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中秋节主题班会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1222712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写中秋节主题班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怎样写中秋节主题班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怎样写中秋节主题班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怎样写中秋节主题班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怎样写中秋节主题班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写中秋节主题班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写中秋节主题班会设计.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怎样写中秋节主题班会设计 怎样写中秋节主题班会设计篇1一、活动主题的确定和活动背景中秋节前几天,节日的气氛渐浓,超市中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村子里月饼加工点,排起了长队,浓郁的香味很远就能闻到。学生在课下有关月饼和中秋放假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有两三个心急的学生悄悄把月饼带到了学校。李梓萌同学问我们:“为什么中秋节要放一天假?圣诞节为什么不放?”于是活动主题便在所见所闻中酝酿。我便以“走近传统节日”为载体,用最亲近生活的地方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弘扬民族文化。二、教学活动目的及内容1、亲自参与月饼的制作,了解制作方法,品尝月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2、

2、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初步了解月饼的象征意义。3、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4、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5、搜集有关中秋的诗词歌赋、月亮的美称等,做好信息查阅、调查和收集能力。三、活动计划1、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制定小组计划,确定人员分工3、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其相关资料。4、在将近中秋节那天跟大家一起带月饼、尝月饼、并拍照留念。四、活动重难点学生通过调查、发现新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掌握思考方法,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积极完成小组分配到的任务。五、活动安排引入话题,确定主题同学

3、们,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季节。再过一些时间,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就要到了。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对了,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吃月饼、赏明月、叙亲情、享欢乐。可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一天吗?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哪些方式庆祝呢?对这个富有浓浓人情味的节日,你喜欢吗?(喜欢)但你们对中秋有哪些了解?又有怎样的体验呢?面对“中秋”这个词,你想知道些什么呢?预设:(1)我想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2)我想知道这一天每个人都要吃月饼吗?(3)我想知道为什么中秋要吃月饼?(4)我想知道

4、一些关于中秋的传说、故事等。”(5)我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种月饼?他们的价钱怎么样?哪一种吃?”(6)我想知道月饼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我还想自己动手做一做。”(7)我们家乡的中秋有哪些活动,哪些习俗?(8)中秋只是汉族的节日吗?别的民族过中秋吗?【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确定主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归纳汇总,再对某一个或某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分成小组,民主选出组长。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讨论活动方案。班内交流活动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制

5、定了活动方案。要研究的问题怎样研究研究的成果人员的分工中秋的来历及传说1、问老师、问父母。2、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1、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类,集成小册子走近中秋。2、办走近中秋手抄报。(略)月饼的种类和制作1、到商店去调查统计;2、去食品厂或询问他人,了解制作月饼的原料。3、学习制作月饼。开一个月饼品尝会。(略)中秋习俗1、查资料。2、收集有关图片或实物;3、向老人,询问,调查家乡中秋习俗,制作中秋习俗图文集。(略)中秋颂1、查阅图书或上网查诗文;2、自由创作。集成中秋诗文赏读小册子。怎样写中秋节主题班会设计篇2一、活动主题的确定和活动背景中秋节前几天,节日的气氛渐浓,超市中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

6、,村子里月饼加工点,排起了长队,浓郁的香味很远就能闻到。学生在课下有关月饼和中秋放假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有两三个心急的学生悄悄把月饼带到了学校。李梓萌同学问我们:“为什么中秋节要放一天假?圣诞节为什么不放?”于是活动主题便在所见所闻中酝酿。我便以“走近传统节日”为载体,用最亲近生活的地方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弘扬民族文化。二、教学活动目的及内容1、亲自参与月饼的制作,了解制作方法,品尝月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2、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初步了解月饼的象征意义。3、激发学生的探索_,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4、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

7、,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5、搜集有关中秋的诗词歌赋、月亮的美称等,做好信息查阅、调查和收集能力。三、活动计划1、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制定小组计划,确定人员分工3、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其相关资料。4、在将近中秋节那天跟大家一起带月饼、尝月饼、并拍照留念。四、活动重难点学生通过调查、发现新问题、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掌握思考方法,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积极完成小组分配到的任务。五、活动安排引入话题,确定主题同学们,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季节。再过一些时间,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就要到了。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对了

