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诊疗规范 (2021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61707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诊疗规范 (2021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诊疗规范 (2021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诊疗规范 (2021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诊疗规范 (2021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诊疗规范 (2021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诊疗规范 (2021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诊疗规范 (2021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诊疗规范(2021年版)一.概述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1.ignantGermCe1.1.TumorszMGCTs)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在胚胎发育时期由卵黄囊沿肠系膜迁移到生殖腺的过程中。根据发病部位,儿童MGCTs可分为颅内、性腺内、颅外性腺外三大类。其中性腺内MGCTS最常见于睾丸和卵巢,颅外性腺外MGCTs多位于中线部位,常见原发部位依次包括能尾部、纵隔、颈部、腹膜后等。儿童颅外MGCT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部位异质性较强,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青春期儿童好发部位以睾丸、卵巢为主,婴幼儿常见于舐尾部、腹膜后等处。儿童MGCTs采取多学科协作的临床综合治疗模式,需要外

2、科、内科、影像科、病理科、营养科等多专业共同参与。通过对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手术前后化疗方案的优化改进,以及围手术期患者的治疗与评估水平的增强,达到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目的。二、适用范围(一)年龄18岁,未经治疗的患者;(二)无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三)病理诊断明确,或经病史、体格检查、影像、血清肿瘤学标志物等方式临床诊断的颅外MGCTso三、诊断(一)临床表现颅外MGCTs好发部位较多,主要包括:能尾部、睾丸、卵巢,以及颈部、腹膜后、纵隔等其他部位,患者临床表现与发病部位相关。1 .舐尾部:婴幼儿时期多见,常表现为舐尾部包块,呈结节状,质地较硬。当肿瘤压迫直肠,可造成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呈扁平

3、或长条状等改变。压迫尿道可造成排尿滴沥,费力,直至出现尿潴留,需给予导尿方可排出。部分MGCTs肿瘤位置较高,大部分瘤体位于眼前,舐尾部外观常无明显异常,直肠指检有助于发现舐骨前坚硬肿物,合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可出现双侧或单侧腹股沟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舐尾部肿瘤可压迫神经,引起神经源性大小便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大便失禁、便秘等症状2 .睾丸:典型症状为阴囊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伴阴囊坠胀感。婴幼儿患者多为家长无意中发现,肿块生长较快,透光试验阴性,可发生腹股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常见血行转移部位为肺及肝脏3,卵巢:最常见症状为间断性腹痛,肿物短时间内即可从下腹部生长至脐上,腹部可触及

4、巨大实性肿物,表面可呈多结节样改变,质地硬,活动度较差,部分病例伴有中等至大量腹水。合并卵巢蒂扭转时,出现急性腹痛,呕吐,下腹部固定压痛。患者合并肿瘤破裂时,可出现剧烈腹痛,腹肌紧张,低血容量休克等表现。4 .腹膜后:肿瘤起病相对隐匿,早期无显著症状,常于因其他疾病就诊检查时无意中发现。瘤体多位于中线附近,生长较迅速,常越过脊柱延伸至对侧,对腹部其他组织器官如肝、脾、胰腺、肠管、肾及输尿管、腹膜后大血管等形成推挤,并造成相应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膨隆等,个别患者可出现高血压。晚期患者可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5 .纵隔:常因咳嗽、发热、气促等症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

5、现。对于体积较大的前纵隔肿瘤,由于肿瘤的占位效应,及对气管、大血管的压迫,可出现胸痛、胸廓饱满或异常隆起等表现。肿瘤压迫上腔静脉时,可出现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其他还有体质量减轻、乳房发育等表现。纵隔MGCTS较易出现淋巴结及血行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是肺,其他还包括纵隔和胸外淋巴结,肝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二)病理分型儿童颅外MGCTS根据可大致分为以下组织学类型:1.生殖细胞性W瘤(SeminomatousGCT),包括精原细胞瘤(睾丸),无性细胞瘤(卵巢)等;2,非生殖细胞性肿瘤(Non-SeminomatousGCT),包括卵黄囊瘤(内胚窦瘤)、绒毛膜癌、胚胎性癌、性腺母细胞瘤、未成熟畸胎瘤

