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244686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管理制度.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管理制度 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管理制度篇1落实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按照省、市、区工作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发挥核酸检测支撑作用,积极应对秋冬季可能新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避免因局部疫情出现甚至暴发时,医疗资源挤兑导致检测能力严重滞后,给疫情防控和群众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我街道结合辖区实际,为做好大规模核酸采样准备工作,特制定本预案。一、总体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将加快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尽力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作为常态化防控落实“四早”措施的首要举措。应急预案启动时,落实加快提升检测能力所需的人员、设备和资金,压实各部门、各社区责任,完善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机制。二、成

2、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立_区_街道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检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_任组长,办事处副主任_任常务副组长,负责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应对出现新疫情时需要进行较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应急处置工作。三、建立网格化核酸采样机制1、科学确定网格化检测区域划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可能出现的全员核酸检测做好准备。我街道定为一级网格,六个社区定为二级网格,二级网格下按照小区、聚居地进一步划分为三级网格;三级网格下按照小区每栋楼每座房子进一步划分为四级网格。街道设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包括人员动员、组织、公告、等工作,每个二级网格设置全员核酸

3、检测工作小组,按照“1+8”标准配备工作人员,即有1名街道班子成员负责,并设置8人专门小组,包括1名联络人、 1名医务人员、 1名信息登记员、 1名网络员、 2名引导员、 1名民警、 1名社区工作者;二、三、四级网格由街道进一步进行划分,并设置具体网格联络人,负责网格内人员的组织、动员等工作;各级网格需掌握网格内所有人员的相关详细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等,确保在进行核酸检测时可及时通知动员到位。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孕产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组织安排采样人员上门采集,确保检测工作全覆盖,做到不落一人。2、建立核酸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街道卫健办负责与区数字办对

4、接,将摸底的辖区内人员信息按照网络化核酸检测要求提前录入系统,做好人员信息的核对和审查,实行动态更新,确保核酸检测工作准确、快捷、高效和报告查询便利。3、选定核酸检测采样点。各社区分别设置1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配备3个采样帐篷。提前储备好设置采样点所需的物资,确保收到指令后能够迅速布置好采样点。卫健办和_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做好采样点设置的指导工作。采集点要求。采样点要求选择空旷、通风、平坦、安全的区域,根据原有场地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采集辅助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好预案;应当设置急救设备备用。(1)等候区。设

5、立独立的等候区域,应设置人行通道和“1米线”标识,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严控人员密度,避免大规模采样时造成人员聚集;等候人员均应按要求佩戴好口罩。采集区。应根据气候条件,配备帐篷、冷/暖风扇、适量桌椅,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缓冲区。可提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采集辅助区。空间应当相对密闭,用于采集人员更衣、备餐、值班等。(2)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4、组建核酸检测采样应急队伍。综合秋冬季可能出现的疫情情况,充实核酸采样力量,做好相关专业人员储备。依托_街道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1支_核酸采样应急队,每个社区设置3个采样组,每个采样组3个采样工作人员,核酸采样应急队由区指挥部统一调度,每支采样队设队长1名,每个采样小组设组长1名。采样工作分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晚上4小时每天共12小时轮班,要求各社区制定全员核酸检测方案,细化到每天,每个时间段具体采样的小区的楼栋和人数,原则上4天内基本完成全员采样,第五天做漏检补采。采样人员防护装备要求:N95及以上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乳胶手套、防水靴套;如果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戴双层乳胶手套;手套被污染时,及时更换外层乳胶手套。每采一个人应当进行严格手消毒或更换手套。5、做好被采样人员

7、安排准备。核酸检测工作小组应根据指令做好被采样人员的安排,迅速有序地组织网格内的人群按5人或10人一组提前做好采样准备,采样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我街道提前准备各个网格核酸样本采集后的样本转运车辆、人员,并在辖区内准备1家酒店用于采样和送样人员洗漱。四、加强组织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全员核酸检测准备工作作为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按照我区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时,要将每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情况及时报区指挥部。2、做好物资储备。街道指挥部物资采购组根据每日检测量需求按照3个月用量测算并储备人

