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碳交易困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对碳交易困局.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对碳交易困局,从外到内双管齐下德班会议前夕,由于2022年“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全球碳交易框架的不确定性,造成碳市场价格消失了较大一波的回落。国际买家持仓观望,发达我国的减排意愿放缓,诸多利空消息,给原来就低迷的中国CDM行业带来了阵阵“寒意”。2022年1月1口起,航空业被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EUETS),届时,中国民航业2022年将为此支付约8亿元人民币。中国航企在巨额“碳关税”面前,陷入高价向发达我国购买碳减排量的尴尬境地。相对而言,德班决议中碳交易机制的保留,中国的碳市场角色变化等乐观因素,为2022以后的中国碳交易进展趋势带来些许“春风”。各国同意担当法定减排的意愿,国际碳交易机
2、制得以连续德班会议最终达成了三项合同。第一,京都议定书其次承诺期获得通过,其次,绿色气候基金得以启动,第三,大会打算建立一个新的机制。虽然业内人士认为合同的前两项存在很多实质性漏洞,但对第三项合同的达成,普遍认为是德班会议的一项重大突破。中国碳基金(荷兰)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吴宏杰先生表示,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碳减排,己经被证明是买方和卖方“双赢”合作方式。中国是全球CDM项目最大的卖家,约占国际CDM市场一半以上,在京都议定书碳减排国际法约束下,碳交易机制的保留,一方面为减排供应了一个低成本渠道,同时为中国碳交易市场供应了连续发力的机会。众所周知,发达我国能源采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能源技术被
3、大量采纳,因此进一步减排成本高,难度较大。而进展中我国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对于全世界来说,CDM是一个发达我国实现减排承诺,发达中我国实现可持续进展,温室气体排放得到遏制的一个“三赢”选择。中国的CDM如何尽快抓住外部机遇,走出低谷,需要政府、行业、业主共同努力。中国乐观推动碳交易机制,化解国际竞争中的“碳压力”中国作为全球“卖碳”大国,由于缺乏国内碳交易市场及体系,碳交易市场始终以来都依靠于国外市场,国际买家不得不到欧洲BlueNext市场及美国证券交易所上交易,使得中国对碳交易的价格完全没有话语权。现在,中国政府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从今年开头,正在有序搭建自己的交易体系和
4、政策框架。今年11月14日,我国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了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北京、广东、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和深圳七省市被确定为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并提出2022年中国将全面启动以上区域的总量限制碳排放交易。“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确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基本管理框架、交易流程和监管方法,建立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和信息发布制度,开展自愿减排交易活动。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将会极大的增加中国碳交易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此前,由于尚未形成统一的市场交易体系,中国温室气体减排量通过国际市场交易,通常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发达我国。清能投资询问(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雯先生表示,依据欧盟规定,假如航空
5、公司所在国有自己掩盖航空业的碳市场,飞欧洲航班的碳排放额度可以在本国抵消。中国建立统一的碳市场,沟通国内碳排放权的供应与需求,则可以最大程度规避一边将排放权低价卖给国外,另一边又不得不高价从国外手中买入的尴尬局面。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讨论所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奥特马尔埃登霍费尔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方案建立碳排放交易系统将最终给二氧化碳排放定价,“我们不仅需要给二氧化碳定价,甚至将来还将逐步提价。这将使得绿色技术、低碳技术更加具有竞争力,经济上更加受益。”他说,中国建立碳排放交易系统还将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在市场低谷,越来越多的CDM项目面临挑战,中国业主需要依据国际碳市场走向,准时调整自己的进展策略,才能在节能减排大趋势下抓住历史机遇。欧盟“航空税”出台,显示一个全球性的低碳进展嬉戏已经开头,面对步步紧逼的国际“碳关税”压力,中国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加快建立碳交易试点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