6、等;3.混合性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至少包含上述两种恶性组织成分)。免疫组化:所有类型GCT均表达P1.AP和SA1.1.4,精原细胞瘤均强表达P1.APsCDII7和OCT3/4,不表达CKpanxCD30、CD45o卵黄囊瘤表达AFP和G1.ypican3、GATA3o胚胎癌成分的肿瘤细胞表达CKParI、OCT3/4.CD30o(三)辅助检查肿瘤血清学标志物2.AFP是由卵黄囊分泌的一类糖蛋白,含有卵黄囊成分的MGCTs患者,其血清AFP常有不同程度升高,可作为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监测的参考依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在绒毛膜癌、精

7、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等病理类型的MGCTs中可有升高。2.影像学检查(DB超:用于原发部位及转移瘤灶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估,优势在于无创、可反复检查、简便易行;(2)CT或MR平扫/增强扫描:用于反映肿瘤原发病灶的部位、大小、血流情况,对于周围组织器官的浸润程度,以及肿瘤转移灶的评估;(3)PET/CT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PET-CT检查,有助于全面评估全身转移情况;(4)骨扫描:检测评估骨骼转移情况。3各脏器功能评估(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可表现轻至中度贫血,少数患儿表现血小板减少,进展期患者C反应蛋白常有升高;(2)血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等;(3)凝血功能包括PTsA

8、PTTxFIB.D-二聚体等,部分患者可有APTT延长,FIB降低等异常表现;(4)心电图、心脏彩超:评估心脏功能;(5)听力检查:笆类化疗药物具有耳毒性,对儿童听力可产生影响,建议在化疗前进行听力检查。4.有创检查病理学活检: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可酌情进行肿瘤切开活检,或诊断性穿刺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为得到确切诊断,需注意病理活检应切取足够数量的肿瘤组织标本。(四)鉴别诊断发生于不同部位的MGCTs应注意与该部位其他常见疾病相鉴别。发生于睾丸者应与横纹肌肉瘤、畸胎瘤、白血病、睾丸炎、鞘膜积液、附睾结核等鉴别;发生于卵巢者应与卵泡生理性囊肿、黄体血肿、卵巢良的中瘤、盆腔横纹肌肉瘤等鉴别

9、;发生于既尾部者应与畸胎瘤、脊膜膨出、神经源性肿瘤、脂肪瘤等鉴别;发生于纵隔者应与淋巴瘤、胸腺瘤、脂肪母细胞瘤等鉴别;发生于腹膜后者应与神经母细胞瘤、成熟性畸胎瘤、肾母细胞瘤等鉴别四、分期及危险度分层(一)分期参考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hi1.drensOnco1.ogyGroupzCe)G)推荐的儿童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分期标准,依据颅外MGCTs的肿瘤不同原发部位分别制定分期系统(表1-3)。表1儿童睾丸MGCTS分期系统(COG)分期临床病理特征I临床所见、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均提示肿瘤局限于睾丸内,经高位完全切除,显微镜下切缘阴性;肿瘤包膜无侵犯(肿瘤破溃或穿剌/切开活检)II肿瘤包膜受侵

10、犯(肿瘤破溃或穿剌/切开活检);阴囊或高位精索(距近端5cm)镜下病变;睾丸外未见肿瘤累及;肿瘤标志物术后未能依照半衰期规律性下降至正常;淋巴结阴性in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但不累及腹部脏器或扩散至腹腔外:多维CT成像淋巴结短轴22cm,或淋巴结短轴介于12cm,持续46周无缓解IV远处转移,包括肺、肝、脑、骨骼等器官表2儿童卵巢MGCTS分期系统(COG)分期临床病理特征I肿瘤完整切除,包膜未受侵犯;腹水细胞学检查未见恶性细胞,腹膜表面及网膜未见病变II 卵巢肿瘤完整切除,但术前曾行活检;肿瘤包膜受侵犯;经腹腔镜切除的10Cm的肿瘤;肿瘤分块切除;腹水细胞学检查未见恶性细胞;腹部淋巴结、腹膜表面

11、及网膜未见病变III 肿瘤肉眼残留或仅行活检;腹部淋巴结转移;多维CT成像淋巴结短轴22cm,或淋巴结短轴介于12cm,持续46周无缓解;腹水细胞学检查发现恶性细胞;腹膜、网膜种植转移;腹膜活检阳性IV 肿瘤转移至肝实质内(肝被膜表面转移归为HI期);或腹腔外脏器转移,包括肺、脑、骨骼等器官分期临床病理特征I肿瘤完整切除,甑尾部肿瘤应切除尾骨,显微镜下切缘阴性;如肿瘤位于腹腔或腹膜后,则腹水或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应为阴性;淋巴结未受累及II 肿瘤肉眼切除,镜下切缘可见残留;术前、术中曾行活检或有包膜破裂的病理证据;腹水或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阴性;腹腔、盆腔、纵隔等处淋巴结未受累及III 肿瘤肉眼残留或

