富国陪护战友刘新未所说,“其实是他在感染我。”刘新未说,原本性格内向的他,在陪护杜富国3个多月的时间里,唱过的歌比前2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一个内心充满激情,积极向上的人总会时刻饱含对生命的热爱,让自己强大,也照亮身边的人。当代青年要学习杜富国的精神,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勇敢攀登,努力拼搏,不给青春留下任何遗憾,即使遇到困境和坎坷要保持激情和内心的定力,勇敢战胜一切困难。从“做胸怀大志并脚踏实地的人

11、”汲取梦想精神力量,做“追梦人”,树牢人生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杜富国就读的小学旁有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坟墓,老师曾告诉他们红军长征中牺牲很多的人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杜富国自小将这些英雄视为榜样并且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要做英雄。翻看他的军旅生涯实绩,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排雷排爆2400余枚,处置险情20多次。即使在受伤康复期间,他成为了军队广播节目南陆之声的播音员,受聘为北京大学青年立德树人工作指导老师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杜富国获得“八一勋章”提名。虽然目不能视,袖口空空,但杜富国曾说“虽然没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虽然失去光明,只

12、要心中升起太阳,我的世界依然五彩缤纷”。梦想是最遥远的,但却是最有力量的,有了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找到了信念。青年们要做“追梦人”,无论是求学或是工作,要做排头兵,要做榜样者,要“奋楫”追梦,脚踏实地干出自己的精彩。在心里坚定的树立起发展目标,定下每天必定完成的计划,将梦想铭记于心里,将行动落实在实际中,星光定不负赶路人。杜富国先进事迹感悟篇四早晨6:30,杜富国准时醒来。明亮的晨光透过窗户,洒在洁白的床单上。但杜富国眼前仍是一片漆黑,他对光的感知,早在那一声巨响后就消失了。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执行云南边境人工扫雷任务时,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发现一枚爆炸物。“你退后,让我来!”杜富国蹲下排

13、查,突遇爆炸。生死瞬间,他用身体护住战友,倒在血泊中,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手。两年多来,他以惊人的毅力闯过一道道难关,实现了自强自立。穿衣,叠被,刷牙,洗脸无需旁人辅助,一切如常人般自然地进行着。“其实,我就是一个正常人,只不过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康复楼军人病房,杜富国开始了新的一天。面对记者,聊起现在的自己,他语气平静,有时说到兴奋处,也会大方地哼唱几句自己喜爱的歌。夜空中最亮的星壮志在我胸当个英雄杜富国说,他以前还喜欢过一位盲人歌手的歌,现在不喜欢了,因为他觉得,那首歌充满了假设、遗憾、伤感、叹息,还有对别人的依赖。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那我们就循着杜富国经常听唱的那些歌,走进他受伤后奋斗在“另一个战场”的那些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