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总结.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63328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总结我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探讨与摸索中,我校机电类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以来,到目前己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对我校机电类专业一体化教学实施进行阶段性总结Z一、机电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际意义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指以能力本位为指导,将理论教学与实习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知识与实习训练合二为一,组成新的模块进行教学。教材是统一颁部一体化教材或校本教材,而不是将理论和实习分成两本书,开成两门课,从而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统一:在教学时间上,打破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相对独立的安排,统一定为一体化课FP:在教师配备上,

2、一体化课程均由兼具理论和实训资格并且具有相关职业技能水平的教师担任,液化了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的身份概念:在教学方法上,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教室,围绕课题模块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师多采用项目教学法、行为引导法进行教学,教法灵活,形式多样。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二、我校机电-体化系统的建设理实一体化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一体化实训中心建设、课程设置(模块化)、一体化配套教材编写(校本教材、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育等。一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建设将机床引进教室,构建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

3、与专业和规模相配套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一体化教学强调空间和时间的一致,即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所以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需具有既能满足实际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场所。这就要求实习车间要有足够的工位,必需的教学设备,以及配套设施如黑板甚至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我专业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巨额资金,根据省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同时借鉴其他优秀职业院校的经验,经过几年的时间,购置了大量市场主流机型的实训设备,建起了比较完善的数控车、数控镜、加工中心、普车、普镜、电火花、线切割、钳工、焊工、PLC、维修电工、数控维修、CAD等实训室,建起了综合的实训中心。并且在各个教室安装投影仪等设

4、备,组成多媒体教室。穷实了我校机电类专业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的基础。二理实一体化课程设置(模块化)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吻合的课程设置。具体表现为Z教学方案、课程纲要、教材。而课程是集中表现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载体。随着科技提高,高新技术设各的普及运用以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时涌现,己太太改动了制造业的原有模式。因此,很多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己跟不上社会、企业对专业人才提出的培育目的,也不能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具体来说,将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革新,实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课程可分三大块,区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拓

5、展课程。其中专业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编入课表、阶段性完成教学。这种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着力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三理实一体化配套教材编写校本教材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相配套的教材。传统的教材普遍都强调理论知识的片面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很难适应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的需求。因此,编写与之相配套的一体化教材是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基本。首先,在编写一体化教材时应依据教学纲要及国家技能鉴定的规范,按合理性、适用性、有效性准确编写这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再者,编写一体化教材应坚持以下几个准则:1

6、)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规范为依据,在专业知识的布置上,坚持够用、适用的准则。2)遵循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结构布置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3)在适应学校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力求反映社会和企业用人状况和趋向,尽可能地引入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使教材富有时代感。打破了传统的教材注重理论的片面性和知识的系统性的课程体系,着力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实践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依据企业用人需求和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硬件设备,井结合学生的特性需求,降低实际专业的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对内容的深

7、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教材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学生未来做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社会需要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并总结实际的教学经验,不断的对这套教材进行补充修改,使实际内容删繁就简,通俗易懂,实践技能便于操作,适用性强,深受学生的欢迎。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育即使有了完整的一体化教材、完善的实训中心,假如还是理论老师上理论,实习老师指点实训的教学形式,那么理实一体化教学似乎空谈。所以建立一支既能胜任实际教学又能指点实训操作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要实施一体化教学,这不仅要求老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

8、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的才干。因此,建立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可以由三个渠道进行Z一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包括职业技术院校、高等院校等:二是向社会招聘,包括各种有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让他们取得教员资历以后,以专职或兼职方式担任教育教学任务:三是利用寒暑假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为教师提升创造条件。我校机电数控类专业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每一年都会派出3至5名教师外出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到目前我校机电数控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占总教师人数比例己高达100%o五理实一体化教学成果理论与实训教学分开进行,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教学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马。一般在理论教学完成

9、后,集中安排实训,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实物少,直观性差,专业知识不易理解,进入实践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己遗忘甚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触类旁通,形成系统技能,教学效果较差。而我专业实行一体化教学,实行小班教学,一个班级分成两个小班,每个小班一般为20人,分别由专业老师进行教学仕匕如一小班上数车,另一小班上普车),使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多项措施并举,我校自2013年以来在教学和技能比赛等方面成果显著。在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好成绩。三、理

10、实一体化改革教学实施教学改革,教师先行,在基本理论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理论基础是否扎实,技能操作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目标达成,因此教师的素质尤其重要。要求他们既精通理论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每一堂课教师先安排好理论与实训的合理搭配,再准备好实训材料,教师要对所讲授的内容明确无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所讲内容了然于胸。按照导入法一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法一简明扼要分析讲解法一实践强化法一课后加强训练进行教学。在考试环节中,学生该课程的最后成绩由理论成绩、实践成绩、现场提问三部分构成。共同作为评价学生本门课程学习好坏的标准。这样既能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起到考核检验的作用,还能判断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的能力。对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作出一个更为全面而科学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