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的护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64819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内障的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白内障的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白内障的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内障的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内障的护理.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白内障的护理一、概念晶状体混浊称白内障,当各种原因引起房水成分和晶状体囊通透性改变及代谢紊乱时,晶状体蛋白变性,纤维出现水隙、空泡、细胞上皮增殖等改变,透明晶状体变为混浊即形成白内障。白内障是常见的主要致盲性眼病。二、分类1、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它是晶状体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退行性改变。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了解,与紫外线、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遗传因素及晶状体营养和代谢状况等有关。2、先天性白内障:是胎儿发育过程中,晶状体发育生长障碍的结果。其发生原因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与染色体基因有关,有遗传性。外源性是指母体或胎

2、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所造成的损害,如母亲在妊娠3个月内患病毒性感染(如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甲状腺机能不足、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均可致先天性白内障。3、外伤性白内障:眼球穿通伤、钝挫伤、辐射性损伤及电击伤等引起的晶状体混浊称外伤性白内障。三、治疗方法1、老年性白内障:至今为止尚无药物可完全阻止或逆转晶状体混浊,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当白内障的发展影响到工作和日常生活时,即主张手术。手术方法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激光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等。2、先天性白内障:视力影响不大者,一般不需治疗,定期随访观察。视力明显者,应尽早手术。手

3、术方式可选择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吸除术。一般在出生36个月内摘除。白内障摘除后无晶体眼需进行及时屈光矫正和视力训练,防治弱视,促进融合功能的发育。3、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四、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对手术的心理护理接受程度,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安慰病人,给于心理疏导,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对于老年患者,因感觉器官和神经功能的衰退,不能迅速正确地接受和理解语言信息,护士要注意沟通技巧,交流时语速放慢,耐心细致。2、术前准备:(1)讲解术前各项检查的目的、意义并协助病人完成,包括眼部检查、全身检查、人工晶体度数的测量等;(2)对合并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术前注意控制

4、血糖、血压,评价心脏功能能否耐受手术;(3)双眼泪道冲洗和术眼结膜囊冲洗;(4)用散瞳滴眼剂术眼充分散瞳。3、术后护理:术后注意观察术眼有无疼痛不适。术眼胀痛伴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为高眼压。术眼剧烈疼痛和视力急剧下降,流泪、畏光可能为感染性眼内炎,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由于手术的应激,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病人血糖、血压可能会升高,注意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及时控制血糖、血压。五、健康指导1、向病人讲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相关知识,指导病人用眼卫生知识,不宜长时间看电视、电脑和阅读,宜多休息,外出戴防护眼镜。2、合并全身性疾病者,积极治疗,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3、教会病人滴眼药水和涂眼膏的

5、正确方法,叮嘱其必须遵医嘱按时滴用眼药水。4、术后1个月内术眼的保护:嘱病人多卧床休息,头部不可过多活动,不要用力闭眼;避免低头、弯腰,防止碰撞术眼;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不用手或不洁物品擦揉眼睛,指导眼部周围皮肤清洁方法,洗脸时勿用力擦洗。洗头、洗澡时,避免水进入眼睛;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咳嗽、打喷嚏、揭鼻涕;不穿领口过紧的衣服;头部不要过度紧张或悬空。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进食坚硬、辛辣的食物,多进食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6、严格按医嘱门诊随访,若出现头痛、眼痛、视力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7、术后配镜指导:白内障摘除术后,未植入人工替者,无晶状体眼呈高度远视状态,指导病人佩戴框架眼睛或角膜接触镜;植入人工晶体者,3个月后屈光状态稳定时,可验光佩戴近用或远用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