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1224448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 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篇1随着校本研究逐渐深入,针对我校的实际,结合上学期末质量监控所反馈的情况,部分学校和教师反映新教材教学内容和练习题型的呈现方式上存在着困惑,本学期我们把以解决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为切入口,新教材的使用为研究取向,确立“算法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两个专题的研究。提高对多媒体设备运用的意识,以提高我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一、基本情况全校共六个班。全校只有24个老师,多媒体设备接触比较少的情况下,制定以下教研活动实施方案。二、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结合学科实际,努力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求得新发展。以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工

2、作。紧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着眼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术全面、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三、工作目标:1、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适应当代教育的形式。2、通过计划、有目的的校本教研活动,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机智和教育教学的应变能力。3、通过探讨解决“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两大教学问题。4、认识和提高对多媒体在当代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5、提高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能力。四、成立数学科校本研训领导机构组长:校长组员:全体教师五

3、、实施方案1、集体备课和研究课。以校为单位继续开展二次备课(按照进度完成两周),备课组研究课包括上课、听课、说课和评课。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让数学老师上一堂展示课,并且同样以此作为课例,进行多阶段的反思。每一节课都经过至少两轮反思三轮试教以参与互动式活动进行评课、讨论、研究并完善教学设计。2、教学反思。提倡、鼓励教师及时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坚持撰写教学后记与教育随笔,倡导教师养成反思教学的职业习惯。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以及整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困惑,来发现问题;从现代教育观念、思想与自己教学实践对照中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做法与别人经验比较来发现问题。3、由年轻

4、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带动其他的教师学习课件,共同认识PPT在教学中的教学地位。六、具体安排如下:1、我们将按照校本教研日程安排的教研活动,学期前半段选择专题进行集备课、教学反思等展示活动。2、在第58周周二进行教学观摩并研讨;在第1317周周二进行教学观摩并研讨。在第19周进行全面的总结。3、写好个人的教研反思材料,由学校统一收集、整理。七、保障措施1、学校的校长是校本研训的第一责任人,依照校本研训制度,统筹安排落实研训要求,保证校训活动的顺利进行。2、提供经费保障。学校每年拨出一定的经费投入校本研训活动,为校本研训顺利实施创设宽松、良好的氛围。3、建立奖惩制度学校把研训活动中教师的参与度纳

5、入绩效工资管理。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篇2一、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以研促教,在教研中提升教学能力。2、通过开展“展示、研讨”,促进教师共同研讨,分享教学智慧及经验、研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3、通过“两节课”活动,进一步落实学校常规教研评价的智慧,真正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提升教师课堂驾驭的能力。二、活动组织形式:1、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规定,执教教师提前三天将上课内容及教案设计在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把教案设计定稿上传到教导处。2、通过观摩课,开展“展示、研讨”为主题的活动,从优、缺点两方面评价课堂教学,及时给执教老师指出不足,真正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三、活动过程:第一阶段:1、根

6、据教研活动主题“智慧课堂”,确定执教教师。执教教师陈俊宏、吕梅。2、执教教师要确定观摩课的内容,并及时将教学设计上传教导处;课后写出反思、自评。3、组内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讨活动,作出修改意见。执教教师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及时的调整教学活动方案。第二阶段:1、教研组长向组员明确本次教研活动任务。2、执教教师上传教学设计。执教教师根据授课的内容,精心备课。其他教师参与研讨活动,及时发表意见。3、观摩研讨课: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五年级“约分”。各个教师做好观摩记录:要求是:教学得失点评、评价智慧(教师及学生)、综合评价(优点及建议);完成听课记录表。第三阶段:1、教师评课并进行整理:

7、组织教研组成员,开展“智慧课堂”为主题的评课活动,对本堂课进行记录、分析、评议,提出改进建议。2、及时做好教研组活动记录,并填好评课记录表,及时上报教导处存档。3、作课教师整理好教学设计、反思,及时上交教导处存档。第四阶段:总结根据两位老师提供的研究课例,全校数学教师就如何把“展示、研讨智慧课堂”展开专题性大讨论,上课老师、听课老师用评论的方式开展案例研讨,使传统的交流变成了主题性的交流,使一次性的互动变成了连续跟进的多层次互动。使我校的老师们在交流沟通中互补经验,共享资源,在互相学习,相互交流中发现不足,带动教研活动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我们相信,只要全体老师积

