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临床操作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64960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采血临床操作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静脉采血临床操作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静脉采血临床操作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脉采血临床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采血临床操作规范.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医院静脉采血临床操作规范静脉血液标本是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检测的重要标本,检测结果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重要参考信息。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标本质量,操作不当可能引起实验室检测结果错误,导致临床诊疗决策错误,甚至危及患者安全,因此规范的采血操作意义重大。一、空腹采血的要求空腹要求至少禁食8h,以1214h为宜,但不宜超过16h。空腹期间可少量饮水。二、采血体位的要求临床大多数检验项目不要求体位,立位与卧位均可。但是若检验项目内包含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素,则应注意采血体位的影响。三、输液侧采血应急措施临床护理人员都知道输液侧禁止静脉采血,因为输液时采血(特别是经输液管

2、路采血)可导致血液中原有物质被稀释,检测结果假性降低,而与输入成分相同的物质检测结果假性增高。在治疗允许的情况下,宜在输液结束3h后采血,对于代谢缓慢且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成分(如脂肪乳剂)宜在下次输注前进行采血。紧急情况必须要在输液时采血时,推荐在输液的对侧肢体或同侧肢体输液点的远端采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相对最小。四、采血器具的选择推荐常规情况下首选使用直针采血,可有效降低样本量不足和抗凝标本凝块的发生率;仅在采集血培养标本时推荐使用蝶翼针,以预防培养基反冲和减少污染的发生。五、采血血管的选择推荐首选手臂肘前区静脉,优先顺序依次为正中静脉、头静脉及贵要静脉。当无法在肘前区的静脉进行采血时,也可

3、选择手背的浅表静脉。全身严重水肿、大面积烧伤等特殊患者无法在肢体找到合适的穿刺静脉时,可选择颈部浅表静脉、股静脉采血。不宜选用手腕内侧的静脉,穿刺疼痛感明显且容易损伤神经和肌腱。不宜选用足踝处的静脉,可能会导致静脉炎、局部坏死等并发症。其他不建议选择的静脉包括:乳腺癌根治术后同侧上肢的静脉,化疗药物注射后的静脉,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造痿侧手臂的血管,穿刺部位有皮损、炎症、结痂、疤痕的血管。六、止血带的规范使用新指南已取消绑扎位置的具体建议,推荐位置为距离穿刺点上57.5cm,这一要求也是为了满足足够避开消毒范围(直径5cm)而定的大致位置。另外止血带推荐使用时间建议不超过1min,如某些情况止血

4、带需要在一个部位使用超过1min,建议松开止血带,等待2min后再重新绑扎。此外还需避免反复拍打采血部位、让患者反复攥拳等操作。需要注意的是,乳酸是受血液瘀滞影响最大的项目,应首选动脉血进行检测,如使用静脉血检测,建议在不使用止血带的情况下采血,或穿刺成功后松开止血带,待血液流动至少2min后采集。七、采血管的正确排序推荐的采血管采集顺序:(1)血培养瓶;(2)柠檬酸钠抗凝采血管(蓝色管盖);(3)血清采血管,包括含有促凝剂和(或)分离胶(红色和深黄色管盖);(4)含有或不含分离胶的肝素抗凝采血管(深绿色和浅绿色管盖);(5)含有或不含分离胶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采血管(紫色管盖);(6)葡萄糖酵解抑制采血管(灰色管盖)。图源:雪仔提供八、特殊情况的处理使用蝶翼针且仅采集柠檬酸钠抗凝标本时,应弃去第一支采血管(仅用于预充采血组件的管路,无需充满),以避免采血量不足,凝血检测结果假性延长。只能从静脉留置管中采血时,对于凝血功能检测建议弃去最初的5ml或6倍管腔体积的血液,对于其他检测建议弃去最初的2倍管腔体积的血液,以减少留置管冲洗液对血样的稀释和其中抗凝剂对检测的干扰。采血过程出现凝血标本受干扰的原因有很多,临床应严格按照行业规范进行各项标本的采集,降低标本的不合格率,协助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