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采血的护理与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53914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诊患者采血的护理与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门诊患者采血的护理与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门诊患者采血的护理与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门诊患者采血的护理与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诊患者采血的护理与健康教育.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门诊患者采血的护理与健康教育门诊静脉采血室是医院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人流量密集、流量大等特点使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大幅度增力口,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全面的采血知识,同时对护理质量也有所要求。采血护理(1)根据采血目的、量、患者年龄、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首选前臂正中静脉,对脂肪层较厚的患者扎上止血带,轻轻拍打,使血管扩张,明显度增强,以利于一针见血。(2)清洁皮肤。静脉采血皮肤是必经之路,对体力劳动者和初次接受穿刺者,油垢污染较严重的患者最好采血前用肥皂水清洁穿刺部位,减少进针时带入血管的微粒物质。(3)提高穿刺的操作技术,护理人员在采血时能否一针见血是防止瘀血、静脉炎、血栓形成、血管栓塞的重要环节

2、;避免反复穿刺或改变角度,致使穿刺后血管血液外溢,引起瘀血;一次穿刺失败后及时更换针头。(4)正确掌握进针角度、速度减少不必要的损伤。职业防护(I)注意自我防护,医护人员带口罩、帽子、手套、穿工作服。(2)洗手是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方便、经济的方法,洗手能消除或杀灭手部90.0%的细菌,也是衡量护士职业道德的标准。(3)戴手套可减少70%80%的污染。因此采血人员在采血过程中要戴手套进行操作,它可以减皮肤与血液的接触。当然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戴手套是为了避免引起感染的血液接触,既保护医护人员,也保护患者。(4)手消毒,杜绝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重在预防,因此在为每一位患者采血后均应进行手消毒,防

3、止交叉感染。(5)预防针刺伤,妥善处理医疗垃圾,采血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避免发生医疗锐器伤。采血前健康教育首先护士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项目,至少同时使用2种身份识别方法,确认患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到一人一针一垫一带一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护士要面带微笑,热情周到,嘱患者采血时心情要放松,不用紧张,对于害怕疼痛晕血患者做好安抚工作,克服心理障碍,采血时可闭目或头偏向一侧,转移方向,选择血管粗、直抽血,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无痛注射。采血时发生晕针的患者,大多是青少年,由于患者对采血操作认识不足,持续过度紧张、恐惧,或者穿刺疼痛刺激,以及空腹采血机体处于应激状

4、态,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对于发生晕针的患者,护士要给予安慰,嘱患者闭目,深呼吸,给予平卧位,温开水口服,休息片刻即可恢复。采血后健康教育采血结束后,指导患者使用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采血部位3min5min,切勿揉搓穿刺部位,避免损伤血管;同时我们在每个采血窗口贴上“抽血后请按压3min5min,勿揉和按压针眼”的提示,对于一些凝血差的患者应按压部位时间延长到10min,以免针眼再次出血,引起皮肤瘀青和疼痛。同时指导患者按压后的棉签应投入科室医疗垃圾内,以防交叉感染。根据检验项目,详细告知取报告的时间、地点,凭就诊卡到检验科自动报告机上打印报告。小结随着优质护理的全面开展,门诊采血的护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也在不断的完善。通过在采血过程中对不同人群实施健康教育,不仅缩短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减少护患纠纷,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而且使患者对医院满意度提高,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