8、,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吃月饼、赏明月、叙亲情、享欢乐。可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一天吗?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哪些方式庆祝呢?对这个富有浓浓人情味的节日,你喜欢吗?(喜欢)但你们对中秋有哪些了解?又有怎样的体验呢?面对“中秋”这个词,你想知道些什么呢?预设:(1)我想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2)我想知道这一天每个人都要吃月饼吗?(3)我想知道为什么中秋要吃月饼?(4)我想知道一些关于中秋的传说、故事等。”(5)我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种月饼?他们的价钱怎么样?哪一种吃?”(6)我想知道月饼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我还想自己动

9、手做一做。”(7)我们家乡的中秋有哪些活动,哪些习俗?(8)中秋只是汉族的节日吗?别的民族过中秋吗?【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确定主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先将问题归纳汇总,再对某一个或某些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分成小组,民主选出组长。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讨论活动方案。班内交流活动方案。在老师的指导下,各组制定了活动方案。要研究的问题怎样研究研究的成果人员的分工中秋的来历及传说1、问老师、问父母。2、查阅图书或上网查找。1、将收集到的资料分类,集成

10、小册子走近中秋。2、办走近中秋手抄报。(略)月饼的种类和制作1、到商店去调查统计;2、去食品厂或询问他人,了解制作月饼的原料。3、学习制作月饼。开一个月饼品尝会。(略)中秋习俗1、查资料。2、收集有关图片或实物;3、向老人,询问,调查家乡中秋习俗,制作中秋习俗图文集。(略)中秋颂1、查阅图书或上网查诗文;2、自由创作。集成中秋诗文赏读小册子。(略)【设计意图】活动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的成果、小组人员的分工均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决定,而不是由教师来代替,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计划性,防止活动的盲目性。

11、组长组织,自主实践1、在组长带领下,通过网上搜索、调查年长的亲人、图书阅览室查阅资料等形式开展工作。2、9月28日,我们带领20名学生(有6名非本组学生)来到月饼加工点,先进行了参观,学生情绪激昂,一边看一边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比如:月饼馅里会有什么?还可以用什么作馅?为什么做月饼的面发黄?为什么和面要用油?月饼图案的涵义?为什么叫“五仁”?我们让学生先不要问,先观察,想不明白的再问阿姨。在月饼加工点,我们还发现一个已有七十年历史的月饼模子,直径有十厘米,上面刻有微软雅黑字“天下太平”,学生反过来倒过去地看,许多问题又来了学生亲自动手的时间到了,洗净手,挽起衣袖,在阿姨的指导下,每个人做得有模

12、有样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在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老师利用课上时间,根据小组分工,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各小组班内交流,汇报本组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活动做法,取得的成绩;活动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不能解决等。通过汇报,同学之间互相出主意想办法,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指导。【设计意图】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孩子怎样做,而是引导启发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识和能力交流成果,活动反思怎样写中秋节主题班会设计篇3【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2、倡导过中国传统节日

13、,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准备】1.发动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以及圣诞节的相关知识。2.选好两个学生做主持人。【活动过程】一、导入(开场白)甲: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乙: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乙: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甲: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乙: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甲乙:今天我们来讨论关于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二、了解中国特有的传统佳节中秋节的来历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

14、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2、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3、它还有着许多不同的名称呢(中秋; 仲秋;月夕;八月节;团圆节;八月半; 端正月。)三、猜字谜游戏:1、中秋的晚上,人们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猜字谜等活动。今天我们也准备了一些字谜,看看哪些同学想象力丰富,最最聪明。凡猜中的同学都可以加分哦!(1)“明天日全食”,打一“月”字;(2)“中秋菊盛开”,

15、打成语“花好月圆”;(3)“二月平”,打一“朋”字;(4) “月与星相依,日和月共存”,打一“腥”字;(5)“一对明月毫不残,落在山下左右站”,打一“崩”字;(6)“掬水月在手”,打成语“掌上明珠”(7)“天秋月又满”,打食品名“桂圆”;(8)“清流映明月”,打生活日常用语“漂亮”;(9)“残月斜照影成对”,打一“多”字;四、诗词配对欣赏:1、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留下许多千古绝唱。2、做个游戏,以下名句是哪位诗人所做,考考大家的语文水平,当然同样说对的人有奖。(1)李白的“举头望

16、明月,低头思故乡”,(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4)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6)苏轼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7)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8)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9)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五、议论:传统节日vs洋节日接下来问大家几个问题1、你过圣诞节吗? 2、你“过”圣诞节的理由是什么?3你的这

