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幼儿园10项卫生保健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65044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幼儿园10项卫生保健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版)幼儿园10项卫生保健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版)幼儿园10项卫生保健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版)幼儿园10项卫生保健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版)幼儿园10项卫生保健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版)幼儿园10项卫生保健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幼儿园10项卫生保健制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10项卫生保健制度目录:1、一日生活制度2、膳食管理制度3、体格锻炼制度4、卫生与消毒制度5、入园(所)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6、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7、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8、伤害预防制度9、健康教育制度10、卫生保健信息收集制度幼儿园幼儿一日生活制度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全方面提高,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制度。一、晨检:认真做好幼儿园的接待工作,检查幼儿有无发病,带药情况,有无外伤,有无携带危险物品等。二、教育活动1、教师要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2、在活动中了解和发现幼儿的兴趣与要求,正

2、确的启发和引导,做到因材施教,做好随机教育。3、上课教师要按时上课。三、喝水1、教师要根据季节变化供应冷暖适度的开水,夏季凉,冬季要保温。2、按时组织幼儿集体喝水,除此以外要求幼儿用自己的杯子随渴随喝3、不能阻止幼儿饮水,不催促幼儿快喝,对不爱喝水喝不敢要求喝水的幼儿要多加关照,经常提醒他们喝水。四、课间操1、按时做操,做操前教师要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衣服、鞋帽,做好防寒、防暑及安全检查工作。2、教师示范动作要准确,要求幼儿动作要到位。3、严禁大声训斥或粗暴动作对待幼儿。五、户外活动1、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中有组织的户外活动时间为:中班20分钟,大班30分钟。2、注意幼儿安全

3、,在活动中幼儿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3、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活动条件,(如场地、器材等)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4、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认真观察,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六、活动区活动:1、保证幼儿活动区活动时间。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活动区角,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3、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巡回指导,提供帮助,保证幼儿安全。七、离园1、做好离园前的准备工作(如整理衣物、洗手、洗脸等)教师做到对每名幼儿心中有数。2、把每位幼儿亲自送到家长手中,如果不是本人家长接孩子,教师必须索取委托证,否则不能让其带走幼儿。幼儿园膳食管理制度1、幼儿伙食有专人负责,建立伙委会(园领导,炊管人员,保健人员,

4、保教人员及幼儿家长),定期开会,合理使用。2、幼儿伙食费专款专用,精打细算,计划开支,合理使用。3、正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烹调供应,管理人员要经常下班了解幼儿进餐情况,听取班级对伙食的意见。4、工作人员伙食与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得侵占幼儿伙食费。5、保健人员按季度制定食谱,科学搭配营养,定期进行膳食营养分析及评价。6、按时开饭,幼儿进餐时间不少于20至30分钟,培养幼儿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饮食习惯。7、每学年向家长发放伙食问卷1一2次,了解家长对幼儿伙食管理的满意度,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幼儿园体格锻炼制度(一)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条件锻炼幼儿的体格。

5、(二)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应保证幼儿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12小时,加强冬季锻炼。(三)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要重视二岁以下婴幼儿的体格锻炼,每天给幼儿做12次保健操,幼儿做12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四)按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体质安排锻炼内容,掌握适当地运动量,不强求一律。锻炼的时间由少到多,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运动强度。(五)按幼儿的年龄制定锻炼计划。锻炼前应做好活动场地、器械、幼儿穿着等准备工作。锻炼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做好保育护理,观察幼儿的反应,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锻炼及时处理。锻炼结束后应观察幼儿精神,食欲、睡眠等情况,保证水的供给。

6、(六)遵守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注意锻炼与保健、营养、护理的结合。对体弱的幼儿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幼儿有病时暂停锻炼。(六)、在正常天气下,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加强冬季锻炼。(七)、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幼儿体格。(八)、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尤其要重视小年龄幼儿的体格锻炼。(九)、锻炼要经常和循序渐进,活动内容和活动量要适合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对个别体弱幼儿要给以特殊照顾。(十)、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分层指导,保证每位幼儿动作发展、体质增强,并在幼儿体育活动时,二位教师须同时参与。生消毒制度一、

7、早晨来园开窗通风。二、传染病流行季节或班中有传染病发生时每日下班后开紫外线灯一次,每次半小时;其余时间每周五一次,每次半小时。三、毛巾:洗净后放热力消毒柜消毒,消毒后晾晒,每日一次。四、水杯:每日先在一池中清水清洗,再二池洗涤剂清洗,再将洗涤剂清洗干净后在三池中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钟,而后在四池中用流动水清洗彻底干净后,放消毒柜内消毒。在消毒柜内消毒时要求水杯口朝下,做到水杯里外无污渍、奶渍,水杯沿无锈渍。五、餐桌消毒毛巾:每餐前用专用毛巾浸泡在100mg/L的消毒液中后应用。六、抹布:每日用100mg/L的消毒液清洗消毒,悬挂晾干。七、桌面:每餐前用清水擦拭,然后100mg/L的消

