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幼儿园食堂十项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57123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幼儿园食堂十项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幼儿园食堂十项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幼儿园食堂十项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幼儿园食堂十项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幼儿园食堂十项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幼儿园食堂十项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幼儿园食堂十项管理制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口幼儿园食堂十项管理制度一、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和食品卫生法,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切实抓好我园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消除隐患,保护师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青年少健康成长,认真做好幼儿园食品、饮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特拟定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如下:1.食堂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如: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必须调离食堂。2 .食堂工作人员必须保证食堂的卫生,灶台、操作台等不得有积尘,地面及下水道必须保持干净清洁。3 .食堂的炊具用完后必须当日清洗干净并消毒,并做到放物有序。4 .食堂的餐具用过一次后,必须用洗洁精洗干净并消毒后才能重复使用。5 .食堂工作人员

2、,不得让其他教师及外来人员进入食堂工作间。6 .值周教师工作要认真,不能疏忽大意,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二、食堂食品原料进货验收、保管、领用制度。1 .食堂食品原料进货验收(1)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本经营单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销售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2)凡进入本经营单位的食品都应当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审验供货方的经营资格(包括:食品流通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索取相关票证。应当检验检疫的,还应当向供货方按照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者由供货方签字或者盖章的检

3、验报告复印件。(3)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检验核对,内容包括: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认证认可标志;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4)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损坏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应贴上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语。(5)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农产品及其他食品,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进货。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市场设立的检测点检测合格才能购买。(6)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

4、并进行无害化处理。(7)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格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发现有假冒伪劣产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2 .食堂食品原料保管。(1)对库存各种物品,食用品的规格、性能、保管注意事项,保质保鲜期。(2)账物相符,即要求库存商品账,入库、出库记录同实物相符。(3)库内各种物品的保管符合要求。生熟分离,种类分离,各种物品的存放,离地离墙。(4)有质量问题的物品,食用品不入库。(5)物品的出库坚持先入先出的原则。3 .食堂食品原料领用制度。(1)对工作人员(取货员)所取出食品要进行检验,核对数量,杜绝质次、变质,过期食品的出库与食用。(2)保管员(验收员)与采购人员(取货

5、人员)均需在入库单,(出库单)上签字。三、食堂卫生管理制度1 .环境卫生(1)就餐班级整洁明亮,餐桌上无灰尘,地板无垃圾,凳子无脏水、灰尘等。地板要求明亮干净。清洁工对班级的地板每天至少要清扫、拖洗3次,对餐桌要随时清理,保证就餐班级整洁卫生。(2)食堂周边无杂物、垃圾、食堂外围排水沟无污物、垃圾,每天最少清扫1-2次,保证室外整洁、干净。(3)班级窗户要求每周至少擦拭一次,玻璃上无灰尘、无痕迹,保证清洁明亮。(4)就餐班级四周墙壁、天花板无蛛网,每周至少打扫一次。墙豉至少每月擦洗2-3次。(5)食堂内外栏杆干净,无灰尘,坚持每天擦拭。2 .食堂厨房、操作间、更衣室、炊具厨具卫生(1)食堂厨房

6、每天必须保持整洁,地面保持干燥、无垃圾杂物;炊具、厨具每天使用后清洗干净,然后消毒,整齐有序的摆放;菜墩、菜刀使用后清洗干净摆放整齐;新鲜蔬菜,干货等食品上架,酱油、醋等入池入桶(罐),不准随地摆放。操作间地面无垃圾、要物,保持干燥整洁,更衣室物品陈列有序,不乱摆放。(2)食堂厨房、操作间坚持每天一小扫,做到四壁无灰,无蜘蛛网;每周一大扫,彻底整理墙面、地面、厨具、案板等厨房设施。(3)食品生熟要分开,保证生熟食品不交叉污染或串味。(4)干货制品蒸发及清洁卫生,要多清洗、漂洗,保证无沙粒、杂物,不准加工出售腐烂变质的食品。3 .蔬菜、肉类卫生(1)蔬菜类必须先剔除腐烂、变质或杂草部分,然后清洗