8、员防护物资。3、加大宣传引导。要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每个网格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做好辖区内、 网格内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有序组织群众分片区进行核酸采样工作,避免出现混乱、恐慌和人员聚集等现象。4、加强督导检查。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街道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组建督导检查专班,对各社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各社区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立即进行整改,对责任落实不到位、不担当不作为的,要依纪依规严肃处理。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管理制度篇2一、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加快提高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通知(联

9、防联控机制综发_204号),进一步做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序提升我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新情况,扩大检测范围,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的防疫防控工作,阻击疫情,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二、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加快提高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通知 、 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稀释混样检测技术指引等内容编制。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提升本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四、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健全机制应切实履

10、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减少突发疫情的发生引起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把突发疫情应急工作7与公共卫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完善应急机制,为应对突发疫情提供保障。五、成立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卫健局医政股,某某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检测能力,领导小组确定并动态调整检测策略和人群范围。(一)重点人群“ “应检尽检”8+1+1类人员:1、密切接触者;2、境外入境人员;3、发热门诊患者;4、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5、医疗机构工作人员;6、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7、监所工作人员;8、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9、要求加

11、做学校教师员工。应对当前北京新疫情,市里新增了对农贸市场工作人员、冰鲜销售人员、冷链仓储运输从业人员等。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必要时,对重点地区来_人员,无法提供达到目的地前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血清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的,免费提供核酸检测。(二)其他人群“愿检尽检” 。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和动态调整优先检测人群。(三)加强公众监测预警。疾控中心定期对普通人群进行抽样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做好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和监测预警工作。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动态调整常态化防控措施和动态推进应检尽检。七、检测机构分工县疾控中心负责“应检尽检”(密切接触者,境外入_人员,参与口岸检疫的排查人员、监所工作人员、纳入社

12、区管理的重点地区来_人员)、抽样监测和流调等对象提供免费核酸检测;县医院、中医院负责发热门诊患者、入(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重点地区返学返岗返工人员和其它“愿检尽检”人员提供自费核酸检测服务;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县卫健局的安排,协助参与免费核酸检测对象的检测工作。县新冠病毒9检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扩大核酸检测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及时动态调整。疫情发生时,根据检测需要,领导小组分配任务,由县医院、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密切配合完成任务。八、严格规范开展检测各检测机构要严格按照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

13、测技术指南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配备生物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工作人员防护到位,杜绝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加强人员培训、强化质量控制,落实实验室能力建设标准体系认证和实验室室内质控,根据安排常态化接受上级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落实检测信息报告制度,严格按上级要求做好信息录入,准确做好患者检测标本信息登记工作,详细填报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标本送检表,保证检测标本信息可追溯。九、提升检测能力县医院、中医医院、疾控中心要加快落实设备采购,主动对接上级业务部门加强业务培训,增加人员培训,确保应急需要时能够“三班倒”不间断工作。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按照要求在县域内能够规范安全开展核酸检测。1

14、0突发疫情意外情况,提高核酸检测能力的处理方法可参照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稀释混样检测技术指引执行。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稀释混样检测技术指引(一)适用对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稀释混样技术(以下简称稀释混样)仅适用于大人群样本的筛查,稀释混样检测结果不作为最终确诊依据。在人群总体阳性率较低(低于0.1%)时更为适宜。以下人群不建议采用稀释混样检测:重点区域人群(近期有疫情发生的小区含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老旧小区、人口密集小区、流动人口聚集区和近期离省外出人群)、其他不适合稀释混样检测的人群;医疗机构就诊患者。(二)实验室条件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具备在南平市卫生健康

