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社区(村居)封闭管理工作指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64845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防控社区(村居)封闭管理工作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疫情防控社区(村居)封闭管理工作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疫情防控社区(村居)封闭管理工作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疫情防控社区(村居)封闭管理工作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疫情防控社区(村居)封闭管理工作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疫情防控社区(村居)封闭管理工作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防控社区(村居)封闭管理工作指南.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疫情防控社区(村居)封闭管理工作指南一、成立社区(村居)工作组(一)成立社区(村居)疫情防控工作组。在乡镇、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各社区(村居)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由社区(村居)党支部书记任工作组组长,工作组成员包括至少一名网格员、一名警务人员(或协辅警)、一名社区医生和国家公职人员(含在职在编教师)、志愿者若干。有确诊病例的小区,必须有一名乡镇、街道办事处干部指导开展小区防疫工作,并至少保证1名正式民警参与值班值守。1 .组长:负责统筹安排管控社区(村居)各项工作。主要包括:工作布置;协调防疫、生活物资保障;主管隔离区内居民和单位管控;了解隔离区内人员具体情况;积极督促网格员大力发挥综治微

2、信平台的积极作用,随时关注、及时收集村居民上报的各类涉疫情况,特别是人民群众反映的生活困难及帮助需求,要及时督促网格员尽快办理。2 .网格员:负责工作组各项工作的上传下达,协助组长做好社区(村居)管控,情况摸排搜集等工作,同时利用综治微信平台及时上报有关情况、宣传有关防疫政策、防护知识、卫生习惯及上级有关防疫工作部署等。要用好“居民上报”、“巡查上报”功能,随时关注、及时收集村居民上报的各类涉疫情况,特别是人民群众反映的生活困难及帮助需求、涉疫违法投诉举报等,要立即办理。3 .社区医生:负责封控社区、小区人员健康监测、体温测量、核酸采样、情况判定等,填写居民健康监控登记表,掌握封控区内老幼病残

3、孕居民病情,就地做好基础诊疗工作;急危重症居民现场抢救和参与120转运等。4 .警务人员(公安民警或协辅警):配合完成社区小区封控,了解居民情况,协助组长完成重点人员监控和活动轨迹调查,排查居民中是否存在吸毒等异常情况,避免过激行为发生,对拒不配合的要采取强制管理措施,对于涉疫违法犯罪行为及时予以严厉打击。(二)成立小区疫情管控工作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动和认真组织小区内国家公职人员、党员、志愿者等加入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建立一支8人以上的管控队伍,成立管控工作组,明确组长、副组长,管控工作组成员名单,及时公示在小区卡口显眼位置。小区疫情管控工作组总职责:负责落实社区(村居)疫情防控十项

4、工作制度等。5 .小区党支部党员:社区(村居)要安排小区党员参与小区值班值守,积极协助小区做好查证、验码、测温、登记,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确保每人相距1米以上距离)等工作。6 .小区国家公职人员:居家办公的在职党员干部要按照“五个一律”(即一律服从社区组织安排、一律遵守防疫规定、一律就近开展报到、一律自行解决餐宿、一律按防控要求值守)的要求,到居住地的社区(村居)或小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值守、信息宣传、物资保障等志愿服务,协助做好小区查证、验码、测温、登记及小区相关情况摸排,维持小区正常的疫情防控秩序等。具体工作由社区(村居)或小区安排,到岗到位情况由社区(村居)党组织统计后层层上报至区县委组织

5、部门,对无特殊情况又未报到的,将给予组织处理。对不配合、不服从或拒绝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将严肃追责问责。参与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确保每人相距1米以上距离)。7 .志愿者:负责居民生活必需品转运(包装好的生活物资放置于“无接触服务台”之前做好消毒工作),小区卡口管控,参与垃圾收集和社区(村居)内转运,小区常规消毒,完成组长布置的社区(村居)其他防疫工作等。参与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确保每人相距1米以上距离)。二、卡口管理要求8 .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实行楼长、单元长负责制,压实社区网络化防控责任。每个小区只能设置一个出入口,实行查证、验码、测温、登记。由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负责值守,守卡人员坚守岗位,2

6、4小时值班值守,每班2-3人,不出现空岗、脱岗、串岗现象。值守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9 .卡口处配备手消毒剂、配制好的含氯消毒剂(定时消毒用)、口罩及相关疫情防控宣传材料等。10 .严格小区人员进出管控。各小区疫情管控工作组在落实社区(村居)疫情防控十项工作制度同时,凡持盖有市或区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印鉴的各类工作证人员(含车辆)且健康码为“绿色或“黄色”、体温正常者均可进出小区。#社区(村居)疫情防控十项工作制度公示在卡口显眼位置。11 .在小区出入口要设置三层隔离带,严格执行无接触配送,每个小区务必配置“无接触服务台”,业主所需物资放置“无接触服务台”(包装好的生活物资放置于“无接触

