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活服务消费促进行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26084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生活服务消费促进行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开展生活服务消费促进行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开展生活服务消费促进行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开展生活服务消费促进行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开展生活服务消费促进行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展生活服务消费促进行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生活服务消费促进行动.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展生活服务消费促进行动力争到“十四五”末(2025年),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0%,全省护理、康复、养老、育幼、家政等相关专业在校生规模比2020年增加3000人以上;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2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4.4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4.6个;每个市、县(区)至少建有一所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老旧城区、已建成居住(小)区到2025年基本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每个设区市要建成1所专业化的残疾人康复或托养设施,为4.6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服务;每万人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3.4万次,人

2、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超过30平方米。一、强化高质量人力资源支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育模式,支持生活性服务企业深化产教融合,联合省内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开展师资培训,在全省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库。在高职专业申报工作中,将养老、育幼、家政服务等专业列入急需专业名单,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增设服务类相关专业。支持有条件高校扩大开设生活性服务业类本科专业,推动高层次服务类人才培养进程。加强高职毕业生专升本考试专业对应目录中服务类专业设置,为更多高职毕业生在

3、服务类专业领域提升学历创造条件。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岗职工以工学交替等方式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积极推广“紫阳修脚师”等培训模式。聚焦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采取“嵌入式”“订单式”“定向式”等模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建立“工学一体化”培训体系,打造一批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加强对从业人员岗前、在岗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对符合条件取得职业技能等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切实提高职工技能素质。畅通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推动养老、育幼、家政、体育健身企业向员工制转型,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加入

4、员工制企业。鼓励相关专业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服务类职业技能等证书。引导员工制企业将员工学历、工作年限、技能水平与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岗位晋升等挂钩。完善从业人员维权机制,保障其合法权益,大力宣传激励先进典型。二、完善支持政策落实财税政策和投资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安排的相关财政资金要优先用于支持普惠性生活服务。统筹各类资源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社会服务、“一老一小”等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格落实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各项税收政策。对员工制养老、育幼服务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对符合条件

5、的参保企业按规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对价格普惠且具有一定收益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支持包括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在内的涉农领域、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养老育幼、医疗卫生、老旧小区改造等生活性服务业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力度。探索“首贷服务中心”综合升级改造和深化试点工作,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获得信贷便利度,降低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推广“信易贷”,使资金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生活性服务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价格和用地等支持政策。注重与政府综合投入水平衔接配套,合理

6、制定和调整教育、养老等基础性公共服务价格标准。充分考虑群众可承受度以及相关机构运营成本,加强对普惠性生活服务的价格指导。探索制定我省养老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养老机构收费行为。对可以使用划拨土地的养老、教育、文化、体育及供水、燃气供应、供热设施等项目,除可按划拨方式供应土地外,鼓励以出让、租赁方式供应土地,支持市县政府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的方式提供土地,与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建设。经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批准,对利用存量建筑兴办国家支持产业、行业提供普惠性生活服务的,可享受5年内不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过渡期支持政策。对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或总投资30万元以下的社区服务设施,县级以

7、上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优化办理消防验收备案手续。增强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将生活性服务业纳入全省公共安全重点保障范围,健全重大疫情、灾难、事故等应急救助机制。对提供群众急需普惠性生活服务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及时建立绿色通道,强化应急物资供应保障,落实租金减免、运营补贴、税费减免、融资服务等必要帮扶措施。鼓励发展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的生活性服务新业态。三、推动服务数字化赋能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生活服务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上云用数赋智”,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依法依规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营销、配送、供应链等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拓展在线技能培训、数字健

8、康、数字文化场馆、虚拟景区、虚拟养老院、在线健身、智慧社区等新型服务应用,通过预约服务、无接触服务、沉浸式体验等扩大优质服务覆盖面。充分运用大数据、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手段,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培育壮大云旅游、云娱乐等新型消费形态。推动服务数据开放共享。逐步制定分领域生活服务数据开放共享标准和目录清单,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和个人隐私保护,优先推进旅游、体育、家政等领域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分领域探索建设面向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服务质量评价分享平台,提升服务质量信息透明度,促进生活服务精准供给。通过政企合作等途径,建设面向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应用场景的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打造城市社区智慧生活支撑平台。四

9、、开展生活服务消费促进行动支持各地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促消费措施,优先支持群众急需的生活服务领域。支持各地举办文化旅游消费季、消费月等惠民活动,充分挖掘乡村传统的文化习俗、生态环境、人文风情、文化古迹等资源优势,推出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精品线路,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鼓励家电龙头企业、家具品牌企业开展家电家具下乡、以旧换新、让利优惠、发放消费补贴等促销活动。支持商贸、餐饮等企业开展折扣优惠活动,发放电子消费券。鼓励大型商场、综合超市在周末、假日依托步行街等周边开阔区域开展促销活动,场地租赁备案后免费或低收费提供。切实做好职工福利和生活保障,广泛开展职工生活服务项目,为职工提供健康管理、养老育幼、心理疏导、文化体育等专业服务。充分发挥陕西工会消费帮扶采购平台(B2B)和陕西工会消费帮扶商城(B2C)积极作用,在普惠服务职工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