15、委备案的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实验室。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办医政发_ 194号),具备经过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备案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三)生物安全要求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卫办医函_ 5311号)和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的有关要求,采样和实验室检测人员应采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级别的个人防护。检测工作完成后,废弃物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处理,不得保存样本。(四)操作流程1、材料准备采样管、常规采样管、含病毒保存液3ml的标准采样管。咽拭子振荡器。其他开展核酸检测的常规物质准备。2、采样与混合咽拭

16、子采样方法。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采样者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者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将拭子头浸入含1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样本混合。将采集的数个样本(原则上不超过5个)各取200ul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待检样本。3、核酸提取与检测过程按新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每一次上样扩增中,80个加样孔用于加入混合样本(如5混1,总计805个单样本);10个加样孔用于单样本(单样本来自上述805个原液的随机样本)。4、阳性结果判断与重测检测结果先按照各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被检测基因位点逐一判定,出现任一位点阳性或能测出Ct值的混合样本,均作为

17、重测对象。混合样本检出Ct值,其所有的单个原液样本需重新取样,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单样本核酸检测。单样本检出阳性,其所在混合样本要全部按常规方法进行单样本核酸检测。5、质量控制室内质控。每批上样检测应当在剩余加样孔中设置1个阳性对照样本和三个阴性质控样本(2份生理盐水和1份阴性混合样本)。3份阴性质控样本随机放在临床样本中间。弱阳性质控测定为阳性,3个阴性质控全部测定为阴性,视为在控。反之,则为失控,不可发出报告,应分析原因,必要时重新检测样本。室间质评。实验室每季度参加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价(EQA)活动,按照活动要求完成质评物接收、储存、检测和回报检测结果等工作。6

18、、注意事项:注意避免采样过程中的交叉污染,落实一人一消毒;混样室在每进行一批样本稀释混样操作后,应进行消毒处理。拭子应完全浸润在病毒保存液中,样本在混合前后充分震荡(在振荡器上振荡30秒)。稀释混样检测必须提取核酸,禁用“一步法”。建议对试剂检测灵敏度进行评估,应选择灵敏度较高的检测试剂。稀释混样检测的阴性样本按每批次扩增留取一份阴性样本备查。实行24小时检测制,最大限度提高检测能力,切实做到“应检尽检” “愿检尽检” 。做好核酸检测能力储备工作: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未雨绸缪,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聚集性疫情做好核酸检测能力储备,包括硬件储备、软件储备和人员储备等。为此,PCR室已经申

19、请购置新的扩增仪,一旦出现疫情时,要根据需检测的“四类人员”数量,分梯度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迅速调集资源,确保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检测能力。十、落实检测经费争取县财政部门的支持,加大核酸检测经费保障力度,根据*件规定和领导小组确定的免费检测对象,据实拨付核酸检测工作经费;非免费对象的检测经费由主体单位或业主组织负责;自愿检测人员检测费用自理。公立医院新冠病毒检测费用标准按照医保部门规定执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管理制度篇3为全面做好校园内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精准管控工作,落实“四早”“四集中”防控策略,第一时间排查管控风险,第一时间切断传播链条,第一时间控制疫情,按照省、市、区防控办有关要求,结合我

20、校实际,制定本制度。一、本校人员安排及职责1.各班主任负责班级人员管理,确保生生间隔1米以上,在校期间需佩戴口罩,课间活动不得聚集,学生不得离开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视线。发现异常第一时间上报。2.负责疏导进出人员及医务人员引导,发现异常第一时间上报。3.负责在隔离室待命,一旦发生疫情或疑似感染者第一时间带到隔离室并逐级上报。4.分别负责全校人员所有轨迹消杀工作。5. 负责学校相关人员健康监测、信息排查和上报。对所有在校师生员工到过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相关人员活动轨迹严格进行排查,及时上报排查结果,并落实相关的核酸检测和隔离措施要求。二、积极配合卫健疾控部门做好核酸检测组织工作:按照采样工作要求