8、极参与,我们教研活动一定会更具实效性、更会丰富多彩!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篇3一、活动主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二、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2、通过开展对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大程度地推进学生的发展。3、建立“教研、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型、学习型、讨论型的教研氛围。三、活动时间:5月23日四、活动地点固本小学。五、参加对象全体数学教师。六、活动组织形式针对我们学校数学教研组的实际情况,通过观摩课,开展“以课改理念看课堂”为主题的评课活动,从优、缺点两方面评价课堂教学,及时给执教老师指出不

9、足,真正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七、活动过程数学组老师集体备课李来翠老师上课全体教师听课李来翠老师说课全体教师集中评课。八、活动要求1、执教教师备好课,备课教案交1份到教研组。2、全体教师参加听课和评课,填写好听课记录。3、执教教师写说课稿1份交教研级。九、活动经费1、活动统一安排用餐:用餐人员:参与活动教师2、活动费用具实凭票报销。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篇4一、活动主题:学习新理念,感受新课堂。二、活动内容:小学数学新教材、教与学方式培训、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地指导。三、活动时间:10月10日7:3016:30;11日7:3011:00。四、活动目的:1、通过对数学新教材的解读及教与学方式的培训,

10、使教师进一步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明确教与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性。2、能把握教材特点,合理使用教材。3、领会“教与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践行。4、能在教学实践中,把握课标、教材,主动贯彻新课程精神,自觉运用先进理念。进一步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意识,为学生的数学发展服务。5、通过同课异构、一对一指导,找出自身差距,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五、活动形式:集中研训六、活动内容及地点:1、内容:低、中、高同课异构。地点:四块石小学2、内容:一对一课堂教学指导。地点:大长山小学3、内容:低中高教材分析与教与学方式指导。地点:四块石小学七、参与对象:各校数学学科主任,低、中、高段骨干教师。八、活动要

11、求:1、各校要按要求选派教师按时参加培训。2、参训教师要认真记录,主动思考,大胆提出问题。3、各校结合实际,利用校本研修时机进行二次培训。5、每一位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要结合培训内容与教学实践撰写培训体会,可结合同课异构或理论培训其中一项来谈。不得抄袭,字数在500字以上。6、体会文本要求:字体:仿宋GBx2312;题目四号居中加粗;单位、姓名(第二行)小四居中;正文小四行距1.5倍。7、学科主任将本校培训体会打包,于10月20日前上传小学数学研训教师邮箱。数学教研活动方案模板篇5一、活动题目:如何理解估算的意义、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二、对小学数学专题的说明:估算是指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只凭思维和语

12、言进行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并且对估算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落实点,仅在第一、二学段中,有关估算的目标就有6条。估算的重要地位从教材的编写中可见一斑,以往数学教材中估算内容少、散,而且是选学内容,在新教材中却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编排。估算教学纵向贯穿于各个年级,横向蕴含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内容的具体教学中。三、确定小学数学专题的依据: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学生掌握了科学的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估算教学现状不尽人意,不重视、不

13、关心、不清楚如何教学估算由来已久。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令人关注的热点。四、解决小学数学专题中相关问题的初步经验和做法: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通过调查观察,与同事交流学习,发现现在小学估算教学的现状非常不尽人意,估算教学很少在数学教学中“登台亮相”,估算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即使有老师认识到了估算的重要性,但在教学实施中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更为明显。1、教师重视不够,引导不足。许多老师认为,学生会笔算就可以了,会不会估算无关