7、服务台”之前,要做好消毒工作),业主须戴口罩保持1米距离依次规范领取。12 .对确有看病等特殊需求的居民,经社区医生初步判定同意后做好登记,凭“绿色”健康码及体温正常方可通行。三、社区(村居)内部管理要求13 .对确诊病例所在社区(村居)及其范围内的驻区单位、“七小”门店暂时关闭,保供、保产的单位视情限流,缩短或调整营业时间,督促营业单位(场所)加强消杀、防控等。14 .告知居民所在社区(村居)联系人电话或微信,要求居民不外出、不聚会。对社区(村居)内部加强巡查,确保居民足不出户。居家观察人员不服从管控的,予以劝导;劝导后仍拒不服从的,及时通知社区(村居)民警到场处理。15 .社区(村居)主要

8、负责人对辖区范围内的居民情况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了解居民数、阳性病例数和政府判定密接人员数、一般重症病人数、长期服药病患人数、发烧发热病人数、定期就诊病人数、急症病人、孤寡老人及一般情况、红黄码人数等。16 .开展人员排查和健康监测。通过综治微信平台、微信群、小程序、电话或智能语音呼叫系统等方式收集全体居民的健康信息,要求做到发热、干咳、咽痛、咳痰、嗅觉减退、味觉减退等症状人员每日零报告制度。17 .物资供应。按照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印发高风险区域生活必需品应急提供预案的通知(张新冠肺炎防202127号)有关规定执行,由社区摸底,以小区、站点为单位,由区县防疫物资保供领导

9、小组核定保供企业,有序组织配送。18 .社区(村居)要设置外卖、快递临时暂存点,做到无接触配送。快递临时暂存点设定在专用区域,放置货架,专人管理,规范消杀。19 .严格按照防控工作要求,组织好核酸检测,参与核酸检测村居民务必排队等候,并确保人与人之间相距1米以上距离。20 .村居民可以通过个人网购,也可以通过社区(村居)工作人员或小区物业从连锁超市进行团购。社区工作人员做好相关保障工作。重点关注残疾人、重症病人、长期服药病患人、定期就诊病人、尿毒症、精神病、孕妇、急症病人、孤寡独居老人、外出就医等人群的特殊需求,相应做好登记、应急服务和疫情防控管理工作。必须送医的,医院要保证必须的就诊资源。四

10、、核酸采样、流调溯源、人员转运要求21 .所有参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要每隔2-3天做一次核酸检测。22 .配合疾控等部门,做好居民核酸采样检测的组织、服务、保障等工作。配合了解确诊病例活动范围,协助做好环境采样检测、密切接触者采样、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23 .接到上级下发的转运通知单后,指定专人负责,通知待隔离对象,叮嘱其准备好衣物等生活必需品,做好思想安抚等工作,按照转运组的要求做好交接。五、垃圾处理要求24 .经评估符合居家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社区(村居)和物业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1OOOmg/L的消毒液或75%的酒精喷洒消毒,双层

11、垃圾袋包装,按其他垃圾处理。各社区、村(组)、物业企业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设置废弃口罩、手套收集专用桶并明确标识,实行分类投放。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时督促落实。六、日常消毒要求25 .疾控中心开展终末消毒后,社区(村居)消毒操作员务必严格按照操作标准,重点对厢式电梯、公共楼道、公共厕所、公共座椅、健身器材等公共区域与设施,电梯按键、楼梯扶手、单元门把手、快递柜等手经常接触的重点部位进行消毒。26 .室外环境原则上不需要消毒;社区(村居)、单位不需要对进入的人员、汽车、自行车等进行消毒;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粉);通常情况下,室内下水管道不需要定期消毒;不在有人条件下对室内空气

12、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消毒时不应随意提高消毒剂的使用浓度。七、宣传教育要求27 .做好防疫知识宣教,包括口罩佩戴、手卫生、社交距离、自然通风和咳嗽礼仪等。在社区(村居)明显位置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材料,并在社区(村居)内定时播放广播,有条件的社区(村居)可以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手段进行宣传。要充分利用综治微信平台收集情况,上报情况,解决问题,特别要发挥视频会议、直播等功能的作用,邀请专家讲授防疫知识。28 .发现重大舆情及时上报乡镇、街道办事处,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加强对群众心理疏导和宣传引导,营造“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防控氛围。八、各岗位防护要求29 .普通工作人员在室外或通风条件良好的场所实行一般性防护,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30 .卡口筛查人员、一线防控人员可以根据暴露风险情况实行一级防护,穿戴工作服或隔离衣、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31 .参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和感染者转运、污染环境的清洁消毒等暴露中等风险的工作人员实行二级防护。配备帽子、医用手套、医用防护口罩(N95)、工作服、一次性防护服、隔离衣、鞋套等。32 .参与开展标本采集,处理确诊疑似病例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工作人员实行三级防护。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面罩,或将医用防护口罩(N95)、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换为全面具或带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