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货币政策的认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46356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货币政策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货币政策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货币政策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货币政策的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货币政策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货币政策的认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货币政策的熟悉货币政策是中心银行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纳的各种掌握和调整货币供应量及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的目标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展而确立和完善的。然而这些目标之间又存在多个冲突,如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之间的冲突,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冲突,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冲突。因此这四个目标是无法同时完成的,但应当让这些目标稳定,不能顾此失彼,应平衡稳定的进展。此外在肯定时期内应对目标进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心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实行的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

2、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预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目标包括贷款规模掌握、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实行信贷规模、现金方案等工具。现阶段,我们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预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款政策和窗口指导等。近年来我们我国始终处于通货膨胀状态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连续6次上调存款预备金率,银根持续紧缩,最终压制住通货膨胀。与此同时,欧债危机尾大不掉,拖累全球市场,中国出口企业尤其受伤。持续紧缩政

3、策造成经济增长乏力,下行之势日益凸显。央行的报告依旧在警示通胀,但中小企却不堪资金之渴。银根一旦放开,房地产调控大局又有走形之势。何去何从?有人建议,今年的货币政策应当“走着瞧”,对一国之宏观政策而言,这一建议虽然不靠谱,但也反映了当下的一种无奈。政府一边谨守稳健货币政策,一边也强调适时微调,一静一动,暗藏才智,但也平添了今年的货币政策“迷雾从国际环境看,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加强,全球货币政策将连续保持宽松。近期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回暖,但这种复苏不够强劲也不稳定;欧洲仍在债务危机中挣扎,今年难见曙光,仍旧是不定时炸弹;日本债务问题渐渐引起关注,市场担忧日本会陷入类似欧债危机的风险;

4、进展中我国经济增长连续放缓。因此,全球金融市场仍可能大幅振荡。欧洲央行量化宽松仅缓解银行流淌资金问题,资本不足、资产负债表恶化、南欧5国债务问题依旧存在。与此同时,还存在国际热钱借机炒作的可能性。从国内状况看,当前国内金融形势呈现如下特点:货币供应量、贷款增速、社会融资总量持续回落。2022年,中国货币政策基调由上年的“适度宽松”向“稳健”回归。通过名义稳健实则偏紧的调控使货币增速大幅回落。此外,市场资金面总体偏紧。2022年,中国金融领域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消失新变化。外汇占款增速减缓,2022年9月后到期央票数量大幅度削减,可能需要通过增加贷款投放实现

5、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二是国际宽松货币环境、国内大额货币存量可能带来通胀压力。三是中长期贷款增速快速回落、企业活期存款大幅下降近3万亿元、用电量增长缓慢等迹象表明,2022年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下降。四是存款增长减缓,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五是潜在金融风险可能暴露。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民间借贷市场风险暴露、地方融资平台问题、担保机构小借贷公司风险暴露。总体上,2022年的货币政策由偏紧向“适度”回归。为保证今年“稳中求进”总方针的实现,全年流淌性会比去年宽松。若外汇占款不消失较大反弹,需要多次下调存款预备金率来反向对冲外汇占款增量下降,支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由于负利率持续较长时间

6、,加息难度较大,利率可能保持不变。由于货币投放渠道的变化,贷款规模将比去年有较大增长,新增贷款可能超过预期。中小企业仍旧面临较大的融资困难,需要进一步推出支持政策。2022年,调控将优选数量型工具。由于外汇占款流入削减,存款受表外化和国际化等长效因素影响,使得信贷增速与货币增速的剪刀差不断扩大,并带来债券利率增高,存贷比承压的冲突。估计将优选数量工具,预备金率有多次下调的可能,差别预备金的使用更为频繁。利率方面调整则会较为审慎,以防止利率攀升过高增加经济复苏成本。2022年,货币政策定向宽松重点领域为基建、保障房等领域。投资仍是重点领域,政府主导的铁路、大路、市政等基建项目属于国计民生项目,在提高经济效率、改善生活水公平方面发挥长期重要作用,因此,估计此类项目在资本金、信贷、直接融资等方面得到重点支持。房地产行业依旧是重点调控领域,一方面连续实施房地产限购等政策抑制非合理需求的集中性爆发,另一方面重点加大保障房新开工面积,加大对刚性需求的供应,整个市场趋于供需平衡,房地产行业及其上下游行业仍将成为重要的解决就业的产业,因此,房地产行业中的保障房项目所获资金支持将会加强。总体上,2022年我们我国的货币政策由偏紧向适度回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