17、个圣诞你和谁一起度过?4你曾在圣诞节送过别人送的礼物吗?5你曾在圣诞节收到过别人送的礼物吗?6、相比下,你更喜欢过西方圣诞节还是中国春节?7、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你怎么看?小结: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一部分。作为一个青年,我们更应尽己所能,发扬它们、保护它们,使它们在中国历史长河里闪烁耀眼的光芒!六、结束语(总结)相信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大家都有所收获。中秋就快到了,我们也要送给大家一个月饼。第一层,体贴!第二层,关怀!第三层,浪漫!第四层,温馨!中间夹层,甜蜜!祝大家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永远开心!方案二: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一、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18、,知道中秋节的*及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二、活动准备:资料搜集,做课件、歌曲明月几时有1、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分别收集与中秋节相关的文化。(1)可选内容:中秋节的美丽传说 (向家长了解,到有关网上查询。)月饼的文化(收集形式:网上收集,上街调查,向家长了解)有关中秋有诗词歌曲(向家长了解,到有关网上查询,在书籍报纸中查找,到磁带店等相关商店寻找。)(2)时间限制:三天内(3)展示形式:图片、诗朗诵、语言汇报等2、教师准备相关的补充资料,制作课件。三、活动流程预设:1、活动一:中秋节的美丽传说(1)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2)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3)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

19、义2、活动二:月饼的文化(1)学生汇报有关月饼的文化。(2)汇报:同学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月饼,可以从种类、味道等方面去说。(3)教师展示:课件示,师再稍作解释:先吃咸后吃甜。品尝月饼伴茶水。吃月饼要适量。要吃新鲜月饼。3、活动三:中秋节的诗词、歌曲、歇后语4、活动四:地方习俗大家看(教师资料袋:中秋节的地方习俗)四、活动意义:中秋节在中国是一个全民性的重大节日,在日益重视传统的当今时代,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如何让儿童也在传统节日中尽享游娱之乐并受到有益的熏陶,让新一代的儿童感受由一种传统节日带来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一次主题班会课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怎样写中秋节主题班会设计篇4知识目标

20、: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风俗及有关的诗词等。技能目标: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交流,促进同学们主动参与,与人合作的技能。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中秋节的有关内容,了解社会、风土人情,引领孩子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热爱生活,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学会与人相处,分工合作,体会活动带来的快乐。二、活动设计意图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本学期我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家家庆团圆,孩子们倍感快乐,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虽然年年都过中秋节,但是孩子们对这个节

21、日了解得并不深。开学初,正值中秋节来临,因此,我们班级便选择了“中秋节”这一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中秋节的各种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民族的传统节日并体验生活。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一份快乐。主题班会设计为三大板块:第一:征询孩子们的意见,设计了一个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竞赛,通过这个板块的活动,让孩子对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竞赛题由他们自己找资料并出题。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引导孩子想办法多途径的去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习俗的资料。第二:学生在出竞赛题的过程中,必定会去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筛选资料,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很自然的常态下初步掌握了信息处理的能力,同时感

22、受到学习知识带来的快乐。是让学生自由合作、选择以不同的方式来庆祝佳节。虽然我班学生刚升入二年级,但就我平时的了解,孩子们平时有不少兴趣爱好,琴棋书画的小能手也有不少,针对这一特点,我为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搭设了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让他们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充分展示学生的收获和才华,同时为每一个孩子的主动发展提供一个锻炼的机会和舞台,让孩子们在交流本领的过程中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第三:传递节日的快乐和祝福,让学生伴随着动听的音乐,一边品尝着甜甜的月饼,一边相互赠送着自制的节日贺卡,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再次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三、活动过程1、策划、组织、指导2、古诗吟唱但愿人长久3、我给月亮写封信4、古诗吟诵月亮组诗5、古诗吟唱静夜思6、古筝登月交辉7、口琴、器乐联奏月亮船8、书法展示月圆、人圆、梦圆9、泥塑展示奇特的月饼10、知识竞赛11、主持竞赛四、活动小结1、品尝月饼2、赠送中秋贺卡品尝中秋特有的食品,了解月饼的品种,增强民族的自豪感。通过赠送自制的贺卡,向他人传递祝福的心意,再次感受节日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