21、,做好采样现场组织发动、秩序维护、信息登记、环境消杀、必要设备设施保障等工作,重点避免出现现场人员密集拥堵问题,确保采样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三、做好核酸检测采样点准备工作。我校选择室外空旷、通风良好、面积较大的操场作为采样场所,由东向西以此是一至六年级(7个班),有序进行核酸检测,严防人员聚集。四、加强校园出入管理,严把校门关。强化校园安全和校门值守,每日7:30、1:30校门口都有两名值班教师和门卫在岗检测进入校园师生体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校外一切无关人员(含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按照“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则,师生员工核酸检测未出结果前一律不得离校外出,如有特殊原因确需离校的必须严格履行报批

22、手续。五、加强师生心理疏导和舆情引导。我校通过电子屏、班队会、宣传橱窗、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的有关政策及健康知识,加强突发疫情期间的心理疏导,引导师生主动参与、支持配合全员核酸检测和精准管控工作。严禁师生在互联网上传播核酸检测和精准管控工作的有关信息,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坚决拒绝网络暴力。加强舆论引导,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和心理动态,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处置突发舆情。六、强化组织领导。我校高度重视全员核酸检测和精准管控工作,压紧压实领导责任,校长亲自研究部署,靠前指挥,分管负责中层分兵把守,全体教师各负其责。成立领导小组:积极配合卫健疾控部门在校园内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23、,在人员安排、场地布置、设施设备等方面加强沟通协作,确保核酸检测和精准管控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管理制度篇4学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预案为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时,能够迅速排查感染人员,防止疫情在校园内扩散和传播,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适用范围县域范围内发生不明*新冠病毒肺炎本土病例,需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情形。二、检测地点检测区:教学楼前三、检测顺序全员核酸检测分两组同时进行,先检测全体教师(共计_人),再检测其他工作人员(含门卫_人,食堂工作人员_人,共_人),最后检测学生(_个教学班,共计_人

24、)。四、检测路线1.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检测时,在教学楼前,从东向西分两列,分别站在硬化路两侧依次检测,检测完成后,除门卫直接向南返回门口保卫室外,其余人员从门厅返回工作岗位。2.学生检测时,按照楼层,从一楼开始,从东向西依次检测,每次两个班级。3.各班站一路纵队,由教学楼西门出,同批次的两个班级分别站在硬化路两侧,由班主任带领带到教学楼前检测区。4.检测完成后,从门厅返回班级。五、工作分工1、做好检测期间教学工作。(责任科室:教导处)2、做好检测物质准备、食堂人员检测工作;做好场地清洁和消毒工作。(责任科室:总务处)3、做好教师检测和宣传报道工作。(责任科室:校办)4、做好保安人员和学生检测工

25、作;场地布置和维持秩序工作;做好检测数据统计工作。(责任科室:政教处)5、做好学生检测培训、引导和思想疏导工作。(责任人:各班班主任)六、注意事项1、在登记等候区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明确采样步骤和注意事项。2、采样前30分钟请勿嚼口香糖,饮用大量水等。3、请佩戴好口罩,同时准备一个备用口罩。4、请所有参检人员携带居民身份证或有效证件参加检测。(学生身份证号由班主任提供)5、所有参检人员进入校门前须核验身份(健康码+测量体温,并遵守学校外来人员入校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好口罩。6、采样时可能会有咽部不适,请带好纸巾,有痰吐在纸巾内投入指定垃圾桶。7、请严格遵守现场秩序,积极配合工作人员指引,保持1米以上间隔有序排队候检,完成检测后迅速离场,不逗留、不聚集、不交谈。8、采样点完成采样任务后要进行彻底消毒。七、工作要求1、请各口负责人及时通知并有序组织参检人员按时检测,严格遵守检测工作和纪律。2、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做好应急协调工作。3、对无法到达采样点采样的受检者,应安排就近采样或流动人员上门采样,采样过程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