14、紧要,反正考试时很少有估算的内容,考试时还是要用笔算。这些老师显然没有意识到估算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估算能对学生的数感、思维及计算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受这种教学认识上的主观偏差及心理上的误导,因此很少有教师把心思和精力花在估算教学上,更不愿意对估算教学进行有效的研究实践。2、学生意识淡薄,能力不强。大多学校学生的估算意识较差,估算能力不强。这种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屡见不鲜,如计算题目时出现了很明显的错误,计算结果跟正确答案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学生就是觉察不出,这可从学生的作业本中反映出来;又如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估算时,学生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等等。对策:一、转变估算行为,增强估算意识1

15、、寻找生活实例,体验估算的实用价值。教师要善于寻找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方面的题材,教学时,结合实际创设情景,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乐趣,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估算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增强估算意识。如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经常创设一些学习情境,从身体的高矮看,让他们知道自己比哥哥姐姐矮一点,比弟弟妹妹高一点,比爸爸妈妈矮得多;从年龄的大小看,让他们知道8比10少一些,比6大一些;通过排队报数,让学生知道17在10与20之间,但更接近20;引导学生观察10本数学书大约有多厚;40分钟大约有多久等等。像这样,从低年级开始就不失时机地寻找一些有关估算的题材,学生自然而然会领悟到估算在

16、生活中随处都有,随时要用。2、挖掘教材资源,体验估算的重要地位。翻开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估算已在数学教材的许多领域留下深深的足迹,只要我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估算无处不在。在数与代数领域:结合加减乘除的计算教学每节课都可以进行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如481212,学生在计算时容易漏掉商中间的0,如果先估算一下,480012=400,所以4812除以12的商肯定是400多,这样既避免了计算的错误,又培养了学生在计算前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估算一些物体的长度,估算出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估算出给定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等。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结合数据

17、的收集与整理,认识统计图表、估算可能性的大小等等。3、培养数学思维,体验估算的数学价值。估算教学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思路更加灵活,对问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将思路转移到别人不容易想到、比较隐蔽的方向上去。如在教学比较12/25与19/35的大小时,有些学生看到比较大小,又是异分母,就想到通分。其实这道题完全可以不用通分,只要进行估算:12/251/2、19/351/2,就可以判断12/2519/35。教学时结合估算,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周密、细致的思维,对问题正确地作出判断,而且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使学生不依常规,不受传统知识束缚,结合估算发现一些独特的解题思路,寻找一

18、些新颖的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这种合情合理的估算,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快速发展,实现优化解题。二、掌握估算方法,培养估算能力1、挖掘教材,掌握估算的一般策略。虽然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并非唯一,但估算并非是无章可循,我们可以总结出估算的一般策略:第一,数据的简化,简化的目的是使计算变得较为容易。如估算99+203,简化为100+200;又如把7119简化为7020。第二,对所得的结果进行调整,由于前面实行了“简化”,结果可能会变大或变小,因此要作出调整,使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合理。具体的估算过程中,又有以下几种估算方法:凑整估算。这个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是运

19、用最广泛的,也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加数、被减数、减数、因数、被除数、除数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或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等等再计算。如估算7119,可以取近似数7020,即71197020=1400。根据口诀估算。即不一定把数量看成整十整百整千数,而是根据乘法口诀把数量看成接近的口诀数。如4117可以把4117看成4207=60,而4118可以看成4008=50,估算时,为了计算的简便,应根据口诀灵活处理。根据位数估算。计算多位数乘、除法时,积的位数等于两因数位数之和或比这个和少1,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减去除数的位数所得的差或比这个差多1。如学生估算812423了,被除数的最高位8比除

20、数4大,可以商2,说明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应该是一个三位数且首位是2,于是可判断商“23”这个两位数是错误的。又如6329的积,肯定是四位数,学生如果对错了位或算错成三位数就错了。根据尾数估算。如201+232365=67,只需算一下个位:1+2=3,135=8,就可以知道得数67是错误的;又如5964=3621,只需算一下:94=36,得数个位一定是6,3621这个得数是错误的。根据经验估算。如三(1)班有男生25人,平均身高138厘米;有女生23人,平均身高134厘米,全班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根据经验可知,全班平均身高应在134厘米至138厘米之间,如果有学生算出其他的答案,说明一定是错误

