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26675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利用暑假时间,我又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拜读了一遍,越读越是景仰敬重,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我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惑都得到了解答。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的难题,有些学生特别爱开小差,老师不厌其烦的提醒:“希望你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应该说,注意力不集中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但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不去注重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对孩子的学习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但如果你去强制,或者

2、依靠“一二三,我坐端”,“大眼睛看黑板”这样苍白的言语提醒,随着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延长,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苏霍姆林斯基究竟给我们提出了怎样好的建议呢?在这里,他说“要能掌握儿童的注意力,只能采取这样一种方法,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一一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有一定的困难。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如果上课时老师单靠表面看得见刺激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课程的兴趣,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因为很多时候数学知识对孩子来说是枯燥的,我们教师

3、需要做的就是要设法让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成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与我们所讲的知识发生联系,使他不感到特别的陌生,使他有一种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这就成功迈出了抓住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比如在给二年级学生讲述表内除法时,要计算122=(),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果是6,而是通过创设“平均分”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尝试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真正理解除法的意义。这样就揭开了“除法”神奇的面纱,孩子们感觉除法算式不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式子,而是自己手中最有用的魔法棒,能帮助解决生活中最常见的分东西问题,并且分的还最公平,每一份的数量都相等,不多也不少。我们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比较长时间的注意力,还要

4、将所学的内容进行运用,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体会到知识在自己手中变成了力量,他的思维就更加活跃了,注意力也就会越集中。比如在复习长度单位这一单元,学生已经学会了米和厘米等常见的长度单位,如果仅仅是领着孩子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或者易错题串一遍,学生们可能会“昏昏欲睡”,还不如放手让孩子们运用自己学会的知识来解决身边关于“长度”的问题。于是,铅笔的长度,学习桌的长度,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度都被一个个测量出来了,还有善于思考的孩子发现教室黑板的长度大约有3个课桌那么长,善于实践的同学发现教室的长度大约是28个步长,窗户的长度大约是1度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运用知识,他们积极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寻找相关知识来解决难题。这使学生们兴高采烈,体验到了知识在自己手中变成力量的愉悦感。其实阅读这本书不仅是阅读,更是在让我成长。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认真研究它的规律,循教育规律施教,就能事半功倍,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就通过鲜活的案例揭示教育规律,给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