12、仅行活检;淋巴结可见转移;多维CT成像淋巴结短轴22cm,或淋巴结短轴介于12cm,持续46周无缓解IV 远足离转移,包括肝脏、脑、骨、肺等器官(二)危险度分层参考COG根据MGCTs的发病部位和病理类型,制定对应危险度分层(表4)。表4儿童颅外MGCTS危险度分层系统(COG)分期卵巢睾丸性腺外1低危低危中危II中危中危中危III中危中危高危IV高危中危高危国际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协作组(Ma1.ignantGermce1.1.tumoursInternationa1.Co1.1.aborativezMaGIC)推荐的儿童颅外MGCTs危险度分层标准,强调了年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表5影表5儿童颅

13、外MGCTS危险度分层系统(MaG1.C)危险度部位COG分期年龄(岁)低危聚丸I任何卵巢I任何性腺外I任何标危1搴丸HIV11卵巢IIIV11性腺外IIIV11高危辜丸IV11卵巢IV11性腺外II1.IV2H五、治疗颅外MGCTs主要采取手术结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MGCTs中部分病理类型,如精原细胞瘤和无性细胞瘤等对放疗较为敏感。但由于放疗对于儿童身体健康及生长发育方面较多的不良影响,以及放疗后第二肿瘤发生风险的增加,加之近年来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提高,化疗的有效性明显增加,故本规范对儿童颅外MGCTs的放疗暂不做推荐(一)手术治疗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MGCTs获得良好预后的重要基础。根据

14、肿瘤所在的不同部位,其手术方式及要点也有所差异,按照肿瘤原发部位,对于手术原则建议如下。1.睾丸:睾丸MGCTs的患者,建议选择经腹股沟入路切口,经腹股沟管将睾丸连同精索血管输精管提出体外,必要时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如回报证实其为MGCTs后,高位结扎切断精索血管及输精管,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以减少肿瘤术后复发转移几率,合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应扩大切口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2,卵巢:卵巢MGCTs的手术原则是进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包括卵巢、输卵管、生殖静脉等器官结构,应注意输卵管切除范围应至距子宫角ICm以内,以避免肿瘤残留及远期的输卵管积水、异位妊娠等风险。术中常规探查双侧卵巢,对腹盆

15、腔有淋巴结转移者行淋巴结清扫术,或对可疑淋巴结进行切除活检。术中收集腹水进行细胞学检查,对受肿瘤侵犯的腹膜及网膜组织,予以彻底切除。术中必要时可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确认其,性质。经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时,在切除肿瘤及取出标本过程中,应避免肿瘤破溃造成腹盆腔播散。肿瘤合并卵巢扭转时应急诊行手术探查并切除。3 .舐尾部:能尾部MGCTs常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器官界限不清,特别是直肠后壁常与瘤体关系密切,应仔细予以辨别,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避免损伤。术中注意及时结扎既前血管,避免大出血,手术时常规沿既尾关节将尾骨完整切除,并送组织学检查。当肿瘤位置较高时,常需经下腹-舐尾部联合切口,进行肿瘤切除。

16、伴有腹膜后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常规行淋巴结清扫术。4 .腹膜后:腹膜后MGCTs体积通常较大,与周围正常组织结构无明显界限,尤其是化疗后患者,肿瘤纤维化明显,与周围组织及血管关系密切,分离困难。术中应注意沿肿瘤边缘仔细游离,通常在正常组织处沿血管鞘游离瘤体,提前分辨并保护输尿管等正常结构,切断结扎肿瘤滋养血管,妥善处理腹膜后小淋巴管,完整切除肿瘤或分块切除瘤体,需注意腹膜后大血管可能因为瘤体挤压而变形移位,术中注意识别,将紧邻瘤体,甚至穿行于肿瘤内部的重要血管逐一分离保护,避免误损伤。如瘤体包绕血管不能分离,亦可将瘤体与血管整体切除,术中用异体血管或人工血管替换,术后需应用抗凝药物。5 .纵

