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临床用血前评估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53792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科临床用血前评估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输血科临床用血前评估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输血科临床用血前评估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输血科临床用血前评估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科临床用血前评估管理程序.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输血科临床用血前评估管理程序1 .目的为规范临床医生输血前对患者的评估,确保临床用血合理有效,避免滥用血液,依据质量手册的要求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医生在输血治疗前对患者的评估。3 .职责3.1 临床医生3.1.1 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仔细评估,决定是否输血以及输注何种血液成分。3.2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3. 2.1对临床输血进行监督检查及培训。4.管理程序评估输血的必要性需要综合分析诸多因素和临床特征。HB和HCT最客观,但不是最好的输血指标。贫血原因(急性失血、慢性贫血或溶血)、患者的心肺功能、组织供养情况、患者对贫血的耐受力等因素对判断是否输血更有价值。输血科应用病

2、历输血记录检查记录表对临床输血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每月一次。将临床输血血情况上报医务部,由医务部公示并进行整改及处罚,提高临床医师输血技术水平,执行临床输血培训管理程序。4.1 输血评估项目及内容输血评估项目输血评估内容失血外出血;内出血:创伤性和非创伤性溶血败血症、DIC等心肺情况、组织供养脉率、血压、呼吸频率等贫血的评估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患者对贫血和失血的耐受力年龄;其它疾病:肾衰、心肺疾病、急性感染等是否预期外科手术;预期需要输血出血是否继续、停止、再发生;溶血是否继续发生4.2 输血目的输血目的只有两个:1.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2.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除此以外均为不合理输血4. 3输血指征

3、4.3.1红细胞:(1)急性失血:血红蛋白100gL,不必输注;血红蛋白V70gL,考虑输注;血红蛋白在70-100gL,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2)慢性贫血:血红蛋白V60gL并有明显症状者,可考虑输注;贫血严重,虽症状不明显,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可考虑输注。4.3.2血小板:(1)内科: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血小板10-50X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V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2)外科:血小板计数100109L,一般不需输注;血小板50X109/L,应考虑输注;血小板50-100109L,根据是否

4、有自发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4. 3.3新鲜冰冻血浆:(1)内科: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H、V、VIkIX、X、XI或抗凝血酶HI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特别是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敏,一般需输入1015ml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2)外科:PT或APTT大于正常对照的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大量输入库存血引起的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4. 3.4冷沉淀:(1)内科: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ViII缺乏症患者。(2)外科:补充纤维蛋白原;与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配合应用纠正凝血功能障碍。5.相关文件5.1 依附文件质量手册5.2 支持文件临床输血培训管理程序5. 3相关表单病历输血记录检查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