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59738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安全知识培训资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限空间安全培训资料有限空间安全知识(一)安全教育常识一、有限空间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一)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二)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三)有限空间分为三类:1.一是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2 .二是地下有限空

2、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3 .三是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二、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一)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比较常见的有:1 .硫化氢。如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2 .一氧化碳。如在市政建设、道路施工时,损坏煤气管道,煤气渗透到有限空间内或附近民居内,造成一氧化碳积聚,以及在设备检修时,设备内残留的一

3、氧化碳泄漏等。3 .苯、甲苯、二甲苯。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由于涂料中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挥发,造成有毒物质的浓度逐步增高等。(二)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1 .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期通风不良的各种矿井、地窖、船舱、冷库等场所内部,二氧化碳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引发缺氧。2 .惰性气体。工业上常用惰性气体对反应釜、贮罐、钢瓶等容器进行冲洗,容器内残留的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容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氮气、甲烷、丙烷也可导致缺氧或窒息。3 .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4 .其他危害:其他任

4、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点击等。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一)检测1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再通风、后作业”的原则;2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0mgm3);3 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4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5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

5、检测浓度等。(二)危害评估1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2 .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3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三)通风a)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b)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四)防护设备1 .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2 .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

6、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3 .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五)呼吸防护用品1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2 .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六)配备应急救援装备1 .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2 .应急通讯报警器材;3 .现场快速检测设备;4 .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5 .应急照明设备;6 .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有限空间安全知识(二

7、)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2 .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3 .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4 .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

8、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5 .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6 .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7 .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8 .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9 .作业人员进入有限

9、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10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12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13 .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14 .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氮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15 .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

10、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16 .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17 .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有限空间安全知识(三)人员防护及应急救援1、有限空间含有易被眼睛或皮肤吸收,或可吸入肺部等的危险物质时,进入有限空间必须穿戴封闭式防护服。2、在对有限空间进行初次气体检测或不确定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时,进入者必须穿戴正压呼吸器或长管式呼吸器。3、有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不能达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可作业(如配置应急氧气袋(2-31.)2个,一旦人员出现窒息、中毒现象,可以及时输氧争取最佳抢救时间)。4、当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不得强行作业。5、发生事故应查明原因,立即采取有效、正确的措施进行急救。6、应急救援器材应放置在作业现场,保障应急救援要求。7、急救药品应完好、有效,应急箱应指定专人管理和操作。紧急情况下,按以下的优先顺序采取救援:1、进入者采取自救。2、救援者应在空间外部对进入者进行施救。3、救援者进入有限空间对进入者进行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