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常见“风险点”.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59918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常见“风险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常见“风险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常见“风险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常见“风险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常见“风险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常见“风险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常见“风险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常见“风险点”(一)预算业务1.预算编制环节:预算编制程序不够规范,预算编制依据不够充分,预算编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本支出预算计算不够准确,内容不够完整。项目支出预算不够详细,费用选取标准和经费测算总额偏高。预算项目界定模糊,明细项目不够细化,立项程序不够规范。绩效目标设定不够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可衡量性、可实现性较差,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不高。2 .预算批复环节:预算分配方案不够合理,或未经过恰当审批,可能导致降低资金使用效率。3 .预算执行环节:预算执行申请未经过恰当审批,导致预算执行不恰当。事项执行前未经预算审核,可能导致无预算或超预算执行。未按要求进行审核,可能

2、导致资金支付不真实、不准确、不合法、不合规。预算执行与工作安排、工作时间不够同步,可能导致预算执行先松后紧或资金出现结余。4 .预算调整环节:预算调整事项未经恰当审批,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预算调整。5 .决算编审环节:决算报表编制不及时、不准确,可能出现合规性风险。6 .财务信息公开环节:信息未经过审核审批,数据不够准确,可能引起误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二)收支业务1 .支出结构环节:缺少清晰、合理的经费支出结构,不能准确、客观反映对单位各项经济行为的管控,可能导致单位经费支出混乱,资源浪费或无效配置。2 .支出范围和标准环节:主要经费支出内容及其用途缺乏规范,可能导致经济活动的混乱。经费支出金

3、额缺少明确的标准,可能导致经费支出失控。3 .归口管理环节:经费支出缺乏归口管理部门,不能明确各项经费支出的管理责任,可能导致经费支出缺乏有效管控。4 .资金支付环节:资金支付单据不明确,使用票据错误,混淆经费性质,加大了资金风险。没有设置经费支出审批权限,或者权限设置不合理,可能导致管理职责不明确。经费支出事项的事前审批程序缺失,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或无效。资金支付事项不真实、不准确,可能导致资金浪费或不恰当的支出。资金支付事项不真实、不准确,可能导致资金浪费或不恰当的支出。资金支付不恰当,可能导致资金支付错误造成损失。5 .招待费、出国经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管理环节:未按规定的内容和用

4、途进行支出,可能导致支出事项混淆,造成不必要的支出,影响报表的准确性。未明确支出标准,可能导致费用增加,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费用报销未经过适当审批,可能导致不合理的支出。6 .课题费管理环节:未明确支出标准,可能导致费用增加,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课题费未经过结题便支付尾款,可能导致课题不能及时有效完成。课题研究过程中,聘用劳务人员或对外委托单位选择不当,可能导致课题研究质量下降和资金使用效能降低。7 .会计档案管理环节:会计档案未得到妥善保管,未经批准被随意借阅、抄录、拍照、公布、复制、翻印,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内容泄漏。(三)采购业务1 .公开招标:(1)立项审批环节:采购项目未经适当审批,可能导致

5、采购程序不合规或采用了不合适的采购方式。(2)招标文件制作环节:招标文件未经适当审核,可能出现法律上的瑕疵或者不能准确体现采购需求。(3)开标与评标环节:开标与评标未能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可能导致程序不合法、结果不公正或出现腐败问题。(4)招标失败环节:招标失败后,未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能导致采购工作延误或者采购程序违规,影响工作正常开展和预算进度执行。(5)中标结果确认环节:中标结果未经过适当确认程序或者未按规定公布,可能导致采购程序出现法律瑕疵。2 .邀请招标:采用了不合适的邀请程序或方法,可能导致邀请了不合适的投标人或出现舞弊腐败现象。3 .竞争性谈判:采用了不合适的谈判程序或方法,可能

6、导致谈判结果不公正或出现舞弊腐败现象。4 .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采购项目未经过适当审批,可能导致采购程序不合规或采用了不合规的采购方式。5 .协议采购、定点服务采购和零星采购:询价程序不合理,可能导致未能选择最优供应商或出现舞弊腐败现象。(四)实物资产业务1 固定资产配置环节:固定资产的配置程序不够合理,或未经适当审批,可能导致资产超标配置或者其他不合理配置。2 固定资产采购环节:固定资产采购需求不够合理,或未经过适当审批,可能导致资产超标准、超数量采购或者其他不合理采购。3 固定资产验收入库环节:固定资产验收入库程序不够规范,可能导致资产质量不符要求或者资产记录不及时、不准确。4 固定资