7、加工,加工完毕后需再清洗干净方可进入蒸、炒、煮等环节烹饪程序。(2)肉类必须先漂洗,带皮肉还要先烙皮(烙至金黄色),洗干净后方可加工,切好后,该漂洗的先漂洗,该出水的先出水,然后再进行蒸、炒、煮、爆等。(3)严格执行食品卫生“五四制”,对腐败变质、生虫、生霉物质坚决做到“采购不买;物质验收员、保管员不收;食品加工人员(厨师)不加工;服务员(营业员)不出售二4 .个人卫生(1)工作时穿工作服,戴工作帽,着装整齐、干净,仪容端正。(2)操作人员不得留长发、长指甲,不允许戴戒指、手链等饰品,操作前先洗手,保证食品清洁卫生。(3)勤换衣服,勤洗澡,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5.库房卫生(1)库房整洁、明亮,

8、物资堆放有序。米面干杂品不得摆放在地上。(2)四壁无蜘蛛网。加强防潮、防鼠,定期检查,以防物资腐烂变质。四、餐具、炊具清洗及消毒制度。加强幼儿园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消毒作如下规定:1.食堂对炊具(小勺),坚持每次用餐后,用开水煮10分钟洗净,再放入消毒柜儿消毒15分钟后方可使用。保洁措施一定要完备。2 .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漂白粉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搜水桶应保持清洁。3 .每餐前食堂工人用消毒水洗手,再上岗。4 .幼儿每次打饭前在厨房外用消毒水洗手、洗碗,再打饭。5 .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场所。6 .炊事员的鞋袜衣帽常用消毒水清

9、洗。7 .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置使用,保证消毒有效。五、食堂食品48小时留样制度1.食堂提供的每样食品,由食堂分餐人员专人负责留样。8 .每餐留样的食品,按规定留足100克,分别盛放在已消毒的餐柜中。9 .留样食品取样后,立即存放在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10 留样食品冷却后,用保鲜膜密封好,并在其外部贴上标签,标明留样日期、时间、品名、餐次、留样人。11 将贴好标签的留样食品按秩序存放在恒温冰箱内保存。冰箱温度设定为Oe-4。12 做好每餐每样留样食品的记录,包括食品样源、食品名称,留样时间、目测样状等,以备检查。13 留样食品一般保存48小时,进餐者如

10、无异常,即可处理留样的食品;如有异常,立即封存,送食品卫生安全部门查验。14 食品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物品。15 卫生监督小组及监督管理员不定期检查留样工作。六、食堂从业人员定期健康体检和培训制度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直接影响全体师生的健康。为此,特制定我园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培训制度。1.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政治思想好,心理素质好,有健康的身体,责任心强。16 食堂从业人员由学校一月一聘,学校与从业人员签订聘任合同。17 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上岗,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到法定机构体检一次,体检符合要求,由疾控中心发给健康证,方可从事食堂工作。18 食堂从业人员一

11、旦患上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成渗性皮肤病等)不得从事食堂食品加工工作。19 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应做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20 从业人员不能穿拖鞋上岗,不能戴首饰上岗。21 每天早上上岗前由学校行政领导或食堂负责同志对从业人员进行认真检查,凡是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上岗,并做好晨检记录。22 食堂从业人员必须了解食品卫生知识,幼儿园必须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确保幼儿园食堂的食品卫生。七、幼儿园食堂幼儿食物中毒报告制度1 .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当及时向主管领导和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2、发生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2 .细心观察幼儿身体状况,特别是对在园就餐的个别幼儿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要给予关心,及时到医疗部门进行检查,做好记录。3 .发现幼儿在园就餐后有三人以上有腹痛、腹泻、头晕、恶心、呕吐且症状相同等,及时送就近医院检查治疗并做好记录,同时向幼儿园分管领导报告。4 .通过医生检查确认是食物中毒后,马上向校领导汇报,启动应急预案,并向乡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打电话通报情况,然后写出书面报告。5 .幼儿园食堂立即对实物样品封存,积极协助、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调查,查明事故原因。6 .成立事故处理领导班子,统计中毒人数和中毒情况,建立中毒

