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57760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明确提出,以校为本、以生为本是新形势下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即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制定本管理制度。一、原则和依据1、发展性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提升学校

2、整体和个人的竞争潜力。各项制度的制定围绕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并针对阶段工作重点,体现动态化的目标管理思想。2、实证性原则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研究内容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主。鼓励教师通过有效的调查、分析、研究、探索与实践。3、效率性原则校内各级单位树立服务意识,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克服形式主义,以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4、学科性原则以“课改精神”为指导,“课程标准”为依据,加强对教师研究过程的专业性指导,强化研究的学科性意识。二、组织和管理学校实行“校长室一教务处、教研室一学科教研组一教师个人”四级教研组织网络

3、。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教学主管副校长担任;成员由教研室和教务处主任担任。三、教研活动的要求1、校级管理层面(1)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提供开展教研活动的经费、时间、场所、硬件支持。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机会,帮助教师获得专业性指导。确保积极参与研究的教师有优先外出学习的机会。在各项教师评价标准中,要增加教学研究成果考评的权益。(2)学校教研室研究本校的教学现状,向校长,分管业务的副校长提供教学导向性意见,总结,推广好的教法与经验,制定学校教研制度,主要包括学习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教科研奖励制度等,并逐步落实。(3)教研室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

4、学研究的指导与管理,组织各教研组教研成果的汇总、统计工作,检查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交流情况。2、教研组层面(1)学期初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明确本学期课程的目标、任务、教学内容、重难点及相关策略;讨论并确定各年级教学要求,组织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和任教班级情况,制定个人学期教学计划。(2)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实际确定教研组和个人每学期的教研任务,做好组内职责分工、任务布置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3)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研究、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反思、交流、推广教学经验,加强与校外教学教研的沟通和交流。(4)教研活动每周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教研组活动每两周一次)。做到有

5、依据、有主题、有记录、有措施、有成果。(5)提升全组教师的理论水平。鼓励并组织本学科组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改,确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6)研究中高考考试大纲与大纲说明,深入研究学科本质与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中高考命题规律,做好本组考试命题小组的命题工作。每次教学检测后,及时召开各年级组的质量分析会,并针对薄弱教师,或薄弱学科,或薄弱班级进行跟踪听课,进行专题分析。(7)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建立本学科的课程资源库。每学期要向学校提交一定数量的教研成果。(8)依托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本学科教学实际积极做好各级教科研课题申

6、报与研究工作,争取做到每个学科教研组均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或研究项目。(9)注重教研组内校本教研培训,以老带新做好“师徒结对”工作,促进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协作成长。有计划地培训、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业务技能,组织年轻教师积极参加青年教师业务技能竞赛,助推其快速成长。3、教师个人层面(1)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2)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个性化)及个人本学期所重点关注的教学问题、研究任务。认真完成教研组布置的各项教研任务。(3)学期初,教师自我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研部门的协助下根据教学问题拟定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每位教师在整体把握、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制订问题研究明细表,确保问题

7、研究在教学行动中实现。(4)认真参加校内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者,按旷课一节处理。各科室人员及实验员要参加相应学科的教研活动。(5)认真参与课堂观察。教师校内听课、评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学校建立课堂跟踪制度。(6)教师每学年至少完成以下成果中的两项:一篇公开发表的教研论文或案例。一堂校级或校级以上公开教学(讲座)。一次教研组研讨活动或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中心发言。负责或参与一个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四、校本教研的促进措施1、校本教研活动作为年终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2、对优秀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校外各级专业培训。3、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扬,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出校级“教学新秀”、“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