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财政资源配置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58695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优财政资源配置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优财政资源配置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优财政资源配置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优财政资源配置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优财政资源配置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优财政资源配置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已由原来的“理念普及”改革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拓围”“提质提量”阶段,但从当前实践来看,绩效评价管理仍然存在着事前监管不足、重点评价范围单一、结果运用不实三个主要问题,这是制约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三大短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事前绩效评价缺乏。现阶段来看,财政支出项目只注重事后绩效评价,事前评价的相对缺乏不能及时分析资金的使用去向是否正确,特别是年中追加预算缺乏相应的绩效目标编制,政府采购、资产配置、项目投资的闭环管理缺乏,导致“钱该不该花”的环节缺失,财政资源的浪费和专项资金杂乱的现象频繁出现。为

2、提高项目支出的科学性、准确性,事前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必不可少。事前评价有利于弥补事后评价的滞后性,通过评价确定被评估项目是否给予财政资金支持,明确支持资金额度的重要依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避免财政资金的浪费,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有利于合理统筹和整合预算单位和财政资源,从源头上解决“盲目要钱,随意花钱”。(2)重点评价范围较窄。随着绩效评价的试点扩面,大部分地区财政在自评和重点评价环节仅限于项目支出和整体支出已全面铺开,除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外,“四本预算”仍没有全覆盖,少数地区开展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但政府性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仍未涉及。全国范围来看,除了部分一线

3、城市试点开展了政府债务、政府投融资活动、政府采购、政策评价等工作外,大多数地方政府还没有建立起多层次的绩效评价机制。(3)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单一。目前,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的虽然运用到向政府和人大报告,范围已经有所扩大,但是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层次不高,多数地方政府只涉及评价项目本身资金的调减与撤销,未涉及政策的调整、其他项目的融合、其他资产的盘活等方面,难以达到结构优化的效果。对于整体评价结果,部门内不同项目间进行调整,在总体上来看,部门预算资金的总额不变,部门内部的财政资金支出的配置状况和财政支出整体结构不受影响,但依据评价结果在部门间进行预算的调减调增阻力很大。另外,对市区县一级财政对评价结果为中

4、或差的项目,无权利对政策性的配套资金调减与核销,只能按照上级财政和部门要求在下一年预算足额安排。基于财政资源配置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进思路(1)强化预算收支管控。受2020年疫情减收和减税降费等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降幅明显,支出压力较大,各地财政部门应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加强重点税源跟进,科学分析财源建设情况,加大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力度,全力做好财政增收工作。在资金使用上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注重资金使用绩效,集中财力保重点项目,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2)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加强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科学合理编制年度预算,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使用各类资金,并严格抓好预

5、算执行。从严从紧安排一般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压减部门预算5%-10%,严控“三公”经费,大力压缩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年初预算按计划和定额标准编制,年中一般不新增安排,也不得随意调整。(3)加大“三资”盘活力度。加强三资即资产、资源、资金的盘活力度,精细精准做好收入征管工作,盘清盘活资产底数,依法依规处置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闲置地块建设,激活内生动力。盘活存量资金,强化资金统筹管理,加大收回结转结余资金力度,统筹用于保障重点支出。支持国有资产市场化运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统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等财政资金。做好财政支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评价,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债务风险,落实落细化债目标,牢牢守住债务风险底线。完善财政制度,细化办事流程,落实问责追究机制。同时,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及稳岗稳企一系列政策,让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效益,全力抢占发展先机和制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