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施工监测与检测建构筑物的保护.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60098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施工监测与检测建构筑物的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十章施工监测与检测建构筑物的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十章施工监测与检测建构筑物的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十章施工监测与检测建构筑物的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施工监测与检测建构筑物的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施工监测与检测建构筑物的保护.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施工监测与检测建构筑物的保护第十章施工监测与检测建构筑物的保护1测量方案1.1.1管线处理、过程施工施工及竣工测量1.1.2定位测量1.1.3土方开挖及结构施工中测量1.1.4出入口通道的施工测量1.1.5工程竣工测量主要进行车站主体及附属结构和区间隧道结构净空测量,主体结构尺寸测量、线路中线贯通测量等。1.1.6地铁工程测量的精度地铁工程隧道开挖的贯通中误差规定为:横向50mm,竖向25mm,极限误差为中误差的2倍,纵向贯通误差限差为L/5000(L为两开挖洞口之间的距离)。上述精度指标是各等级测量包括地面GPS控制网、精密导线网、由地面向地下传递测量、地下导线测量及洞内外高程测量的设

2、计依据,最终误差必须满足总贯通误差的要求。1.1.7地面平面控制测量二等GPS控制网,工程平面控制点采用地铁坐标系统。精密导线点应沿本标段经过的实际地形选定,以GPS网为基础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结点网。1.1.8地面高程控制地面高程控制网分为主网及加密网,主网为地铁工程沿线布设的二等水准网,加密网为向各施工面附近引测的二等加密水准网。车站附近设三个水准点,一个深标,两个浅标,保证点位稳固安全,能长期保存便于寻找和施测及联测。1.1.9联系测量风井定向:风井投点,应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1:200000的光学垂准仪,每次投点单独进行,共投三次。三点互差W2mm,投点误差为0.5mm(井深W20

3、m)。地下导线的起始边作为每次联系测量的基准边,基准边两端点在开挖时,应埋设牢固的钢板桩,铜心标志,桩的角上设螺帽(作高程点),基线长度大于50m。1.1.10高程传递向地下传递高程的次数,与坐标传递同步进行。先做趋近水准,再做风井高程传递,或直接从洞口向下传递高程。地面趋近水准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和仪器施测,限差不大于8JLmm。明挖段经斜坡通道亦用二等水准作业直接引测至底板上的水准点。经竖井传递高程采用悬吊钢尺(鉴定过),井上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观测读数,每次错动钢尺lm2m,共测三次,高差校差不大于2mm时,取平均值使用。1.1.11地下高程控制测量地下水准点可与导线点设在一起,亦可另设水

4、准点,水准点密度与导线点数基本相同,曲线段可适当减少。地下水准测量按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和仪器测量,精度要求同地面测量。开挖至区间全长的1/3和2/3处时,贯通前50m-IOOm时,分别对地下精密控制点复测,确保贯通精度。LL12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和检测为确保车站结构精准、隧道正确贯通和满足设计的净空限界,建立严格的检查和检验制度。凡承包方的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经自检和监理复测后,提出检测申请,报业主指定单位一一测监中心进行检测。检测地上坐标互差W12mm、地下导线的坐标互差20mm;检测地上高程互差3mm;地下高程点的高程互差5mm;检测地下导线起始边(基线边)方位角的互差10;检测相邻高程点

5、的高程互差W3mm,检测导线边的边长互差W8mm;检测经竖井悬吊钢尺传递的高程的互差5mm2监测量控与预报表10-2-1车站基坑监测项目表监测项目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围护墙顶部竖向位移监测方法全站仪水准仪测点布置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水平间距15m备注深层水平位移立柱竖向位移支撑内力周围地表竖向位移竖向位移测斜管、测斜仪水准仪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水平间距1525m,且每边不少于一个不应少于立柱总根数的5%,且均不少于3根。轴力计,应变片每层不少于3个,测点宜布置在两支点间的(混凝土支撑)1/3部位。水准仪水准仪全站仪目测水位计、水位管有代表性的裂缝,每条裂缝的监测点不少

6、于2个,宜在裂缝最宽处及裂缝末端设置基坑中央和两相邻降水井的中间部位。水平间距2050m监测剖面应与坑边垂直,每个监测剖面的监测点不少于5个,剖面间距1520m建筑四角、沿外墙每1015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且每侧部少于3个监测点周边倾斜建筑水平位移周边建筑、地表裂缝地下水位周边管线变形管线的节点、转角点和变心曲率较大的部位,水准仪、全站仪平面间距宜为1525m,并延伸至基坑Cf边缘以外3为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管线车站明挖基坑监测图如图10-2-1所示。2.4.1地表的沉降监测图10-2-1车站基坑监测点布置图2.4.2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2.4.3基坑底部回弹和隆起2.4.4地下水位监测2.

7、4.5土体(围岩)应力监测2.4.6周围建筑物的沉降观测2.4.7周边建筑物的倾斜及裂缝2.4.8周围重要管线的变位与破损进行管线调查,确定管线的破损情况,随着施工的进行,对管线进行沉降观测,确定其变位情况。根据施工的进度和影响程度,安排监测的频率与监测部位。为了解盾构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对整个区间隧道上方的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管线、隧道结构进行全面地跟踪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是现代地下工程信息化施工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动态了解盾构施工对地面沉降和周围建筑物影响的重要手段,通过量测信息的反馈,可及时调整盾构施工参数和采取技术措施,以确保工程安全和保护周围环境。2.5.1测点布置测点布置

8、如图10-2-2所示。图10-2-2主断面量测测点布置图2.5.2控制标准施工监测中,应对量测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和反馈,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暂停施工,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加强措施:当地表沉降值超过30mm时,地表隆起超过IOmm时;当房屋倾斜超过3%。时;当隧道掌子面施工通过一倍洞径,变位速率超过5mmd,仍持续增加时。2.5.3监测项目及监测频率区间监测项目见表10-2-2。表10-2-2盾构区间施工监测项目表测量频率测量项目测量仪器测点布置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D开挖面距开挖面距量测断面测断面前前后C5D后5D地表隆陷必隧道沉降、测收敛项房屋倾斜及目开裂管线变形选土体深层位盾构始发、到达段IOOm范精密水准仪围内,每20m设一断面。其余地段,每30m设一断面。精密水准仪、钢尺每510m设一断面2次/d1次/2d1次/周精密水准仪、距线路中线20m以内的房屋钢尺均需布设建筑物倾斜测点。精密水准仪、距离线路中线IOm以内的地钢尺下管线均布设沉降观测点水准仪、磁环每30m设一断面,必要时需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