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导致的血液异常凝结,从而导致血管腔阻塞、静脉回流受阻,临床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如果大块血栓脱落出现症状性肺动脉栓塞时,可表现为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及晕厥。DVT多继发于手术、外伤、肿瘤或妊娠等,以左侧最为多见,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血栓后综合征(PTS),主要表现为下肢长期肿胀、静脉曲张、足靴区色素沉着及溃疡形成,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深静脉血栓的病因1.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发性病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当中,原发性病因主要包括了年龄因素、性别因素、血型因素、地域及民族因素、季节因
2、素、解剖学因素、遗传因素等。在临床上年龄因素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也会增加,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几率更高。相比于男性,女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更高。这是由于女性口服雌激素、避孕药等药物,会增加血小板等的粘附聚集,提高血液粘稠度,而纤溶系统、产褥期凝血、妊娠等生理变化,也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相关研究认为,。型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脉血栓形成的几率要低于B型血患者而在产褥期及妊娠期女性中,A型血与AB型血患者数量将会增加。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群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也有所不同,其中,以美国人为例,非洲裔美国人和白种人的发病几率高
3、于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人,据分析可能与不同人种的遗传因素相关。在不同季节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有所不同,在6-8月份的夏季,由气候较为炎热,会蒸发更多的汗液,血液会发生更加明显的浓缩,提高了血液粘稠度,因而容易形成血栓。1.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获得性病因除原发性病因以外,很多获得性病因也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例如手术与创伤、肢体制动瘫痪及麻痹、静脉内留置导管、恶性肿瘤、内科疾病、下肢感染及局部病变、血管相关性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既往史等。手术和创伤是最主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获得性病因之一。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三大类即血管壁的损伤、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国
4、内外研究显示,能够影响这三大因素的许多临床易感因素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而引发LDvT的因素有恶性肿瘤、感染、雌激素升高(如妊娠,口服避孕药)、各种蛋白缺陷等;导致血液淤滞而引发。DVT的因素有:长期卧床、束带固定、长途乘车或飞机、瘫痪、肥胖;导致血管损伤而引发LDVT的因素有创伤凹、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其他因素有高龄等。因此,充分掌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和起病规律,正确判断高危人群及避免危险因素对预防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起到有效的指导因素。预防3.1手术病人的预防3.1.1.术前评估即使是同样手术的患者,因其术前状态及个体差异,其发生DVT的危险程度也不同
5、。同一例患者接受不同的手术时,其危险程度也不相同。对不同患者不同时期不同手术的DVT发生的危险程度进行客观的判断很重要,因此在入院时要认真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伴随疾病,检查双下肢),并将评估结果告知主管医生,根据相应的得分商讨预防措施并遵医嘱执行。3.1.2术前宣教根据评估结果,针对不同病因、不同病情的患者制订预防措施,进行有效的沟通,讲述DvT的危害性及其预防的重要意义,告知DVT可能出现的症状,以便早期发现。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可控因素,清淡饮食,戒烟限酒,降低血液黏稠度。此外,鼓励患者做术后坚持关节功能康复锻炼的思想准备,并指导其练习功能锻炼,既帮助患者熟悉术后功能运动的
6、过程,也能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3.2术后预防3.2.1密切观察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认真观察患肢是否有水肿、疼痛、皮肤发细或发白、皮温升高、足背动脉减弱等循环障碍的表现,同时定期测量腿围,与对侧肢体进行对比,必要时测量两侧下肢相应的不同平面的周径。术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手术者在术侧肢体外下方垫入适当厚度软垫,使靛膝关节稍屈曲,并保证每天2次将肢体放平,膝关节手术者术后2天膝关节保持伸直位固定,一般采取抬高床抬患肢,要求下肢高于心脏水平面20-25,下肢远端高于近端,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髓,影响静脉回流。对于意识不清或肢体瘫痪者,应协助进行肢体被动运动.以利于静脉回
7、流。3.2.2药物预防低剂量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也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普通肝素时,术前500OU皮下注射,术后815h次直到患者出院。低分子肝素半衰期长,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高,出血的危险性小,剂量单一,是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首选药。一般使用量为3000-50000,皮下注射1次/d。3.3.3物理预防措施术后4h,可开始使用压力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进行患肢肢体加压治疗,股骨骨折和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腿部压迫带,胫腓骨骨折患者使用足底部压迫带,其原理是:压力泵在进行间歇式气动重复压迫过程中,增加患者静脉血液流速,防止血液凝集,从而有助于防止出现深静脉血栓和肺栓。术后常规治疗半小时/次。开始
8、30m1n次,2次d,1Od为一疗程。年龄大、体型肥胖的粗隆间骨折患者下床活动时,下肢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3.3.4重视患者的反应对患者反映的情况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对疼痛感的产生应予以密切关注,下肢的疼痛、肿胀有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出现的表征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4.1 疼痛的护理疼痛与深静脉内血液淤滞,回流受阻,血栓性静脉炎,静脉缺血导致动脉痉挛有关.有急性血栓性静脉炎症状的患者应卧床休息,直到疼痛和发热缓解为止1.患者应抬高下肢,至水肿完全消失方可下床活动。护理措施包括:(1)观察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2)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度,促进静脉回流,减轻静脉腔的压力1。(
9、3)准确执行溶栓、抗凝治疗方案注意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触觉及肢端动脉搏动改善情况,每日测量双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观察肿胀消退及疼痛缓解情况。(4)进低脂、含丰富维生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5)患者能离床活动时,穿弹力袜或应用弹力绷带包扎,以促进静脉回流。(6)同情、关心患者,对神志清楚的患者,分散其注意力,减轻对疼痛的敏感性。4.2 心理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病时,一般伴随着剧痛、肿胀,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心理负担。因此,通过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建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与病患作斗争问,护士应多接触患者本人及家属,向其详细解释和说明治疗对改善患者病情及康复的重
10、要性,使其消除疑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4.3 饮食及生活指导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地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起居以及饮食习惯,这些基本的生活行为对术后血栓的清除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护理干预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给予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胆固醇、易消化的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维持正常血液黏稠度,防止脱水,降低高凝状态,在患者活动不便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进行排泄物的清理,确保肠道的通畅,防止诱发其他疾病,对药物以及食物的吸收、能量的汲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结DVT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已经非常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对DVT的预防尚没有统一的标准,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平均寿命延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这一领域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而护理在患者DVT的预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多发人群,不管是骨科患者还是其他术后病人。首先要做好风险评估和术前宣教,防患于未然;此外还应做好病情的观察,由于相当部分的DVT症状不明显,临床上早期较难发现,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应当根据临床情形做好对症或对因处理,做到早期预防,做好心理辅导,尽可能减少临床DVT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