13、幼儿医疗记录档案。7 .跟踪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的进展和中毒人员的康复、救护情况。8 .事故报告电话。学校:旗医院:八、食堂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制度(一)成立处置食物中毒或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二)应急处理程序:1 .在食品供应过程中或幼儿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第一时间内通知所有幼儿停止用餐。2 .在全园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时时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班主任发现本班幼儿就餐后有类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及时报告向幼儿园分管领导报告,有医院初步检查确定,做出以下措施:(1)观察病情,对症处理。(2)如确定食物中

14、毒,做好以下工作:初步诊断、治疗、护理患病的师生一立即报告幼儿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园进行紧急排除,通知有疑似中毒现象的幼儿紧急集中医院是进行临时处理,如果中毒幼儿较多,情况紧急,可打120送进医院急救,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一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一收集相关病情信息,协助卫生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处理。3 .学校主管领导立即指挥抢救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抢救。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以下工作:(1)责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2)学校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报告时间间距离发病时间必须在最短时间内。(3)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

15、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4)班主任负责协助领导小组照顾患病幼儿,对确定重病师生负责转送医院治疗。(5)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幼儿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向新闻部门解释工作;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善后工作。(6)幼儿园深入各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7)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乡卫生院抢救中心必须品的供应。(8)学校要协助卫生部门做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九、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事关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加强食堂食品卫生

16、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特拟定本制度。(一)明确分工,强化责任。(1)学校法人(校长)是食品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贯彻落实执行上级食堂卫生安全会议精神,负责食品卫生安全工作。(2)分管安全工作的园长室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分管领导,负责制度的制定和考核工作,负责对幼儿园食品卫生工作的检查、指导。(3)食堂管理员是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直接管理者,负责幼儿园食品卫生工作的具体管理、检查、指导和监督;负责食堂食品卫生的具体管理,负责从业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人人把关,人人负责,真正做到食品卫生安全第(二)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工作。食堂重地严谨闲杂人员入内,任何时候,食堂各个大小门都

17、必须关好,未经管理员和工作员同意严谨任何人进入。如有送食堂所需物品儿进食堂的,管理员必须严密注视,直至其人离开食堂。食堂工作人员有事有病需请假的,无故没上班,食堂管理员不得私自安排他人代班,必须报请幼儿园有关领导批准后,才能准允他人代班,确保食堂卫生安全。(三)加强组织纪律,严格卫生标准。食堂工作人员一定要遵守工作纪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上班时一定要讲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不准用手直接接触学生食物。(四)做好其他安全工作。食堂必须做好防火、防盗、防毒、防电、防爆、防烫等安全工作,做到责任到人,各负其责。(五)责任追究1.食堂食品各操作过程出现安全事故的,追究各操作环节直接责任人的责任2 .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不明,各种制度落实不力,幼儿园领导发现食堂存在食品卫生不安全因素,追究食堂管理员责任。3 .食堂若出现食品卫生安全事故,食堂管理员必须马上报告学校分管领导和校长,同时采取措施,全力处理事故。学校根据事故大小,情节轻重对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若发生事故瞒报,缓报的,将对直接责任人从重处理。十、食堂从业人员(2人)分工制度1 .主食间1人负责主食制作、分餐及工作间的卫生。2 .副食间1人负责蔬菜粗加工、分餐及工作间的卫生。3 .洗碗间2人负责餐具的清洗、消毒及工作间的卫生。4 .厨师1人负责做菜,确保师生满意用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