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美娣先进事迹范文优秀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廖美娣先进事迹范文优秀7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廖美娣先进事迹范文优秀7篇 廖美娣先进事迹范文优秀篇1“最让我敬佩的是,廖院长几乎做到了村民随叫随到。”岭洋乡卫生院的90后医生祝浩回忆,他20XX年进入卫生院工作后,记不清跟着廖美娣上门服务多少次。全乡1500多名老人的身体状况,廖美娣都了如指掌。“每天这么忙,不觉得累吗?”祝浩不禁问起。廖美娣没有回答。但祝浩心里很明白,眼前这位女院长,对这里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饱含着深情。廖美娣是土生土长的岭洋人。守护山乡,是她从小的志愿。哥哥廖义成回忆,在廖美娣八、九岁时,村里一位疼爱她的老人突发疾病,因山路难走,没等送到医院就去世了。这件事对她触动很大。救死扶伤的种子,深深埋进了她幼小的心灵。1990
2、年,她如愿从衢县卫生进修学校毕业,在原乌溪江片白坞口乡卫生院工作一年后,选择调往更偏远的岭洋乡卫生院。“这里太需要医护人员了,我必须回来!”她暗下决心。20XX年,岭洋乡卫生院从不通车的半山腰搬到山下;20XX年,担任卫生院副院长的廖美娣接过了造新门诊楼的重任;20XX年,她就任院长;2019年医共体成立,更多资源下沉基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药品零差价、“两慢病”患者免费用药保障、农民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项项惠民举措,经过廖美娣和同事的努力,“走”进山区的家家户户。8月3日,岭洋乡卫生院的院长办公室里,所有摆设亦如廖美娣健在时。一本工作笔记上,记着她10年前写下的一段话“我既没能像
3、其他人那样做出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是什么胸怀壮志的大人物,我有的只是20年如一日服务库区人民的工作经历,但这恰恰是让我引以为豪的。”一个可敬的身影,已化作一束温暖的光,洒落在这广袤山乡的每个角落廖美娣先进事迹范文优秀篇2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岭洋卫生院院长廖美娣已经离开半个月,岭洋乡村民李玉清还是没有缓过来。“那天路过卫生院,习惯性地想去看看美娣,突然想到她已经不在了,心里像被针扎到一样疼。”她说。7月15日清晨,廖美娣在卫生院值班时,突发心梗,倒在工作岗位上。这位在岭洋乡扎根了32年的基层医护工作者、衢江区第十三届党代表,永远离开了她深爱的岗位和熟悉的乡邻。岭洋乡,地处乌溪江深处,占地面积约15
4、4平方公里。“山路九九八十一个弯,山道七七四十九道梁。”恰如其分地形容了这里的地理位置。当地青年劳动力在家待不住,纷纷出门打拼,只留下年迈老者独居深山。山路弯弯,民众看病十分不易,尤其遇到突发的急病,留守在家的老人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廖美娣。只要接到老人生病的消息,她总是二话不说,背上药箱紧急上门处理。岭洋乡村民张名仓的父亲,生前身患肝硬化多年,老人每次不舒服,就让儿子“去找美娣”。时隔多年,张名仓还记得廖美娣上门诊治的样子。“她背着药箱,风风火火翻山越岭。刚开始她不熟悉路况,下山时我就陪着,下雨天,她的鞋子踩在泥浆里,白色变成灰色;后来,她熟悉了,不让我送,我站在高处,看着她的身影淹没在丛林
5、中。”张名仓说。地处深山腹地的岭洋卫生院,药品种类并不齐全,廖美娣常借外出开会、办事的机会帮村民带药。最多的时候,她的包里要放五、六张医保卡。“我们这里交通不便,村民出趟门不容易,我操心点,他们就轻松点。”廖美娣常说。李玉清退休后和丈夫在岭洋乡定居,她的身体不太好,患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需要常年吃药。在过去的几年里,“帮李玉清买药”成了廖美娣主动承揽的额外工作。“我都记不清美娣帮我买了多少次药了。我们这些留守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没有美娣的帮忙,病情都不好控制。”李玉清说。岭洋卫生院“90后”医生祝浩回忆起和廖美娣一起出诊的场景,总是心生感慨。“这些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像廖院长那样随叫随到。有