8、毒液消毒,4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八、门把手、水龙头:用蘸有清水抹布先擦拭,再用蘸有100mg/L的消毒液的抹布擦拭,而后用蘸有清水抹布擦拭。九、厕所:随时冲洗,每日用100mg/L的消毒液消毒一次。十、玩具:每周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后清水刷洗。H一、图书:每周五在阳光下爆晒。十二、个人卫生:老师用流动水及香皂,按照六部洗手法水洗手,平时勤剪指甲、勤洗头。十三、消毒用毛巾及墩布专用,不得他用。幼儿园入园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一、儿童健康检查制度。(一)儿童入园必须到所属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合格者,方可入园。入园时要收取幼儿保健手册、儿童健康档案、预防接种证。(二)乙肝表面抗原

9、阳性兼e抗原阳性者或谷丙转氨酶增高者暂不予以入园,经治疗后,3个月做肝功能检查一次,连续3次正常方可入园。(三)儿童转园从托儿所进入幼儿园或离开幼儿园一个月以上的儿童须重新体检后方可入园,有肝炎接种史的儿童须检疫42天,体检证实其健康后方可入园。(四)入园儿童应定期体检,3岁以上每年一次,并做好疾病矫治工作每季度测体重身高一次。二、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一)幼儿园工作人员新入园时须到所属妇保所进行体检,合格者放可调入上岗,以后每年到妇保所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后,由检查单位签发统一印制的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合格证持证上岗。(二)患有国家法定传染病、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精

10、神病的保教人员、炊事员、未治愈前不得从事保健、炊事员工作。(三)发现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必须离职治疗,疑似肝炎病例未确诊前应暂时调离。肝炎患者取得医院痊愈证明后,须观察半年,其间每隔3个月做肝功能检查,连续3次正常恢复工作,菌痢患者症状消失,停药后3天,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方可恢复工作。(四)工作人员离岗1个月以上,应再次经妇保所体检合格者方可恢复工作。三、食堂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一)食堂工作人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

11、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二)食堂工作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三)建立食堂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四)新参加工作的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培训,培训情况应记录。(五)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操作时间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专间操作人员还需戴口罩),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六)操作前手应洗净,操作时手应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应进行消毒。(七)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

12、情形时应洗手:1.开始工作前,上厕所后;2 .处理食物前,处理生食物后;3 .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的后;4 .咳嗽、打喷嚏、或揭鼻子后;5 .处理动物或废物后;6 .触摸耳朵、鼻子、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7 .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八)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食品处理区内不得有抽烟、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及控制制度我园以卫生部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及省、市有关卫生保健制度为工作指南,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特制定我园传染病预防及控制制度如下:1 .幼儿园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立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

13、机构报告。2 .幼儿园要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同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托幼机构儿童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3 .卫生保健人员定期对幼儿及其家长开展预防接种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护能力和意识。4 .卫生保健人员及时了解每个班级幼儿出勤情况,协助班级教师对因病缺勤幼儿的管理,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原因,对疑似患传染病的,要及时报告给园疫情报告人。园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追查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并对可能被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5 .幼儿园内发现疑似传染病例时,应当及时设立临时隔离室,对患

14、儿采取有效的隔离控制措施。临时隔离室内环境、物品应当便于实施随时性消毒与终末消毒,控制传染病在园内爆发与续发。6 .发生传染病期间,幼儿园要加强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注意保护易感幼儿。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该班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托和转园(所)手续。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7 .患传染病的幼儿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园。来自疫区或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检疫期过后方可入园。8 .发生传染病要及时上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合疾控部门对幼儿园的环境及各种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9 .针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饮食

15、卫生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进行空气消毒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等。10 .合理安排幼儿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强户外锻炼,提高幼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一、管理制度(一)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营养不良、应列入常见病管理内容。(二)根据季节变化、疾病多发的年龄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利用各种形式向教职员工和家长宣传常见病的预防知识。(三)认真做好常见病登记工作,定期对园内常见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断摸索和总结管理经验。二、常见疾病具体的预防措施(一)感冒预防措施11 障室外活动时间,日托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2 .活动室及卧室经常通风,常晒被褥,室内空

