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道滑脱的预防和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49810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流管道滑脱的预防和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引流管道滑脱的预防和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引流管道滑脱的预防和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引流管道滑脱的预防和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引流管道滑脱的预防和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引流管道滑脱的预防和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流管道滑脱的预防和应急预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引流管道滑脱的预防和应急预案(1)导管的理化特作为一种植入物,不同理化特性的导管材质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程度不同,包括导管的粗细、软硬度、导热性、对组织的化学刺激性等。(2)导管的置入位置有些导管置入是可以选择不同位置的,其UEX发生率也不同,相关研究显示深静脉导管股静脉置入比颈内静脉置入UEX的发生率要低,经鼻气管插管比经口气管插管UEX发生率要低,这与不同位置导管与患者机体的互相影响程度不同有关。(3)导管置入和固定方法置入手法粗暴可以造成局部的损伤从而导致患者不能耐受。固定方法上的差别可造成UEX发生率比较管牢固程度的不同,亦可造成舒适度差别。如尿管水囊的体积、气管插管气囊压力过大会加重患

2、者的不适感,并增加囊破裂的几率,压力过小则固定的可靠性差;缝合固定的缝线老化时间及自然脱落时间也是在置管时应该考虑到的,过浅缝合的缝线会过早脱落,缝线针眼处感染使皮肤破坏和修复导致缝线脱落,日常消毒时用碘酒等对缝线腐蚀性强的消毒液会加速缝线的老化;固定方法也会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活动并增加患者的不适感。亦有可能成为UEX医源性发生的潜在因素。(4)导管的标识由于导管置入时间标记和导管类别标记不明确也可导致意外拔管事件的发生。躁动、谙妄、不配合麻醉未醒、紧张害怕、舒适度差无法与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工作过程中受到干扰医疗流程不规范干扰护理工作临床提供的导管防脱知识不充分约束器具提供不足病房布局不合理镇静

3、药品备用不足镇静、约束不当管路评估能力不足护理观察不到位交接班不到位专业知识及技术缺乏医疗护理操作不当未能满足患者舒适的需要宣教沟通不到位原因:管路评估能力不足,护理观察不到位,交接班不到位措施:加强床旁交接班评估患者有无拔管倾向加强夜间巡视保证导管引流通畅原因:专业知识及技术缺乏,医疗护理操作不当措施:掌握防止管道滑脱的方法置管前掌握相关知识、技术、通过考核选择合适的导管和置入位置选择合适的置管时间宣教并取得配合导管型号,材质,胃管插入长度要合适,如过深,胃管在胃内盘绕打折,过浅则接触不到胃液,均会影响减压效果,一般成人应插入45-55cm,即胃管头端应插至胃幽门窦前区置管中避免操作手法粗暴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指导病人有效配合置管后妥善固定明确标识严格遵守护理流程指导病人在翻身及下床活动时,勿使其脱出,注意管道密封情况,仔细检查引流管及接头处有无松动漏气,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打折、扭曲、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避免阻塞,酌情给予半卧位,可维持良好引流功能,正确评估各类管道,标识醒目,字迹清晰,有效固定。原因:健康宣教不到位措施介绍环境、相关疾病的情况、各类导管的用途及其重要性、目前的治疗措施及患者需要如何配合等知识添加非语言交流方法关注和分析患者对置管的感受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记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

5、,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加强护患沟通,对于听力障碍、吐字不清的患者,护士还可使用辅助工具,如图片、画板和手势等与患者交流情感,允许对方表达内心情感和需求。1.加强导管护理,妥善固定牢固,保持引流通畅,一旦发生导管脱落,胡适应保持镇静,根据导管种类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程序。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脱出的导管切忌回纳。3 .立即报告医生或护士长到现场指导,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患者安全。4 .密切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情况,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并客观、准确、及时的记录在不良事件登记本上。5 .护士长24小时内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及时组织讨论。防止管道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如存在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护士要熟练掌握管道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路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报护理部;按规定填写患者管道滑脱登记表,2448小时内报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护士长要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