6、些地方车子只能到半山腰,廖院长扛起仪器开始翻山,披星戴月、风雨无阻。”他说。廖美娣并不是没有机会调去别的地方工作。“我曾经问过她为啥不走?她说自己本来就是岭洋人,从小到大,听说过不少乡亲因为缺医少药耽搁病情的事情,作为岭洋的女儿,她肯定不能走。”岭洋乡报珠龙村村民李加呈说。“大山的女儿”从深山走到城市求学,又回到深山反哺父老乡亲,廖美娣为当地撑起“小病不出山”的健康蓝天。一年又一年,廖美娣就这样用脚步守护民众的身体健康,岭洋乡11个行政村,该乡12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的身体情况,她都了如指掌。乡里大多数的常住村民都认识廖美娣,每每看到她,都会亲热地叫一声“美娣”。廖美娣先进事迹范文优秀篇33
7、2年,对于人生来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而对廖美娣来说,32年只化作一份坚守扎根山乡医疗卫生事业。她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卫生院院长,踏遍了岭洋乡的山山水水,走进了当地老百姓的心里。至今,抱珠龙村村民李昌文还记得第一次见廖美娣的场景:1.6米清瘦个头,一件棕色格子外套,说话时总带着微笑。“这么个柔弱的姑娘,肯定受不了山乡的艰苦!”李昌文心想。这并非“空穴来风”。32年来,卫生院人员进进出出,有的分配到卫生院不满一周就选择辞职。廖美娣不仅没走,还搬进了卫生院宿舍,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65岁的李玉清每天要吃两种治疗冠心病的药,只能到城里买,但公交车转乘一趟就要3个多小时。“能不能帮我买药?”李玉清试探
8、性地问。“行,我到城里办事时帮你买!”廖美娣爽快答应。就这样,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帮李玉清买药”成了廖美娣额外承揽的“分内事”。李玉清只是受助村民中的一位。廖美娣的丈夫李小斌说,妻子只要接到进城开会、培训等通知,总会主动询问一些身患慢性病的村民是否需要帮忙买药。时间一长,李小斌有些心疼:“你这不是多点事情操心吗?”廖美娣笑笑说:“村民出趟门不容易,我多走几步路,他们就轻松点。”17年前,儿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廖美娣和家人想送他去城区就读。为了孩子,廖美娣第一次动了离开山乡的念头,鼓起勇气准备和村民们道别。但面对村民们每天的求助来电,和一声声“美娣,你辛苦啊”的问候,她心软了,最后让儿子在岭洋乡
9、中心小学就读。前几年,因为工作表现,廖美娣得到了去城区工作的机会。从山乡转到城区,很多人梦寐以求。她又一次心动了,她渴望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她还是放心不下山乡的百姓。走还是留?廖美娣辗转难眠。衢江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刘峰对廖美娣的最终选择记忆犹新:“她语气坚定地说:我还是留在岭洋吧,这里人都熟悉、有感情。但我知道,作这个决定并不容易。”群山绵延的岭洋乡,杜鹃花谢了又开,毛竹长了一茬又一茬。廖美娣始终如一,以“小我”成就“大我”154平方公里、11个行政村,是她最忠实的守望。廖美娣先进事迹范文优秀篇4廖美娣是衢州市衢江区岭洋乡一位基层卫生院院长。扎根乡村32年,她平均每年看诊超5000
10、人次。7月16日,廖美娣出诊前突发心梗,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9岁。昨天,乡亲们自发赶到她生前工作的卫生院,送她最后一程。走进廖美娣生前工作的卫生院,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全村1700多位村民的健康档案,分门别类,方便随时查看。墙上挂着重点病人的病症和检查时间,不论是长期监测的慢病患者,还是短期关注的高危孕妇,都被仔细标注。岭洋乡地处衢江最偏远库区,从市区开车需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 乡里60岁以上的村民家中,几乎都贴着廖美娣特意制作的卫生院联系单。 张名仓至今记得,家里老人突发哮喘,深夜向她求助,廖美娣二话不说,在凌晨2点背上药箱就出发了。二三十公分的那种小路,在山区里面要走四十分钟到我家里面,廖美娣背着药箱,盐水挂上去以后守在旁边,天亮了才回家。为了方便夜间出诊 ,廖美娣家中常备着手电筒,经年累月,外壳已经有些斑驳,而来不及拆封的新电筒,就放在出门最顺手的柜子上。廖美娣不仅是随叫随到的“120”,还是乡间小路上的“送药员”。每次进城前,她总习惯问问几个老病号,要不要从城里带药。在她常用的手提包里,至今还留着一张帮村民配药的单据。她就是30多年来一直在这里兢兢业业,从来不会嫌弃这里比较偏远,心里装着的是岭洋整个乡的村民。廖美娣走了,如今,办公室里的两个年轻人,把村民的健康档案搬到了自己桌上,一页页翻看。他们希望,尽快接上廖院长的班,继续当岭洋乡随叫随到的“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