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种养结合路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26369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畅通种养结合路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畅通种养结合路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畅通种养结合路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畅通种养结合路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畅通种养结合路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畅通种养结合路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畅通种养结合路径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畅通种养结合路径实施方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加工流通体系,不断提高畜产品供给水平、质量安全与动物疫病风险防控水平、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水平,加快将发展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一、主要成效一是畜产品供应能力稳步提升。2020年,全区肉、蛋、奶产量分别为380.4万吨、26.7万吨和IL18万吨,肉类总产量居全国第九位。生猪生产经受住非洲猪瘟疫情冲击,出栏2281.

2、24万头,居全国第九位;家禽出栏11.46亿只,居全国第四位;家禽出栏比2015年增长42%,年均递增7.2%。牛羊生产呈现加快发展态势,2020年牛肉产量比2015年增长18.23%,高于全国增速23个百分点;奶产量比2015年增长37.18%,高于全国增速30.08个百分点。二是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2020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6.5%,比2015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其中,生猪养殖规模化比例为54.1%,比2015年提高了14.5个百分点。创建了253家国家级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55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畜牧企业中,有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家,占全区总数的32%

3、,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2家,占全区总数的30%o“龙头企业+规模场(家庭农场)产业化经营不断扩大,一二三产加快融合,创建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三是畜禽种业不断壮大。5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累计审定畜禽新品种13个,居全国第四位。创建了5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占全国总数的6%;2个国家级肉鸡核心育种场,占全国总数的12%,2个国家肉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占全国总数的15%;2个国家生猪遗传改良种公猪站,占全国总数的50%;1个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占全国总数的2.4虬广西是全国黄羽肉鸡种苗供应基地,种猪质量在全国享有一定声誉。四是绿色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自2

4、016年开始,广西在全国率先推广以“微生物+”为核心技术的现代生态养殖模式,2020年全区规模养殖场生态养殖认证率达93虬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扎实推进,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到92.53%和99.78%,高于全国16.53个百分点和4.78个百分点,比2015年分别提高了34.5个百分点和36.8个百分点。五是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2020年,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抽检合格率为99.49%,高于全国L39个百分点;商品饲料和生猪尿样中“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检出率为零;生鲜乳违禁添加物已连续12年保持“零检出”;畜产品抽检合格率98%以上,连续多年保持在

5、较高水平。六是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有效防控了非洲猪瘟疫情。动物疫病控制净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区建成非洲猪瘟无疫小区8个,其中,5个非洲猪瘟无疫小区通过国家级评估;2个鸡场通过国家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场评估,3个鸡场通过国家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评估,42个养殖场获得自治区或市级星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称号。兽医社会化服务试点逐步推进,形成了一些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七是饲料供给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全区饲料产量1535.12万吨,位居全国第三,比2015年增长45.05%,年均增长7.72虬前十大饲料企业饲料产量1135.54万吨,占全区饲料产量的74%,比2015年提高6.54个百分点,集

6、中度明显提高。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突破发展瓶颈,不断提高畜禽良种化、养殖机械化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全行业全要素现代化。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等作用,消除限制畜牧业发展的不合理壁垒,增强畜牧业发展活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防疫优先。将动物疫病防控作为防范畜牧业产业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加强动物防疫体系能力建设,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形成防控合力,保障生产安全。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从源头前端阻断人畜共患病传播路径,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坚持绿色引领。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资源环境承

7、载能力、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相匹配,畅通种养结合循环链,协同推进畜禽养殖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扎实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畜无害化处理为核心,充分发挥种养结合优势,保障养殖环境清洁,提高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畅通种养结合路径。推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试点,畅通农业内部资源循环。推行液体粪肥机械化施用,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养殖场户付费处理,种植户付费用肥,密切种养双方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展试点示范,总结提炼沼液肥、堆讴肥、商品肥施用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推广经济实用的施肥机械,提高粪肥还田效率。统筹考虑

8、种养用地配套问题,降低粪肥深度加工、长途运输成本。建立各环节全链条管理体系。按照“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养殖场(户)主体责任。探索实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分类管理,确保粪污处理达到无害化要求,满足肥料化利用的基本条件。推动建立符合广西实际的粪污养分平衡管理制度,指导养殖场(户)建立粪污处理和利用台账,种植户建立粪肥施用台账,健全覆盖各环节的全链条管理体系,科学指导粪污资源化利用。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风险监测,系统评估粪肥和耕地质量。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健全无害化处理体系,以集中处理为重点,统筹推进病死猪牛羊禽等无害化处理。优化无害化处理点布局,完善市场化运作