17、隔:纵隔MGCTs生长较迅速,与纵隔内其他组织粘连浸润,并可能累及大血管,根据肿瘤具体情况及生长部位,采取侧开胸、前正中开胸或胸腔镜等方式,完整切除肿瘤,肿瘤包绕大血管时,可能分块切除。6 .其他相对少见部位:如颈部、腹部脏器等部位,相对发病率低,手术应根据肿瘤具体生长情况,遵循仔细分离,避免瘤体破溃,完整切除肿瘤,保护正常器官的原则实施手术。(二)化疗儿童颅外MGCTs化疗主要依据COG制定的方案进行化疗。化疗方案是参照COG的危险度分组,COG的危险度分组不涉及年龄因素,所以在化疗方案中有不同年龄组的区别。1 .C0G中/低危组患儿化疗方篥除外11岁的睾丸COG-IV期患儿)。对于满足上述

18、要求的患儿在第一次手术(或取病理)后可行PEB方案治疗4疗程,每疗程间隔21天,完成4疗程后评估,肿瘤完全切除者可暂不继续治疗,注意随访;未完全切除肿瘤者可行第二次手术治疗。第二次术后肿瘤完全切除者可随访,有残留病灶的患儿可再行24疗程PEB方案化疗(表6),之后再次评估患儿肿瘤情况,必要时可行第三次手术治疗。化疗过程中若发现肿瘤增大,则停止化疗,更换为其他治疗方案。2 .C0G高危组11岁患儿化疗方案。对于满足上述条件的患儿在第一次手术(或取病理)后可行C-PEB方案治疗4疗程,每疗程间隔21天,完成4疗程后评估,对于肿瘤被完全切除者可暂不行继续治疗,注意随访;对未完全切除肿瘤者可行第二次手

19、术治疗。第二次术后肿瘤被完全切除者可随访,对于有残留病灶的患儿可再行2疗程C-PEB方案化疗(表7),之后再次评估患儿肿瘤情况,必要时可行第三次手术治疗。化疗过程中若发现肿瘤增大,则停止化疗,更换为其他治疗方案。药物途径剂量天数备注博来霉素静滴10年龄12个月:15Um2d1.最大剂量30U(B1.EO)min年龄V12个月:0.5U/kg足叶乙武静滴4h年龄212个月:100mgm2d1.5(VP16)年龄V12个月:3.3mg/kg顺的静滴1h年龄212个月:20mgm2d1.5甘露醇治疗(CDDP)静滴4h年龄V12个月:0.67mg/kg环磷酰胺静滴1h年龄212个月:1.2gm2d1

20、.(CTX)年龄V12个月:40mg/kg美司钠髀点40mg(kgd)(CTX0,3,6,9h)d1.每3周1个疗程,静点顺序为B1.E0、VP1.6、CDDP.CTXe3 .C0G高危组11岁患儿及睾丸COG-IV期(中危)且11岁患儿化疗方案。对于满足上述条件的患儿在第一次手术(或取病理)后可行C-PEB或者BEP方案治疗4疗程,每疗程间隔21天,完成4疗程后评估,对于肿瘤被完全切除者可暂不行继续治疗,注意随访;对未完全切除肿瘤者可行第二次手术治疗。第二次术后肿瘤被完全切除者可随访,对于有残留病灶的患儿可再行2疗程C-PEB或者BEP方案化疗,之后再次评估患儿肿瘤情况,必要时可行第三次手术

21、治疗。化疗过程中若发现肿瘤增大,则停止化疗,更换为其他治疗方案。C-PEB方案同前,BEP方案如下11(表8)。表8BEP化疗方案药物途径剂量天数备注博来霉素(B1.EO)静滴10min30Umdk8.15最大剂量30U足叶乙忒(VP16)静点4h100mgm1d1.5顺的(CDDP)静点1h20mgm2d1.5甘嘉醇治疗每3周1个疗程,静点顺序为B1.EO.VP16.CDDP.*注:BEP方案与PEB的区别在于博来霉素增加了第8及15天,且用量也增加至30U/m?。(三)治疗效果评估根据国际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responseeva1.uationcriteriainso1.idtumors,RECIST)1.1版,对疗效进行评估。1 .完全缓解(comp1.eteresponse,CR):肿瘤病灶完全消失,所有转移淋巴结的最小径线缩小至ICm以下,血清肿瘤学标志物降至正常,保持4周以上;2 .部分缓解(partia1.response,PR):以治疗前为参照,瘤灶最大径至少缩短30%;3 .疾病进展(progressivedisease,PD):肿瘤病灶最大径增加20%以上(数值至少增加5mm),或出现一处以上新发病灶;4 .疾病稳定(stab1.edisease,SD):肿瘤体积变化介于PR与PD的标准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