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500字六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123535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500字六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500字六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500字六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500字六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500字六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500字六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500字六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500字六篇 36年的坚守 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观后感 他叫孙克会,是河南省汝阳县王坪乡孤石村小.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仅供参考。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一他叫孙克会,是河南省汝阳县王坪乡孤石村小学的一名教师,十三岁时砍柴不慎摔断左踝骨,因救治不及时被截肢。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在姐姐的帮助下,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1976年来到孤石村小学任教,成为了一位架着拐杖执教的肢残老师。一干,就是36年,如今,他54岁了,36年来,孙克会一直为山村教育默默奉献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其中,560人从孤石学校走出大山

2、,10多名学生考上了大学。这是中央一套身边的感动节目中,向大家介绍的一位伟大的老师。“残疾”,这个词语,似乎是那么可怕,那么难以想象。而十三岁上山砍柴时,孙克会就摔断了左踝骨,耽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导致左腿被高位截肢。可他,却并没有放弃希望,一直用拐杖支撑着自己,家庭贫困、行动不方便并没有击垮他,他选择坚持读完小学、初中、高中。29岁结婚,妻子患上重病,儿子又患上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可孙克会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他时时刻刻耕耘在教育的百花园里,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滋养着山区小学一个个可爱的孩子们36年。36年,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时间,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是多么不容易。“身残志坚”、“自强不

3、息”这些词语,都充分在他身上展现。面对这么大的困难,孙克会都没有放弃,我们怎么能被生活中的一点点小挫折打败?谁的生活没有困难和挫折,谁的生活一帆风顺?我们不能害怕,要勇敢的面对一切挫折,敢于向挫折挑战,做生活中的强者!无论寒冬酷暑,无论雪天雨天,孙克会的身影总是第一个出现在孤石村小学风雨无阻。我们也许想象不到,这样一个行动不太方便的人,会在雨雪天摔多少次跤、翻多少次车36年,却从没缺过一节课。我们可以想象,他拄着拐杖护送孩子们过桥的身影;我们可以想象,他在崎岖的山路上拄着拐杖去家访的身影;我们可以想象,看到孩子们中暑,他去采草药给大家熬凉茶的身影这是一个怎样伟大的老师!“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4、我要带着感情回报这块家乡的热土。”这是孙克会最常说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让他坚持在山乡小学的工作岗位上,36年无怨无悔。我们都难以想象,为了孩子们能成才,孙克会这位肢残教师,他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孙克会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平凡中却孕育着伟大。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孙克会就是这样一个既平凡,又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人。后记:这是老师让我们写的一篇征文,希望大家多多指教,谢谢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二央视一套,10月16日、17日19时55分的身边的感动栏目播出了我市山村教师孙克会的感人事迹,使我深有感触。孙克会是汝阳县王坪乡孤石小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左腿残疾,

5、他靠一根拐杖支撑起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支撑起山村孩子的梦想。36年间,他一直深爱着自己的职业,遇到下大雨河沟涨水,他就拄着拐杖,翻山越岭,绕道两公里多,坚持按时赶到学校给学生上课。36年来,有560余名学生从孤石小学毕业,有10多名他教过的学生考上了大学。他单腿拄杖,36年的风霜雨雪,他撑起的不仅是自己的身体,更是闭塞山村里孩子们读书的希望,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灿烂古训。汝阳县山村教师孙克会,用36年的时间坚守着那颗“用知识改变孩子们命运”的心,谱出了大山里最动听的拐杖声。孙老师,用爱和坚守撑起了山村孩子们读书的梦想,也为这个穷乡僻壤带来了希望。他是一名数学教师,左手三角板、右手捏一支粉笔

6、,画完一下挪动一步都会摇摇欲坠,他会慌张的快速拿起拐杖撑着。讲台上板书,讲台下检查作业,累了就用胳膊肘压会儿桌子继续挺直身子,额头上总会渗出细密的汗珠。36个寒暑,一万三千个日子,他就是这样坚持着。学习了孙克会老师的先进事迹使我感触良多, 一切为爱,单腿支起怒放的生命,并将这蓬勃的生机洒遍山河,灌溉祖国的幼苗。通过学习我发觉与这些优秀教师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我却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要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教育学生是我们的神圣事业。身边的

7、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三上周五下午第二节课,我们应上级要求,全校师生共同观看了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观看期间,学生们都看的非常认真,我们一直被感动着,共同认识了一位平凡且伟大的老师。看着多媒体上播放的孙克会老师的事迹,听着孙老师那朴实的话语,深深地感染打动了电视银屏前的我们。“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这些词语,都充分地在孙老师身上展现。面对这么大的困难,孙老师都没有放弃,我们怎么能被生活中的一点点小挫折打败?谁的生活没有困难和挫折,谁的生活一帆风顺?我们不能害怕,要勇敢的面对一切挫折,敢于向挫折挑战,做生活中的强者!36年来,有560余名学生从孤石小学毕业,有10多名他教过的学生考上