9、模式。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严防乱扔乱抛。推进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试点,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健全保险联动机制。四、大力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把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风险控制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科学防范、有效控制、高效管理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落实防疫责任。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提升防疫主体责任意识,引导从业者改善动物防疫条件,健全防疫制度,做好强制免疫、清洗消毒、疫情报告等工作。加快推进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改革,支持养殖场户或第三方服务主体自主选购疫苗、自行开展免疫。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认

10、真落实国家强制免疫和监测计划,着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基础免疫,做到应免尽免。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制度,加强省际间联防联控,强化畜禽调运监管,降低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风险。积极开展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加快无疫小区建设,深入推进星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养殖场和疫病净化场创建,逐步推进动物疫病净化,提升养殖环节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强化防疫应急制度、技术、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疫情监测预警。继续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片包村包场排查、日常监测和入场采样监测,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强化动物疫病监测结果的应用,做好预警预报。巩固自治区、市、县三级动物疫情

11、监测预警网络,强化全产业链疫病风险监测闭环管理,提高疫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快速处置能力。防治人畜共患疫病。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坚持和完善免疫、检测、扑杀、风险评估、区域化防控、流通调运监管等综合防控策略,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加强防控宣传,加强部门沟通和联防联控,降低高致病性禽流感、牛羊布鲁氏菌病、奶牛结核、血吸虫、狂犬病和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畜间发生、流行和传播风险。加强动物检疫监督。建立检疫闭环管理机制,加强动物检疫监督信息化建设,实行动物检疫出证无纸化,探索开展社会化动物检疫协检点建设,推行电子档案管理,优化和推进牧运通(桂)功能应用,推动检疫出证与免疫数量、出栏数量、

12、申报数量、车辆备案、车辆消毒、无害化处理、运输轨迹、目的地反馈等各环节监管的有效衔接,实现全链条闭环管理。完善动物检疫管理制度,推进野生动物检疫工作,会同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加强野生动物疫病检测实验室建设,完善野生动物检疫技术支撑体系、动物检疫制度和技术标准,提升检疫监督能力。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强化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属地监管责任,完善兽医实验室日常监管与常态化生物安全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健全兽医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善兽医实验室体系建设,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与生物安全管理能力,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五、稳步构建现代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模

13、式,促进“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促进肉类冷链物流发展。补齐肉类冷链储藏、运输设施设备短板,支持屠宰企业建设改造完善肉类预冷排酸、低温分割、保鲜包装、冷链储运等设施,依法依规培育一批肉类冷链物流企业,引导配备智能温控、车载定位配送车辆等专用设备,加快构建肉类冷链流通配送体系,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发展连锁经营、中央厨房、直供直销、生鲜电商等业态,构建“屠宰企业+销售区”的冷链配送模式和数字化肉类流通网络。强化动物运输防疫管理。加强活畜禽调运监管,外省进入广西的动物实行指定通道管理,限制畜禽从动物疫病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加强畜禽运输车辆和从事动物运输单位、个人

14、备案和动态管理,建立畜禽运输车辆防疫管理制度,强化运输工具管控,严格落实畜禽运输过程及车辆生物安全要求。全面加快和优化动物运输指定通道建设,支持开展指定通道升级改造。提升畜产品市场专业化水平。推进传统畜牧市场改造升级,优化畜牧专业市场在畜产品主产区、集中消费地和传统集散地的规划布局,完善畜牧专业市场体系,打造区域畜产品集散中心,提升市场功能,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突出区域和产品特产,大力提升畜牧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六、畅通种养结合路径推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试点,畅通农业内部资源循环。推行液体粪肥机械化施用,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养殖场户付费处理,种植户付费用肥,密切种养双方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展试点示范,总结提炼沼液肥、堆讴肥、商品肥施用技术模式,因地制宜推广经济实用的施肥机械,提高粪肥还田效率。统筹考虑种养用地配套问题,降低粪肥深度加工、长途运输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