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企业标准活力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26354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发企业标准活力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激发企业标准活力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激发企业标准活力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激发企业标准活力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激发企业标准活力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激发企业标准活力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企业标准活力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激发企业标准活力实施方案标准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探索打造一批“标准城市”样板。加快构建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全域的高标准体系,标准化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系统推进提升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使部门协调运转更加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一、激发企业标准活力鼓励企业参与各层级标准制定和对标达标提升活动,把标准化作为生产经营、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推动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将企业产品和服务符合标准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创新型企业、标准融资增信制度,鼓励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全面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推动更多标准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二、加快标

2、准化改革创新优化地方标准供给体系。精简优化结构,强化推荐性标准协调配套,优先制修订各领域急需标准,重点补齐社会事业领域标准短板,建立起与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优化地方标准制修订流程,推动建立重要地方标准听证制度,向社会各界公布听证结果,提高标准相关方的参与度和标准制定的科学性。深化团体标准培育。实施团体标准培优计划,推进应用示范,发挥技术优势企业作用,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原创性、高质量标准。积极推广“团体标准+认证”模式,传递团体标准价值和消费信任。加强事后监管和水平评估,委托专业标准化研究机构对自我声明公开的团体标准进行全覆盖抽查辅导,提升制标贯标能力。激发企业标准活力。鼓励企

3、业参与各层级标准制定和对标达标提升活动,把标准化作为生产经营、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推动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将企业产品和服务符合标准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创新型企业、标准融资增信制度,鼓励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全面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推动更多标准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加大国际标准采用力度,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提升“江西标准”质量水平。建立法规引用标准、政策实施配套标准制度,在法规、政策文件制定时积极应用标准。完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活动中应用先进标准机制,推进以标准为依据开展宏观调控、行业管理和质量监管。推动建立基于

4、标准或标准条款订立、履行合同的机制。综合运用标准化手段开展质量抽检、合格评定、质量分级等集成服务,推动标准有效实施。严格标准全过程监督。健全标准制定实施全过程的追溯、监督和纠错机制,开展地方标准质量和实施第三方评估。健全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机制,发挥市场对标准的优胜劣汰作用。加强标准的社会、舆论监督,吸纳多方主体参与,探索发布地方标准化发展情况白皮书。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标准比对分析,鼓励开展商品安全指标评价、标准水平分析,强化对“保底线”“拉高线”的标准监督。提升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机制,在稀土、陶瓷、发光二极管(LED)等特色优势领域提出更多

5、国际标准提案。强化标准人员往来和技术合作,推动以标准为核心的质量技术基础互联互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合作,促进市场体系一体化。推进制度型开放,鼓励主导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承担建设各类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加强重点领域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比对研究和验证分析,推动重点领域先进适用国际标准的转化。三、助力高标准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建设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建立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标准体系。推动实施地区、行业、企业、产品、生活等碳排放核查核算标准。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提升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

6、限额标准覆盖范围。探索开展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核查、碳中和评价、低碳产品等标准化工作。推动绿色金融标准化工作,发挥金融对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的导向支撑作用,形成技术研发、标准研制、推广应用、碳交易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加强生态固碳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直接空气捕捉技术等标准研制,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效的标准技术支撑。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标准化建设。健全生态文明试验区标准化区域合作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创新成果标准化转化应用。推进环保、土地、水利、林业、能源、气象、矿产资源和生态保护修复等生态文明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风险管控和污染防治标

7、准。落实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系列标准,加快探索研究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生态承载力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适合我省自然地理生态特点的标准和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管控标准。筑牢绿色生产标准基础,强化绿色消费标准引导,构建绿色生活标准。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标准化“江西方案”。探索以标准化支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和路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研究制定生态系统服务与评价、生态资源评价与监测、生态效益评估与生态产品交易等标准,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鼓励培育区域性生态产品价值第三方评估机构,依据标准适时全面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定期核算。健全第三方生态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8、,积极推动认证结果省际互认、国际互认,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江西方案”打造“江西绿色生态”区域公用品牌。完善“江西绿色生态”认证技术标准体系,支持自主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绿色生态标准。推行“江西绿色生态”标志制度,建立“企业申请+第三方评价+政府监管+社会认同”的品牌培育保护机制,提升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影响力,形成一批江西优质自主品牌,使江西的绿水青山通过品牌效应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量效益、生态效益。依法采取政府采购、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供融资帮助等方式支持执行“江西绿色生态”标准。四、促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提升标准水平。立足重点优势新兴产业,同步部署产业创新链与

9、标准研制,加快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建立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积极争取省市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的研制,及时将先进适用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标准,将先进标准作为相关科研项目的重要产出和评价指标。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一批国家及省级标准验证检验检测点,开展标准技术指标验证工作,提高标准技术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机制和服务体系,将标准研制融入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快新技术成果转化运用。加强标准核心技术指标研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融入标准。完善地方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度,拓宽科技成果标准化渠道。强化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全面建成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创建10个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区域(行业)分中心。鼓励分中心创新发展模式,建设区域(行业)技术标准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以标准为纽带的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研制一批支撑绿色发展、体现江西地方特色的关键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