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46348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验四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验四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四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四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一一矿物边缘、贝克线、糙面及突起(2学时,验证性)一、预习内容:矿物的边缘、贝克线、糙面及突起特征,闪突起现象二、目的要求:1 .进一步理解矿物边缘、贝克线、糙面、突起及闪突起的含义;2 .根据矿物边缘、糙面和贝克线移动方向来区分突起等级。3 .学会应用贝壳线移动规律确定相邻矿物折光率的相对大小及其突起正负;4 .了解闪突起及折射率色散的特征。三、实验内容:1.观察矿物的边缘、贝克线、糙面及突起薄片号:(3210)石英、白云母和萤石(3460)普通角闪石(1103)橄榄石、单斜辉石(3480)石榴石根据以上矿物边缘轮廓、糙面特征及突起高低,确定它们的突起等级和突起

2、正负。2 .观察矿物闪突起现象薄片号:(3140)方解石(3210)白云母3 .用贝壳线、色散效应法比较相邻矿物折光率的高低四、实验提示:1 .矿物的边缘、贝克线的观察在单偏光镜下,从岩石薄片中找相邻两个折射率不同的物质接触处,置于视域中心,缩小缩光圈,在矿物边缘处可见到一条较黑暗的界限,即矿物的边缘;在边缘附近处还可见一条较明亮的细线,即贝克线。2 .糙面的观察在单偏光镜下,可观察到某些矿物表面象粗糙皮革一样,不光滑,呈麻点状的现象,即糙面。矿物与树胶折射率差值愈大,糙面愈显著,反之亦然。如石榴石、橄榄石、萤石的糙面显著;而石英糙面就不显著。3 .突起等级的观察(1)根据矿物边缘、糙面的明显

3、程度及突起高低,可将突起划分为六个等级,分别为负高突起、负低突起、正低突起、正中突起、正高突起和正极高突起。(2)观察贝克线的注意事项贝克线是矿物颗粒黑暗边缘附近的明亮细线,不仔细观察难于发现。在观察贝克线时要选择颗粒较清洁的边缘部分,将其移至视域中心,适当缩小锁光圈,微微提升镜筒或下降物台,这样贝克线会显得更清晰。观察矿物与树胶之间的贝克线移动方向,可确定矿物突起正负;结合糙面、边缘的明显程度,可确定矿物突起等级。当观察石榴石贝克线时,在其边缘附近有时可能产生另一条亮线(假贝克线),升降镜筒,其移动方向与贝克线相反,这时,换用较低倍的物镜(4x),则可使之消除或减弱。(3)正突起与负突起的判

4、断方法有:以加拿大树胶(N=1.54)为标准,分为正突起和负突起:正突起:矿物折射率加拿大树胶折射率负突起:矿物折射率V加拿大树胶折射率利用贝克线来判断:正突起:提升镜筒,贝克线向矿物移动负突起:提升镜筒,贝克线向加拿大树胶移动利用色散效应来判断:正突起:浅蓝色细线在矿物一边,橙黄色细线在加拿大树胶一边负突起:橙黄色细线在矿物一边,浅蓝色细线在加拿大树胶一边4 .闪突起的观察在单偏光镜下,选择方解石具有两组解理的切片置于视域中心,当旋转载物台时,该矿物的边缘、糙面及突起高低随方向而发生变化。当方解石No轴平行PP时,边缘和解理纹粗黑,糙面显著,正中突起;当方解石Ne轴平行PP时,边缘和解理纹不

5、明显,糙面不显著,负低突起。因此,旋转载物台,矿物突起高低发生显著变化的现象称为闪突起,也是矿物各向异性在突起上的表现。白云母具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的切片,在单偏光镜下,旋转载物台,矿物突起高低也有显著变化的现象。图2闪突起现象示意图A一方解石闪突起;B一白云母闪突起五、实验作业:1 .已知方解石的No=1.658,Ne=1.486,问在平行C轴,垂直C轴和斜交C轴切面上,各自的闪突起程度如何?2 .说明(3480)石榴石,(1103)橄榄石、单斜辉石,(3460)普通角闪石,(3210)石英、萤石的突起等级,并说明确定依据。六、思考题:1 .石榴石突起等级为高正突起,其糙面显著。萤石为负高突起,为什么也有显著的糙面?2 .石英在薄片中边缘往往不是很清楚,而石榴子石却常有较宽的黑边?3 .方解石、白云母为什么有闪突起现象?什么情况下无闪突起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