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6462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焊接操作:第一条:电焊工在焊接操作前必须严格检查电焊机的电焊工具的安全性能;供电、焊接回路接头的压接应紧密牢固,且裸露接线柱应有防护罩;焊钳、焊接电缆、地线的绝缘应无损坏。若有破损和异常现象,必须修复或更换,禁止未经修复前开机操作。电焊机外壳,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和与保护零线相接,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第二条: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施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第三条: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第四条: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第五条:焊接贮存过易燃

2、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第六条: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第七条: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或档板等隔热措施。第八条: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第九条: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第十条:清除焊渣,采用电瓠气刨清根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第十一条:多台焊机在一起集中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应有隔光板。第十二条:牡鸨楹要放置在密闭铅盒内,磨削牡鸨极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并将粉尘及时

3、排除。第十三条:二氧化碳气体预热器的外壳应绝缘,端电压不应大于36伏。第十四条: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第十五条: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第十六条: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第十七条:工作结束或临时离开现场时,必须切断焊机电源,并将焊钳、电缆与地线分开,检查操作地点,确诊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二、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1)焊接操作及配合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并必须采取防止触电、火灾等事故的安全措施。(2)对承压状态的压力容器及管道、带电设备、承载结构的受力部位和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严禁进行焊接或切割

4、。(3)进行气焊(气割)作业的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4)一次加电石IOkg或每小时产生5乙块气的乙块发生器应采用固定式,并应建立乙焕站(房),由专人操作。乙烘站与厂房及其他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乙块站设计规范(GB50031)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的有关规定。(5)乙烘发生器(站)、氧气瓶及软管、阀、表均应齐全有效,紧固牢靠,不得松动、破损和漏气。氧气瓶及其附件、胶管、工具不得沾染油污。软管接头不得采用铜质材料制作。(6)乙烘发生器、氧气瓶和焊炬相互间的距离不得小于IOIn。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同一地点有两个以上乙块发生器时

5、,其相互间距不得小于IOmo(7)电石的贮存地点应干燥,通风良好,室内不得有明火或敷设水管、水箱。电石桶应密封,桶上应标明“电石桶“和“严禁用水消火”等字样。电石有轻微的受潮时,应轻轻取出电石,不得倾倒。(8)搬运电石桶时,应打开桶上小盖。严禁用金属工具敲击桶盖。取装电石和砸碎电石时,操作人员应戴手套、口罩和眼镜。(9)电石起火时必须用干砂或二氢化碳灭火器,严禁用泡沫、四氯化碳灭火器或水灭火。电石粒末应在露天销毁。(10)使用新品种电石前,应作温水浸试,在确认无爆炸危险时,方可使用。(11)乙烘发生器的压力应保持正常,压力超过147kPa时应停用。乙烘发生器的用水应为饮用水。发气室内壁不得用含

6、铜或含银材料制作,温度不得超过80o对水入式发生器,其冷却水温不得超过50;对浮桶式发生器,其冷却水温不得超过60o当温度超过规定时应停止作业,并采用冷水喷射降温和加入低温的冷却水。不得以金属棒等硬物敲击乙烘发生器的金属部分。(12)使用浮筒式乙焕发生器时,应装设回火防止器。在内筒顶部中间,应设有防爆球或胶皮薄膜,球壁或膜壁厚度不得大于Imm,其面积应为内筒底面积的60%以上。(13)乙族发生器应放在操作地点的上风处,并应有良好的散热条件,不得放在供电电线的下方,亦不得放在强烈日光下曝晒。四周应设围栏,并应悬挂”严禁烟火”标志。(14)碎电石应在掺入小块电石后装入乙焕发生器中使用,不得完全使用

7、碎电石。夜间添加电石时不得采用明火照明。(15)氧气橡胶软管应为红色,工作压力应为1500kPa;乙块橡胶软管应为黑色,工作压力应为300kPao新橡胶软管应经压力试验。未经压力试验或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及沾上油脂的胶管均不得使用。(16)不得将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将重物及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且不得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17)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分别存放,且不得同车运输。氧气瓶应有防震圈和安全帽;不得倒置;不得在强烈日光下曝晒。不得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氧气瓶。(18)开启氧气瓶阀门时,应采用专用工具,动

8、作应缓慢,不得面对减压器,压力表指针应灵敏正常。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得全部用尽,应留49kPa以上的剩余压力。(19)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严禁使用。(20)安装减压器时,应先检查氧气瓶阀门接头,不得有油脂,并略开氧气瓶阀门吹除污垢,然后安装减压器,操作者不得正对氧气瓶阀门出气口,关闭氧气瓶阀门时,应先松开减压器的活门螺丝。(21)点燃焊(割)炬时,应先开乙块阀点火,再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时,应先关闭乙快阀,再关闭氧气阀。(22)在作业中,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的氧气自动放尽后,再进行拆卸修理。(23)当乙块发生器因漏气着火燃烧时,应立即将乙快发生器朝安全方向推倒,并用黄砂扑

9、灭火种,不得堵塞或拔出浮筒。(24)乙烘软管、氧气软管不得错装。使用中,当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当乙烘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采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将火熄灭。(25)冬季在露天施工,当软管和回火防止器冻结时,可用热水或在暖气设备下化冻。严禁用火焰烘烤。(26)不得将橡胶软管背在背上操作。当焊枪内带有乙块、氧气时不得放在金属管、槽、缸、箱内。(27)氢氧并用时,应先开乙块气,再开氢气,最后开氧气,再点燃。熄灭时,应先关氧气,再关氢气,最后关乙焕气。(28)作业后,应卸下减压器,拧上气瓶安全帽,将软管卷起捆好,挂在室内干燥处,并将乙烘发生器卸压,放水后取出电石篮。剩余电石和电石滓,应分别放在指定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