8、了大学。他单腿拄杖,36年的风霜雨雪,他撑起的不仅是自己的身体,更是闭塞山村里孩子们读书的希望,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灿烂古训。汝阳县山村教师孙克会,用36年的时间坚守着那颗“用知识改变孩子们命运”的心,谱出了大山里最动听的拐杖声。36年,从没缺过一节课。我们可以想象,他拄着拐杖护送孩子们过桥的身影;我们可以想象,他在崎岖的山路上拄着拐杖去家访的身影;我们可以想象,看到孩子们中暑,他去采草药给大家熬凉茶的身影这是一个怎样伟大的老师!孙克会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平凡中却孕育着伟大。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孙克会就是这样一个既平凡,又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人。学习了孙

9、克会老师的先进事迹使我感触良多, 一切为爱,单腿支起怒放的生命,并将这蓬勃的生机洒遍山河,灌溉祖国的幼苗。通过学习我发觉与这些优秀教师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我却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四孙克会是汝阳县王坪乡孤石小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左腿残疾,他靠一根拐杖支撑起自己的身体,同

10、时也支撑起山村孩子的梦想。36年间,他一直深爱着自己的职业,遇到下大雨河沟涨水,他就拄着拐杖,翻山越岭,绕道两公里多,坚持按时赶到学校给学生上课。36年来,有560余名学生从孤石小学毕业,有10多名他教过的学生考上了大学。他单腿拄杖,36年的风霜雨雪,他撑起的不仅是自己的身体,更是闭塞山村里孩子们读书的希望,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灿烂古训。汝阳县山村教师孙克会,用36年的时间坚守着那颗“用知识改变孩子们命运”的心,谱出了大山里最动听的拐杖声。孙老师,用爱和坚守撑起了山村孩子们读书的梦想,也为这个穷乡僻壤带来了希望。他是一名数学教师,左手三角板、右手捏一支粉笔,画完一下挪动一步都会摇摇欲坠,

11、他会慌张的快速拿起拐杖撑着。讲台上板书,讲台下检查作业,累了就用胳膊肘压会儿桌子继续挺直身子,额头上总会渗出细密的汗珠。36个寒暑,一万三千个日子,他就是这样坚持着。学习了孙克会老师的先进事迹使我感触良多, 一切为爱,单腿支起怒放的生命,并将这蓬勃的生机洒遍山河,灌溉祖国的幼苗。通过学习我发觉与这些优秀教师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我却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要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教育学生是我们的神圣事业。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五今年

12、寒假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鹅毛大雪。第二天早上起来,我透过窗户,发现外面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仿佛就是雪的世界。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啊!下雪了!我要去堆雪人!”我急忙穿好衣服,冲出家门,刚跑到外面,我就滑倒在地,疼得我眼泪都快掉出来了,只好艰难地爬起来。这时,我听到外面“锵锵锵”的声音,我寻声望去,原来是隔壁的爷爷在扫路上的积雪。冷风猛烈地向爷爷袭来,毫不留情地钻进他的脖子里。而他却全然不顾,依然神态自若地扫着。我赶紧跑了过去,问爷爷:“爷爷,你冷不冷啊?这么长一条路,什么时候才能扫完啊?”爷爷说:“在扫雪不会冷的,我把路上的积雪扫干净了,大家走路或骑车就方便了,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啊!”说

13、着他又拿起扫帚埋头干起来。不一会儿,雪扫尽,而爷爷额头上却闪动着晶莹的汗珠,那布满皱纹的脸仿佛比往常更加慈祥了。爷爷那一心为人民服务,丝毫没顾及个人利益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望着大家轻快地走在爷爷开辟出来的小道上,我觉得我应该像我隔壁的爷爷学习,学习他的助人为乐和热爱劳动的精神。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六孙克会,汝阳县王坪乡孤石村小学教师。他13岁那年,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左腿,就一直用拐杖支撑着自己,也支撑着他在山区从教36年。36年间,他一直深爱着自己的职业,遇到下大雨河沟涨水,他就拄着拐杖,翻山越岭,绕道两公里多,坚持按时赶到学校给学生上课。36年来,有560余名学生从孤石小学毕业

14、,有10多名他教过的学生考上了大学。他单腿拄杖,36年的风霜雨雪,他撑起的不仅是自己的身体,更是闭塞山村里孩子们读书的希望,他如同一块石板,托起一代代人,从此步步高升。36年里,他用残疾的身躯,一刻不停地耕耘在教育的百花园里,他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爱心滋养着山区的孩子们成长成才。他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残志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尤其在妻子体弱多病、儿子患染重症,家庭负债累累的艰难困境下,仍然满腔热忱,情系山村教育。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做一个平常人,在山区教学一线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他托起了山区孩子们的希望。他用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心血和汗水塑造了新时期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辉

15、形象。他是人民教师的典范,是教师队伍的楷模。对照孙老师,我们工作在城郊,身无残疾,年轻力壮,却每每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纠缠和困扰:计较一时之得失,一己之私利,相比之下,人家克服地理条件和身体等多方面的不利和困难,走村爬山,把阳光洒向山村的每一个角落,温暖和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对学生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心中除了学生还是学生。其境界之高,心胸之博,爱心之深,令人不禁汗颜,不得不叫人仰视和佩服。愿我们多注意身边的每一滴小小的感动,取长融为一体,化作自己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去力所能及地做些什么。平凡之中显伟大,伟大寓于平凡。让我们好好做一个平凡的人,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唯如此,方是对身边榜样的最大尊重。身边的感动:拐杖老师孙克会读后感500字六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