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65770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规范.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规范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义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异位子宫内膜的来源目前尚不清楚,主要学说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遗传学说、免疫调节学说等。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史生育年龄妇女有继发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常伴经期肛门坠胀感及性交痛。部分患者有月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近半数患者有不孕史。病灶在直肠、膀胱处的患者可有周期性血便、血尿。病灶在腹壁或会阴手术切口瘢痕处的患者可有周期性的疼痛和增大。4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妇科检交在直肠子宫陷凹或宫#6韧带部位扪及一个或多个大

2、小不等质硬的结节,有的有触痛,月经期结节增大、压痛更明显,或舐韧带增粗,可在子宫一侧或双侧触及粘连性包块。5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辅助检交1.1 超声检查是鉴别卵巢异位囊肿和阴道直肠隔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方法,可确定异位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6%以上。5. 2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可直接见到病灶,了解病变的范围与程度并进行分期,活检即可明确诊断。6. 3免疫学检测测定抗子宫内膜抗体及抗磷脂抗体,是诊断和观察疗效的有效辅助手段。5.4CA25检测血清CA呈中、高度表达,临床上多用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疑有深部病灶者。在诊断早期病变时,腹腔液的CA25值更

3、有价值。6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治疗目的为缩减和去除病灶,减轻和控制疼痛,治疗和促进生育,预防和减少复发。6.1期待治疗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吧味美辛、蔡普生、布洛芬)对症治疗经期的腹痛,适用于病情较轻者,定期随访。7. 2药物治疗6.2.1口服避孕药:适用于轻度患者,临床常用低剂量高效孕激素和焕雌醇符合制剂,每日1片,连用69个月。乳腺癌、肝功能异常、血栓性静脉炎为禁忌症。6.2.2孕激素:甲羟孕酮30mg口服,每日1次,连用6个月。或己酸孕酮250mg深部肌肉注射,每周12次。6.2.3孕激素受体水平拮抗剂:米非司酮每日25IOOmg口服,连用36个月。每月需查肝功能。6.2.4孕三烯酮:2

4、.5mg口服,从月经第1日开始,每周2次,连用6个月。6.2.5达那哇:200mg次口服,从月经第1日开始,每日23次,连用6个月,若疗效不佳,可增至每日4次。肝、肾功能不良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应用。6.2.6促性朦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丙氨瑞林150mg肌注,每日1次;或用亮丙瑞林3.75mg或L88mg肌注,从月经第1日开始,每4周1次,连用36个月;或用戈舍瑞林3.6mg肌注,方法同亮丙瑞林。6.3手术治疗6.3.1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年轻要求生育的患者,保留子宫及附件,尽量保留双侧附件,切除病灶,分离粘连,重建卵巢及盆腔腹膜,修复组织,可剖腹或腹腔镜操作,第发率约40%

5、。6.3.2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适用于重度、症状明显且无生育要求地45岁以下患者,切除子宫和盆腔内病灶,保留至少一侧或部分卵巢,保留的卵巢应仔细检查无内膜异位病灶,免发率为5%。6.3.3根治性手术适用于病情严重、年龄45岁以上的患者,行全子宫和双侧附件切除术,几乎不免发。6. 3.4不孕的治疗腹腔镜手术能提高术后妊娠率,治疗效果取决于病变程度,不宜应用药物巩固治疗,应行促排卵治疗,术后2年未妊娠者,再妊娠机会很小。6.4 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手术前给予36个月的药物治疗,可使病灶缩小、软化,有利于缩小手术范围和手术操作,对于手术不彻底或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者,给予6个月的药物治疗以推迟复发和巩固疗

6、效。子宫腺肌病诊疗规范1子宫腺肌病的定义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岁一一50岁经产妇,约15%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半数合并子宫肌瘤。2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生长所致。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造成子宫基底层损伤,与本病的发病密切相关。高水平雌激素、孕激素刺激也可能是促进内膜向肌层生长的原因之一。3子宫腺肌病的病史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月经前1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4子宫腺肌病的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呈球形,质地较硬,有压痛,有的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样突起。月经期子宫可增大,质地变软,压痛明显。5子宫腺肌病的辅助检查B超检查显示子宫肌层光点不均匀。6子宫朦肌病的治疗6.5 药物治疗本病尚无有效药物治疗,因常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如孕三烯酮、达那嚏、亮丙瑞林、戈舍瑞林、丙氨瑞林等,使用方法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6.2手术治疗对于年龄大、不需要生育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尽量保留卵巢。有生育要求的酌情行局部病灶切除术,但术后易复发。经腹腔镜舐前或舐骨神经切除术也可治疗痛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