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5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127438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5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5篇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2.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会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

2、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说“承上”是因为速度的概念是*知识的核心,通过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学生对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说“启下”是因为本节是第一次分组实验课,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体会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教材设计实验来巩固平均速度的知识,练习用停表测时间,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的器材比较简单,只有木块、斜面和小车,通过在斜面的中间放上铁片,用来划分两段路程,在小车或小球撞击铁片时记录时间,两段时间之和就是小车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所通过的时间。教材要求学生计算前半程和总路程的平均

3、速度,应当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在计算中复习巩固解决物理计算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体会说到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重点:平均速度的测量。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停表的使用。三、教学策略创设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例子,学生容易判断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也能猜想出物体速度是怎样变化的。但是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必须进行速度测量。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要测量速度,必须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测量下滑的小车在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巩固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

4、高实验能力,同时让学生巩固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分析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或不同的路程段中其大小会不同。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五、教学过程:略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篇2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提高物理教师的理论素养认真学习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物理课程标准、学科标准解读等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课程评价相关的课程改革教材。同时组织教师学习交流理论,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二、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成立新课程标准教学研究小组,开展联合研究,推进课程改革。本学期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优

5、化课堂教学,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构建教学模式,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和情境教学。2、加强教学的日常检查,做好检查或抽查备课笔记、讲义、作业批改等工作。认真交流教学经验。努力创建“预习”、“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备课和听课质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三、加强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这学期,我们将继续加强江苏省“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研究项目“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及市级教研项目指导物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研究内容,明确了分工,责任到人,保证了研究质量。四、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1、继续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理

6、论,要求他们坚持自学教育理论,写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2、加强对青年教师备课和听课的指导,探索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方法,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讲座、讨论、参观等学习,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提高教学专业水平。五、加强基础年级物理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作为基础年级,物理教学应注重加强双基和能力培养。要求教师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形成过程教学和实验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他们善于积极交流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篇3为了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根据本

7、学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计划:一、本学期的教学目的:1、完成本学期第六章到第十章的教学任务;2、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3、本学期还要积极参加教学交流活动,多从其他教师身上获得经验、学习方法,取长补短,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二、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本学期从第六章到第十章共五章内容,都和电有关,可以说是初中电学部分的全部内容。知识系统性强,难度大,特别是第七章欧姆定律和第八章电功率是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说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多做实验、多测试、多进行

8、实践活动等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才能会应用知识。最后一章是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查资料,开阔视野。三、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行事历如下:周次日期活动内容1、2.222.23开学工作,制定计划,准备教案2、2.253.1进行上学期教学内容的复习及第六章新课教学3、3.33.8进行第六章内容的教学工作4、3.103.15复习第六章内容,总结、讲解习题5、3.173.22进行第七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6、3.243.29继续进行第七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7、3.314.5复习第七章内容测试、总结、反思、改进教学方法8、4.74.12进行第八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9、4.144.19继续进行

9、第八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10、421426复习第八章内容,测试、总结11、4.285.3讲解习题,复习第六章到第八章内容迎接期中考试12、5.55.10期中考试,试卷讲评,总结经验。13、5.125.17进行第九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14、5.195.24继续进行第九章内容的教堂学工作15、5.265.31复习第九章内容,讲解习题、总结知识16、6.26.7进行第十章的教学工作17、6.96.14复习第十章的内容,讲解习题18、6.166.21复习本册书的内容,迎接期末考试19、6.236.28期末考试20、6.307.5放假,交送总结。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篇4一、基本情景概述:1、指导思想:贯彻落实

10、新课程标准教育改革精神,狠抓基础教育,努力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切实保证教育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帮忙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有些概念很抽象,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同学们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两级分化较突出,所带八(1)、(2)班学生差距较大,八(1)班学生活跃;八(2)班学生相对而言比较沉默寡言。3、教材分析: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研究现代生产发展与社

11、会生活的需要,又研究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本事、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我的目标。在资料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进取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进取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经过学生自我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学期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本事

12、,初步的分析、概括本事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本事;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三、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仅有处于进取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本事。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本事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我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一样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景予以耐心帮忙,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到达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本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