21、的。根据规律估算。即根据数学中的有关规律进行估算。如计算整数、小数或分数乘法时,可根据一个因数(0除外)小于1,积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大于1,积大于另一个因数进行估算;除法时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等规律进行估算。2、重视交流,鼓励估算方法的多样。交流,便于学生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交流时,有的学生的估算方法对其他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而有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启发下,又能得到新的估算方法。交流可以让大家取长补短,认识到另外视角的观点和策略。交流时,学生各抒已

22、见,畅所欲言,思维得到了碰撞,能力得到了提高。3、关注结果,采取合理的评价策略。学生估算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估算给予评价。教师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重视估算,而且有利于学生估算技能的不断提高。三、强化估算训练,养成估算习惯1、培养兴趣愿意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估算。这样不但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重要价值,还会感受到估算是活生生的,就在自己的身边。如在二年级的加、减法估算中,通过一个模拟的购物活动进行专项练习。课件出示十余种商品的价钱,每组发一张50元、70元、80元、100元不等的购物卡,任意购物。要求记录下每张购物卡最多可以购得哪些商品,看哪个组购物方案多。

23、学生的兴趣高涨,每个小组都设计了多种的购物方案。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既提高了估算兴趣,又运用了估算的方法。2、结合计算经常用。运用估算去检验解决问题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是经常要采用的方法。如学生练习时出现的,小明的身高是4米50厘米;四年级一班人数为48.6人;一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等等。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估计和判断,这样的结果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思维方式或计算过程已经出现了错误,需要重新检验解题的方法或运算过程。四、试图突破的方面: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上街购物、外出旅游等都要用到估算。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利用估算进行试商,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提高精算的正确率。估算

24、作为生活中的一项必备技能和数学学习的一项必要技巧,有其独特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成为教学上的一大重要任务。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面对估算却感到茫然、无所适从,感受不到它的魅力,体会不到它的价值。觉得估算太累,太遥远,太牵强,对估算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在当前的课堂中,学生的估算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良现象:现象一:“算着估”。学生为了估算而估算,往往在估算前先算出正确答案,而后靠这一答案创编一个估算的结果,缺乏估算意识。现象二:“胡乱估”。如:让学生估一估一张报纸有多少字?有的说:1500个;有的说:2000个;有的说:5000个,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闹闹轰轰,场面热热烈烈,

25、但是能说出估计过程的却没有几人。因为他们不知道,在估算之前应该有一个算式作为前提,没有想法、没有算式,哪有估算的结果,他们这样只能说是胡乱猜测,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现象三:“懒得估”。“懒得估”、缺乏对估算的兴趣,这是一个最普遍的现象。拿到一道题目后,学生首先想到的是精算而极少有人会想到估算,除非题目规定。如:妈妈带了100元钱去商店买生活用品,茶壶38元,热水瓶28元。妈妈带的钱够吗?拿到题目,一半以上的同学是采用精确计算的,极少有同学想到用估算,他们觉得没有必要进行估算,根本体会不到这里不需要精算,只要估计一下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快速。面对这些现象,如何进行我们的估算教学,如何让估算真正走

26、进孩子心田,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欢估算,在生活中自觉地应用估算?五、具体方法:1、创设情境,体验价值,形成估算意识。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只要估算一下就可以了。如:上街买菜、商店购物、外出旅游等。2、教给方法,合理选择,掌握估算技巧(在上面经验中已经谈过)。3、自觉应用,服务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于生活,又是为了生活服务。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践表明,数学与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的情感越容易引起共鸣,越有利于数学知识的获得和巩固,这也是估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估算教学不是独立的,应该紧密联系实际展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现实,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合理地应用估算。如:在你和家人到饭店吃饭时,参与核对菜名和相应的价格,并估算总价,最后与服务台提供的单子比较估算的精确度。建议写成数学日记和同学交流;学校组织春游,参与设计消费方案;做“家庭财务总监”,统计家庭一个月的收入与支出情况;估计家庭书架的图书或学校图书室藏书量;如果一位同学一天节约一粒米,全校同学一年大约可以节约多少米;估计某份报纸版面的字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