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25672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畜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是保障食物安全和居民生活的战略产业。“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五年,也是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一、加强兽医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突出目标导向,逐步理清动物防疫机构与兽医服务机构、执业兽医关系。规范官方兽医管理,加强线上培训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官方兽医培训计划,强化官方兽医培训。加强执业兽医管理,落实准入制度和兽医职业道德规范,严格兽医执业条件要求,加强对执业兽医、乡村兽医从业活动的管理和服务,优化执业兽医队伍发展环境

2、,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兽医向执业兽医发展,鼓励和支持养殖、屠宰、饲料、兽药、兽医行业企业建立健全组织化兽医队伍,促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和执业兽医发展;推进实施动物防疫特聘专员计划落实;充分发挥兽医行业协会作用,提供兽医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加强兽医学历教育与兽医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促进兽医队伍持续提高专业技能。二、主要成效一是畜产品供应能力稳步提升。2020年,全区肉、蛋、奶产量分别为380.4万吨、26.7万吨和ILI8万吨,肉类总产量居全国第九位。生猪生产经受住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出栏2281.24万头,居全国第九位;家禽出栏11.46亿只,居全国第四位;家禽出栏比2015年增长42%,年均递增

3、7.2%。牛羊生产呈现加快发展态势,2020年牛肉产量比2015年增长18.23%,高于全国增速23个百分点;奶产量比2015年增长37.18%,高于全国增速30.08个百分点。二是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2020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6.5%,比2015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其中,生猪养殖规模化比例为54.1%,比2015年提高了14.5个百分点。创建了253家国家级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55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畜牧企业中,有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家,占全区总数的32%,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2家,占全区总数的30%o“龙头企业+规模场(家庭农场)产业化经营不断

4、扩大,一二三产加快融合,创建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三是畜禽种业不断壮大。5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累计审定畜禽新品种13个,居全国第四位。创建了5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占全国总数的6%;2个国家级肉鸡核心育种场,占全国总数的12%,2个国家肉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占全国总数的15%;2个国家生猪遗传改良种公猪站,占全国总数的50%;1个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占全国总数的2.4虬广西是全国黄羽肉鸡种苗供应基地,种猪质量在全国享有一定声誉。四是绿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自2016年开始,广西在全国率先推广以“微生物+”为核心技术的现代生态养殖模式,2020年全区规模养殖场生

5、态养殖认证率达93吼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扎实推进,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到92.53%和99.78%,高于全国16.53个百分点和4.78个百分点,比2015年分别提高了34.5个百分点和36.8个百分点。五是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2020年,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抽检合格率为99.49%,高于全国L39个百分点;商品饲料和生猪尿样中“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检出率为零;生鲜乳违禁添加物已连续12年保持“零检出”;畜产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六是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有效防控了非洲猪瘟疫情。动物疫病控制净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建

6、成非洲猪瘟无疫小区8个,其中,5个非洲猪瘟无疫小区通过国家级评估;2个鸡场通过国家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3个鸡场通过国家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评估,42个养殖场获得自治区或市级星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称号。兽医社会化服务试点逐步推进,形成了一些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七是饲料供给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全区饲料产量1535.12万吨,位居全国第三,比2015年增长45.05%,年均增长772吼前十大饲料企业饲料产量1135.54万吨,占全区饲料产量的74%,比2015年提高6.54个百分点,集中度明显提高。三、扎实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无害化处理为核心,充

7、分发挥种养结合优势,保障养殖环境清洁,提高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畅通种养结合路径。推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试点,畅通农业内部资源循环。推行液体粪肥机械化施用,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养殖场户付费处理,种植户付费用肥,密切种养双方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展试点示范,总结提炼沼液肥、堆汹肥、商品肥施用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推广经济实用的施肥机械,提高粪肥还田效率。统筹考虑种养用地配套问题,降低粪肥深度加工、长途运输成本。建立各环节全链条管理体系。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探索实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分类管理,确保粪污处理达到无害化要求,满足肥料化

