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模式下的五感农田.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7407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养+”模式下的五感农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康养+”模式下的五感农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康养+”模式下的五感农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康养+”模式下的五感农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康养+”模式下的五感农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养+”模式下的五感农田.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康养+”模式下的五感农田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体现人与自然、宇宙间独特的时空关联,如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活动。农业不仅是一种生产对象,还是一种审美对象,乡村田园风光优美,人们在此或骑行,或徒步,或自驾游,穿梭于田野之间,呼吸着清新空气,感受锦绣般的乡村景致,满足周末、短途出行需要,为人们带来许多的感官享受。本文拟从五感农田应用进行探究。1 “康养+”农田与视觉感知人们的感官可以接收现实事物发出的不同信息,从而使人获得多样的体验,产生不同的主观反应。人有“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通过这五种感觉来认知世界,其中视觉是人体各种感觉中最主要的感觉,它占环境对人体五感作用的75%

2、87%研究表明,欣赏景观对于人体有积极影响。农田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蕴含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农田色彩、三维感知(即温度感、距离感和重量感)、纹理、地貌变化,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农田作物的叶色、花色和果色受气候、季节的影响而变化,产生色彩的变化。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照片使本处于消极情绪的人趋于稳定。这表明绿色植物会给人带来积极情绪干预,作用于心理使人平静、愉悦。红色的果实、金黄的麦穗等暖色系容易使人联想到温暖的太阳和火焰,从而给人以热闹、热烈及兴奋之感;紫色等冷色系容易让人联想到冰冷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绿色为自然的颜色,让人感到生机与活力。结合不同的地形地貌,不同的农田纹理,形成自然梯田式的色

3、彩农田,线条随坡向自然弯曲,生动流畅,成色彩斑斓、富有韵律感的视觉美感;散乱式的色彩农田,通过农田种植不同的作物,色彩的变化与搭配,带给人一种无序、随机的农田美感。山地地势地貌形成的自然坡地,用乡村花卉、果蔬、树木等打造的天然田园农家景观,坡地花海、湖边树林、田园湿地等,起伏连绵,五彩缤纷。2 “康养+”农田与听觉感知农田中,听觉感知自然之声和人为之声,身处田野,很容易感受到诗中“听取蛙声一片”的美好,感受微风、麦浪、水渠的跌水、小溪流水声、鸟鸣声以及昆虫(蟋蟀)鸣叫声等等。人为之声包括农业机械的声音和人语声。这两种声音满足人类期待平静、舒适的听觉感受,以及生态知觉,使人达到深层放松。3 “康

4、养+”农田与嗅觉感知在五感中,嗅觉的作用回路最短,利用植物香气疗愈身心,正在生长的李树香气能够引起愉悦和兴奋的积极情。通过实验表明,被试者通过闻一些植物的挥发物,会使人缓解焦虑和抑郁,并能提升人的幸福感。田地里农作物成熟后的气味也可具有疗愈功效。除了稻田、麦田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庄稼田,芳香植物田亦受到游客的青睐。农田道路与农田接壤一侧种植复合植被缓冲带除具有吸引天敌,建立生境的生态功能外,还能通过光合作用使空气中有更多的负氧离子,为在田野间散步的人们带来清新的气味;一些芳香小乔木和芳香灌木,能挥发有益物质,并强化康养人群的嗅觉体验,有医疗保健功效;还有一些花朵可采集做花茶或香精,具有药用价值。4

5、 “康养+”农田与味觉感知色叶作物、观花作物、瓜果蔬菜、以及新型观赏蔬菜,与其他可食用植物及观赏植物种类搭配种植,可观又可尝的农田景观,是理想的康养田园生活模式。味觉主要是通过品尝来感受,不同季节打造不同主题的乡土植物,既有当地品种的果蔬,也有外来品种适应当地生态气候的果蔬,游客互动采摘,自己动手烹饪,享受舌尖上的自然美食。5 “康养+”农田与触觉感知触觉是人与自然交互最直接的感官体验,通过皮肤感觉器获取外界的信息,触摸叶片、花朵、果实、谷穗,感受其纹理、质感、形态,引起心理共鸣;用触觉来感受农田小气候的温度、湿度、风速;采摘、攀爬等活动,带给人的愉悦持续而且长久,对人情绪的影响非常明显。接触

6、传统的农事生产工具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如犁、耙、锄头、镰刀、铲、手推车、斗、桶、扁三座大山,是山旱农牧业区(简称山旱牧区),面积5159平方千米。山旱牧区以井、库灌溉为主,发展农牧业生产。其间有4条较大河流及104条大小山沟;黄河从旗境南界流过,过境长160千米。长期以来,乌拉特前旗高度重视防凌防汛工作,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以防洪减灾为主要建设任务的担、萝筐等。从耕田、播种、插秧、劳作到收获,在与土地的直接接触中,人们能更深入地了解植物与土地的联系,培养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关怀之心;同时通过适当的田园劳作,活动筋骨,疏通气血,放松神经,养心健身,获得心灵上的富足与自我认同感。6结束语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及工作压力逐渐增大,健康问题已成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康养+”模式下的农田,不仅可以满足当下人们对“躬耕垄亩”式的田园生活的体验,还可以享受自然、生态、绿色、休闲的健康生活,疗愈身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