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54747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级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目标1:学习本课程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素养。目标2: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通过数学分析和图形描述,更深入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为高级微观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目标3: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关注经济热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厘清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提高观察经济现象、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中级微观经济学主要由消费者均衡论、生产者均衡论、成本论、市场结构论、要素市场论、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和市场失灵论组成。对于微观经济学

2、中没有涉及的经济学理论,应运用图形、案例和数学方法加以分析,这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应细讲、精讲;对于与微观经济学相重复的内容,应粗讲或选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重点和难点内容来设置问题,启发式讲解,化整为零,将重点和难点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点,各个击破,并进行归纳总结。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应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采取学生自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自学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在课堂或课后进行讨论。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应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工具来分析本专业相关领域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与国内外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专业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

3、能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基本理论讲授与最新发展介绍的结合。微观经济学的发展非常迅速,新的理论与方法层出不穷,教学过程中要在讲授经典理论的同时介绍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序号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其他合计1绪论、供求的基本原理3课时2消费者行为3课时3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3课时4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3课时5生产论3课时6成本论3课时7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3课时8竞争性市场分析3课时9垄断和买方垄断3课时10有市场势力的定价3课时11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3课时12博弈论和竞争策略3课时13要素投入品市场3课时

4、14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3课时15信息不对称3课时16外部性与公共物品3课时合计48课时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经济模型第二节微观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第三节什么是市场第四节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教学重点、难点: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的概念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经济模型;理解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复习思考题: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什么是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3、什么是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第二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市场机制第二节供给和需求的变动第三节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第四节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第五节政府干预的结果一一价格控

5、制教学重点、难点:供给和需求的弹性、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供给和需求的变动,理解短期弹性、长期弹性和价格控制,掌握供给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复习思考题:1、需求的价格弹性有哪些类型?它们是怎样划分的?2、什么是价格控制?政府干预市场价格的后果是什么?3、短期弹性与长期弹性的区别?第三章消费者需求第一节消费者偏好第二节预算约束第三节消费者选择第四节显示性偏好第五节效用的概念教学重点、难点:拐角解、显示性偏好和等边际法则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消费者偏好和预算约束,理解显示性偏好、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和等边际法则,掌握拐角解的概念。复习思考题:1、拐角解及实现条件是

6、什么?2、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3、什么是等边际法则?4、试述显示性偏好理论。第四章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第一节个别需求第二节收入和替代效应第三节市场需求第四节消费者剩余第五节连带外部效应5. 1攀比效应6. 2虚荣效应教学重点、难点:攀比效应和替代效应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消费者剩余的概念、需求的点弹性和弧弹性,理解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2、简述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第五章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第一节风险描述第二节风险的偏好2.1不同的风险偏好第三节降低风险教学重点、难点:风险爱好、风险规避和风险中性三种不同的类型课程的考核要求

7、:理解风险爱好、风险规避和风险中性三种不同的类型复习思考题:画图说明三种不同的风险偏好类型。第六章生产第一节生产的技术第二节等产量线第三节一种投入(劳动)的生产第四节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第五节规模报酬教学重点、难点: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规模报酬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的三种类型复习思考题:1、简述规模报酬的三种类型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规模报酬不变是否矛盾,为什么?第七章生产成本第一节短期成本第二节长期成本第三节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曲线第四节两种产品的生产一一范围经济教学重点、难点: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范围经济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范围经济的概念,掌握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及计

8、量标准复习思考题: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规模报酬不变是否矛盾?为什么?2、试述范围经济的概念?3、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及计量标准是什么?第八章利润的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第一节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利润最大化第二节选择短期产量第三节竞争性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第四节短期市场供给曲线第五节长期的产量选择第六节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教学重点、难点:经济租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经济租的概念,掌握成本递增、成本递减和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复习思考题:1、简述经济租的含义2、画图说明成本递增、成本递减和成本不变行业三种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九章竞争性市场分析第一节政府政策的损益评价一一消费者