16、气保持清新。3 .随着气候的变化,督促各班配班教师及时为孩子添减衣服。入秋之后,不可添衣过快,一般比成人多一件即可。适当地让孩子经受冷、暖不同气候的刺激,使他们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4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通过游戏、跑步、做操。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按时安排相应的体育活动。5 .做到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6 .在感冒流行期间,对幼儿采取预防发病措施,口服板兰根冲剂:每次1包,一日2次,连续服3.5天,流感季节,提醒家长不带幼儿去公共场所。(二)腹泻预防措施1 .防止腹泻,关键把好“病从口入”关监督食堂做好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做好食具的消毒工作,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17、2 .幼儿伙食实行民主管理:成立伙委会,由园长、保健医、食堂管理员、会计、教师、保育员、及家长代表组成。每月召开一次伙委会。按照幼儿需要制定膳食计划。每周制定一次带量食谱,做到蛋白质、糖、脂肪、微量元素、谷类达到标准量,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3 .避免腹部受凉。腹部受凉后,肠蠕动加快,除感到疼痛外,会使食物、水分和肠内容物在肠内停留时间缩短,吸收减少,同时出现腹泻。4 .对患病儿进行隔离:在一般人印象中,幼儿腹泻并不传染,诚然,幼儿腹泻不像痢疾、伤寒、肝炎那样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但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幼儿腹泻,对幼儿仍有传染性。幼儿腹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通过与患儿接触或者接触患儿大便污染的环境可被

18、传染,也可能造成流行。因此,在防腹泻的同时,做好患病儿的隔离及所用便具的消毒工作。(三)呕吐预防措施1 .饮食后避免吞入凉空气。2 .饭前组织安静活动,放进餐音乐,调整好孩子进餐情绪。3 .幼儿园医护人员及时确诊呕吐原因,以免误诊。4 .确诊呕吐原因后,如是正常的生理原因,因让孩子漱口,静卧,医护人员注意随时观察。幼儿园伤害预防制度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幼儿伤害事故的发生。为此特制定伤害预防制度如下:1 .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以幼儿安全为前提,建立定期安全排查制度,落实预防幼儿伤害的各项措施。2 .幼儿园的房屋、场地、家具、玩教具、生活设施等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19、和规定。3 .幼儿园建立重大自然灾害、食物中毒、火灾、暴力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如果发生重大伤害时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4 .幼儿园应加强对工作人员、幼儿及监护人的安全教育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I,普及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的能力。5 .工作人员定期接受预防幼儿伤害相关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做好幼儿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隐患,预防软组织损伤、骨折、烧(烫)伤、中毒等伤害的发生。6 .全体工作人员以关爱的情感准则平等的对待幼儿,语言文明,不得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不得歧视有缺点的幼儿。7 .卫生保健人员及时了解每个幼儿的健康情况,发现隐患要及时上报并采取救助

20、措施,时刻要有安全意识。8 .组织幼儿到园外活动前要向园部请示,并对幼儿进行外出安全教育,活动过程中管理要到位。9 .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安全的食物。食堂必须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并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区管理制度;增加托幼机构食品采购要求和库存食品要求,明确食品加工用具的消毒要求;坚持48小时食物留样。10 .患病幼儿离园休息治疗。确需在幼儿园吃药的幼儿,卫生保健人员和保育员要加强管理,与家长做好药品交接、登记工作,并请家长签字确认。药物必须妥善保管,吃药时要仔细核对,避免错吃漏吃。11 保健室药品柜要上锁,由卫生保健人员保管。12.建立健全幼儿接送卡制度,严格执行接送卡制度,接送幼儿时注意保护幼

21、儿安全,避免丢失幼儿。幼儿园健康教育制度1 .幼儿园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利用板报、网络、讲座、游戏、故事等向幼儿、教师和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宣传。2 .有针对幼儿的形式多样、有趣易懂的健康教育课程,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3 .利用新知识、新理念向家长、教师宣传防病知识、幼儿心理卫生和行为规范知识。4 .园内及班级内均配备适合幼儿的健康教育器材,教材应有两种以上并有完整的健康教育资料,如讲课稿、图书、音像制品、玩教具等。5 .开展家园互动活动,建立家长联系制度。6 .学期结束有健康教育总结,并有记录。每学期均有健康教育计划。定期评估健康教育效果。幼儿园卫生保健信息收集制度一

22、、按规定收集、登记、整理和归档园内的卫生保健工作的情况。发现传染病疫情况时,采取及时上报和信息采集措施。二、加强对幼儿日常晨检、午检保健资料的登记及统计。三、认真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业务指导部门要求,建立卫生保健登记、统计档案,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做好记录与统计。四、园长为本园卫生保健信息收集第一责任人,园卫生保健员为本园卫生保健信息收集的具体实施人,负责卫生保健登记与统计档案,确保信息及时、完整、准确。五、按上级业务指导部门要求及时填报卫生统计报表,并由本单位负责人审阅并签字、盖章后上报。六、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对全园的卫生保健登记与统计应定期进行整理分析(每年一次),对一次体检资料应有小结。七、资料的存储:资料的长期保持有利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的比较与分析,对有相关卫生保健资料按要求保存,并保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