8、利用的基本条件。推动建立符合广西实际的粪污养分平衡管理制度,指导养殖场(户)建立粪污处理和利用台账,种植户建立粪肥施用台账,健全覆盖各环节的全链条管理体系,科学指导粪污资源化利用。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风险监测,系统评估粪肥和耕地质量。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健全无害化处理体系,以集中处理为重点,统筹推进病死猪牛羊禽等无害化处理。优化无害化处理点布局,完善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严防乱扔乱抛。推进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试点,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健全保险联动机制。四、大力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把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风险控制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

9、科学防范、有效控制、高效管理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落实防疫责任。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提升防疫主体责任意识,引导从业者改善动物防疫条件,健全防疫制度,做好强制免疫、清洗消毒、疫情报告等工作。加快推进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改革,支持养殖场户或第三方服务主体自主选购疫苗、自行开展免疫。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国家强制免疫和监测计划,着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基础免疫,做到应免尽免。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制度,加强省际间联防联控,强化畜禽调运监管,降低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风险。积极开展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

10、,加快无疫小区建设,深入推进星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和疫病净化场创建,逐步推进动物疫病净化,提升养殖环节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强化防疫应急制度、技术、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疫情监测预警。继续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片包村包场排查、日常监测和入场采样监测,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强化动物疫病监测结果的应用,做好预警预报。巩固自治区、市、县三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强化全产业链疫病风险监测闭环管理,提高疫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快速处置能力。防治人畜共患疫病。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坚持和完善免疫、检测、扑杀、风险评估、区域化防控、流通调运监管等综合防控策略,

11、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加强防控宣传,加强部门沟通和联防联控,降低高致病性禽流感、牛羊布鲁氏菌病、奶牛结核、血吸虫、狂犬病和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畜间发生、流行和传播风险。加强动物检疫监督。建立检疫闭环管理机制,加强动物检疫监督信息化建设,实行动物检疫出证无纸化,探索开展社会化动物检疫协检点建设,推行电子档案管理,优化和推进牧运通(桂)功能应用,推动检疫出证与免疫数量、出栏数量、申报数量、车辆备案、车辆消毒、无害化处理、运输轨迹、目的地反馈等各环节监管的有效衔接,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完善动物检疫管理制度,推进野生动物检疫工作,会同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加强野生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建设,完善野生

12、动物检疫技术支撑体系、动物检疫制度和技术标准,提升检疫监督能力。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强化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属地监管责任,完善兽医实验室日常监管与常态化生物安全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健全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善兽医实验室体系建设,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与生物安全管理能力,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五、加快畜禽种业自主创新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开展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摸清广西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统筹布局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加快地方畜禽品种产业化开发,以开发利用促进保护。开展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实施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强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加快培育

13、国家核心育种场、全产业链育种企业。加大新品种和配套系培育支持力度,依托地方优良畜禽遗传资源,借助区内外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培育一批生产性能水平高、综合性状优良、重点性状突出的畜禽新品种和配套系。加快良种繁育与推广。鼓励从国内外引进优良种牛种羊,推进从巴基斯坦引进水牛种质资源,破解牛羊产业发展瓶颈。支持打造一批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强新品种扩繁推广应用。实施良种补贴,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鼓励开展人工授精社会化服务。支持区域性种公猪站建设,推进统一供精。继续开展种猪拍卖活动,营造优质优价良性竞争环境。严格种畜禽监管,开展种畜禽质量监督抽查,严查无证生产经营等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以核心育种场为重点,加强种用动物健康管理,从源头强化畜禽生产安全。坚持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参与、多方技术支撑,采取从场入手、分步实施、示范带动、合力推动等方式,开展种畜禽疫病净化。积极开展种畜禽场主要垂直传播动物疫病净化试点、示范,推动种畜禽场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保障种畜禽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