7、产出库环节:固定资产出库履行手续不全或记录不及时,可能导致账实不符。5 固定资产回收环节:固定资产闲置时未能主动交回资产,导致资产丢失或使用效率降低。6 固定资产盘点环节:固定资产长期不盘点,出现丢失、毁损,造成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严重。7 固定资产处置环节:固定资产处置未经适当审批,处置不当或者违规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处置收益减少、资产使用效率下降或出现腐败现象。(五)合同业务1.合同文本拟定环节:合同文本表述不当,内容要素不完整,权力义务不明确,不能真实准确反映业务需求或者未能合理明确权利义务,从而导致不当执行或出现合同纠纷。2 .合同审查环节:合同文本未经适当审查,可能出现重大错误或疏

8、漏。3 .合同审批与签订环节:合同签订未经适当审批,可能导致未按审查后的合同文本签订合同。4 .合同履行情况统计环节:未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和变更等情况进行统计和监督,可能导致相关业务未完全按照合同履行,容易给单位带来损失。5 .合同变更或解除环节:变更或解除合同未经适当审查,可能出现重大错误或疏漏。变更或解除合同签订未经适当审批,可能导致未按审查后的文本签订合同。(六)建设项目业务1 .项目建议书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内容不够完整,理由不够充分,项目投资概算和进度安排不够协调,可能导致资金浪费、工期延长。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环节:缺乏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流于形式或可行性研究的深度达不到

9、质量标准的实际要求,可能导致无法为项目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决策不当将使得预期效益难以实现,甚至项目失败。3 .招标文件设计环节:招标文件未经适当审核,可能出现法律上的瑕疵或者不能准确体现项目建设需求。4 .开标与评标环节:开标与评标未能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可能出现暗箱操作,导致程序不合法、结果不公正或者出现腐败现象。5 .初步设计概算环节: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深度不足等问题,可能导致建设项目质量存在缺陷、投资规模失控以及投入使用后运行成本过高。施工图纸设计工程信息造价不对称,概预算脱离实际,技术方案未能有效落实、设计标准引用不当、设计错误或存在缺陷、设计变更频繁等问题,可能增加建设项目管理的质

10、量风险和投资风险。6建设过程环节:施工现场管控不当,施工方案不科学,施工组织不合理,项目变更审核不严格、工程变更频繁导致的工程质量出现缺陷、预算超支、工期延误等风险。工程物资采购、收发、保管、记录不完整,材料质次价高引起的成本风险。7 .竣工验收与决算评审环节:竣工验收不规范,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隐患,虚报项目投资完成额、虚列建设成本或者隐匿结余资金,未经独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可能导致竣工决算失真。8 .资产移交环节:项目完工未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可能导致国有资产受损的风险。9 .项目资金结算环节:建设项目价款结算管理不严格,价款结算不及时,项目资金不落实、使用管理混乱可能导

11、致工程质量低劣、进度滞后或中断的风险。工程款未按工程进度比例支付或未足额扣留工程质量保证金,可能失去对施工单位的牵制。(七)内控监督风险评估业务1 内部监督机构环节:未设置独立的内部监督机构或者岗位,可能导致经济活动不能得到及时纠正。2 监督内容检查环节:内部监督内容不明确,监督人员业务生疏,可导致监督工作空泛而流于形式。3 监督检查重点环节:监督重点不明确,可能导致更多资源用在了不重要的事项,从而影响监督的效果和效率。4 监督结果分析应用环节:未利用监督检查结果,可能造成相关问题没有得到整改,监督检查工作无效。5 风险评价工作组织环节:未明确内控自我评价机构,可导致相关业务没有具体执行部门或者执行人无法开展。6 风险评价方法环节:未使用恰当的评估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可能导致风险评估结果不准确。7 风险评价内容环节:自我评价内容不明确,评价人员业务不熟练、工作责任心不强,可能导致评价工作空泛而走过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