9、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第二节竞争性市场的效率第三节最低价格第四节价格支持和生产配额第五节进口配额与关税教学重点、难点:政府政策的损益评价方法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政府政策的损益评价方法复习思考题:1、画图说明价格控制带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2、试分析生产配额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第十章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第一节垄断第二节垄断势力第三节垄断势力的来源第四节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第五节买方垄断第六节买方垄断势力第七节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教学重点、难点:垄断势力的定义、垄断势力的来源和社会成本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的比较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垄断势力的定义、垄断势力的来源和社会成本;掌握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

10、的比较复习思考题:1、试述垄断势力的定义、垄断势力的来源和社会成本。2、试比较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的区别。第十一章有市场势力的定价第一节侵占消费者剩余第二节价格歧视第三节时间期价格歧视和高峰定价第四节两部收费制教学重点、难点: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的含义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的含义复习思考题:1、画图说明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的含义2、什么是时期间价格歧视、高峰价格和两步收费制。第十二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第一节垄断竞争第二节寡头垄断第三节先行者利益一一斯塔克博格模型第四节价格竞争第五节竞争和串通:囚徒的困境第六节囚徒的困境

11、对寡头定价的意义第七节卡特尔教学重点、难点: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古诺模型斯塔克博格模型主导厂商模型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掌握古诺模型、斯塔克博格模型、主导厂商模型以及囚徒困境对寡头定价的意义复习思考题:1、简述斯塔克博格模型和古诺模型的基本内容和区别。2、画图说明主导厂商模型。3、简述寡头市场的均衡特点。第十三章博弈论和竞争策略第一节博弈和决策第二节上策第三节纳什均衡回顾第四节重复博弈第五节序列博弈第六节威胁、承诺和可信性第七节对进入的威慑教学重点、难点:上策纳什均衡重复博弈序列博弈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掌握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上策?为什么

12、一个上策的均衡是稳定的?2、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区别和联系。3、什么是“以牙还牙”策略?为什么它是无限重复囚徒困境的理性策略?第十四章要素投入品市场第一节竞争性要素市场第二节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第三节买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第四节卖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教学重点、难点: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条件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买方垄断的要素市场卖方垄断的要素市场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竞争性要素市场、买方垄断的要素市场和卖方垄断的要素市场的均衡。1、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条件是什么?2、画图说明买方垄断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3、画图说明卖方垄断要素市场中工会的目标选择。第十五章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第一节

13、一般均衡第二节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标准第三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五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六节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七节社会福利理论7. 1效用可能性边界8. 2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9. 3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第八节公平和效率第八节市场为什么会失灵教学重点、难点: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市场失灵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效用可能性边界,理解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掌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市场失灵复习思考题:1、简述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2、试述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3、

14、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和效用可能性边界?4、试述市场失灵的定义及四个主要来源。5、什么是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第十六章信息不对称第一节质量不确定和“柠檬”市场第二节市场信号传递第三节道德风险第四节委托一代理问题第五节劳动市场的不对称信息:效率工资理论教学重点、难点: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代理问题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掌握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复习思考题:1、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2、画图说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二手车市场出现的逆向选择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3、试述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效率工资理论。第十七章外部性与公共

15、物品第一节外部性1.1负外部性和无效率1.2正外部性和无效率第二节纠正市场失灵的办法第三节外部性和产权第四节共有资源第五节公共物品教学重点、难点:外部性共有资源公共物品课程的考核要求:掌握外部性带来的市场无效率以及解决外部性的措施,理解公共物品的特性和有效供给,了解共有资源的概念复习思考题:1、公共物品的特征及有效供给量决定。2、试述外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消除外部性的对策3、什么是科斯定理,通过明晰产权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吗?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本课程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形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考试采取写论文或随堂考试的方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机六、主要参考书及其他内容1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2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3沃尔特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4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5托马斯内契巴中级微观经济学:直觉思维与数理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