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实习心得体会5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127480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地实习心得体会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地实习心得体会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地实习心得体会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地实习心得体会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地实习心得体会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地实习心得体会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地实习心得体会5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地实习心得体会5篇 工地实习心得体会篇1实习对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没有经历过实习,这是第一次实习,他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中。由于时间短暂,在那几个礼拜里就接触到这些东西,但是我很知足。不实践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丰富,但理论中的东西要是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才体会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东西用

2、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的道理。一开始到这工地的雏形还没有,只看见一个基坑。我们被分到放线组,放线是建筑的基础,对于我们初学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间,我对水准仪经纬仪有了更好的了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测量仪器,更让我在工地上实践了仪器的观测,使我适应了在不同条件下操作仪器。上夜班是一种让我们在更恶劣的条件下适应实地操作的技能,要适应最恶劣的环境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让我们学到更多更坚实。现在北方的夜晚是寒冷的,在困乏和寒冷的交加中,还要完成测量任务,这是一个对于我们刚实习的大学生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体现我们适应能力的考验。伴随测量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实我们的实习

3、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砖是锻炼我们的意志。虽然我们对于这些锻炼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时也磨练了我们,然我们体会到社会的味道,让我们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们要慢慢适应工地生活。_个月的时间过去了,_个月的生活总算是充实的,该做的也做过了,该经历的也在慢慢经历,相信今后还有更精彩的生活,我期待着。工地实习心得体会篇2今年寒假放假回来后我就去了_建设工地去认知实习去了。这个项目总投资_万元人民币,建设面积是_平方米,是_县度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是_县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是_设计院,质量监督是_监督站,安全监督是_监办,施工单位是_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是_有限公司,结构类型是框架,五层。我之所以提

4、前选择实习是因为我觉得有了一定的实际知识可以让我更好的去学习理论知识,争取早一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建设21世纪新中国的一份子。工作的第一天有点寒冷,骑着车到工地的时候脚都已经冻僵了,看到工地上的工人们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烤火,这时侯再想想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每天八点多钟起床还嫌少是有多么的幼稚了。我细细的打量了一下这个工地,一共有五套独立的地基,大约1万多平米。我又绕着全部的工地走了一圈,提前认识下这个“陌生”环境。早上刚去由于什么都不知道,就是看着工人么忙这忙那的有点好奇。过了一会,我领到了安全帽,戴上了它之后感觉有点好玩,因为以前在学校戴安全帽的时候总是参观之类的,所以没有体会到工作的那种辛酸。

5、起初,我帮几个大爷们递递钢管,因为工地建在村子旁边,周围一圈要用钢管扎成围栏。一是为了周围群众的安全,二是保护工地,防止不良人员进入。围栏搭好之后,我去看了看施工的图纸,有建筑平面图、梁柱等等的各种图纸。因为我们在大一下学期学过,所以对于大部分的图纸还是看得懂的,还有少部分看不懂的,我也虚心的去请教现场的施工人员。了解了配筋、钢筋、箍筋的等级,还有如何根据图纸配置实际楼板。在我看图纸时,现场还有工作人员在用一个我没看到过的仪器测量柱子的高度,我很好奇的围上去看了看,后来知道那叫做水准仪。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样陆陆续续的过去了。下午开始浇筑楼的楼板,现场开来了一辆混凝土泵车,好大的一辆。后面陆陆续

6、续还有好多运送混凝土的车子。看着泵车喷混凝土的那种速度,真感觉机械化现代建筑比以前人工不知快了多少倍啊。现场施工员叫我随着那些工人们一起去平整楼板面,因为混凝土打下来是不均匀的,我用了一块砂板开始了我第一天最辛苦的工作。时间慢慢地过去,第一天就这样随着太阳的下山而结束。第一天的工作真是有点辛苦,我刚开始决定歇息几天再来,后来想想既然来实习了,就该坚持坚持。学到了很多,平整楼板面时就有好多问题都是那些有经验的工人们告诉我的,学到了很多很实用的知识。工地实习心得体会篇3在实习期间,我与技术人员、工人师傅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互相经常交流思想,尊重实习指导人的指导和安排。一进入实习工地,首先对整个工

7、程及工地的基本情况有了了解,看了工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了解了工程的类型、结构形式、工程的规模、生产工艺过程、建筑构造与结构体系、地基与基础的特点等,还了解工程的进度情况、技术力量的配备及工人的素质,及目前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准备采取的方案措施。通过看施工图,现场调查,与工人及技术人员交谈等方式,对工程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即知道工程已完成了那些任务,还有那些任务要完成,我将参与哪些工作等。在任何工程整个建设过程中,土建施工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白整个施工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从基础到主体,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关系到整个工程稳定,基础打不好,主体干的再漂亮都无法改变整个工程的命运

8、,基础一旦出了问题整个工程就是一个豆腐渣工程;建筑从立项开始就决定了它的使用功能,设计只是为了完成它的功能要求,施工才是实现它的价值时期,也是一个资金消耗的主要过程,因此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它的质量,所以遵守建筑工程施工程序就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要求。施工必须坚持“先勘察,再设计,后施工”的过程,千万不能将其颠倒,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到时后悔也晚了。工地实习心得体会篇4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来工地实习几个月了,伴随着工地建筑像孩子一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己施工方面的知识、经验也在渐渐增长,生活也充实了不少。 初到工地时,人人都是师傅,人人都是学长。看到偌大一个基坑,心情是紧张而又激动的。在

9、这半年的学习实践中,渐渐熟悉了测量,学会了放样,慢慢开始接触相关的规范,明显的进步是对图纸、对房屋的功能结构、梁板柱的配筋、对各工种的职能及相互间的协同工作的认知程度都有了质的飞跃,对房屋建造过程中各道工序流程、施工工艺、施工经验、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以下总结零零碎碎的几方面:1、基础大基坑的维护和降水,工地的东南面围护是桩基帷幕,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场地空间,而西南面采用土钉墙,是因为场地空间比较充足,成本也低。降水采用的是井点降水,值得一提的是在撤去水泵时,最稳妥的方法是停用水泵抽水,观察一两天基础无异常后再撤去降水设备;2、基础工程的施工流程:打桩破桩-垫层砌砖台模做防水扎钢筋(承台、基础

10、梁板柱、剪力墙)-浇注底板地下室。3、 测量放线,这可以说是我们做得最熟悉的工作了。经过千錘百炼后已非常熟练的掌握了相关的仪器、技巧和经验。我们前期在放样中出现了偏差的问题,原因在于后视取得太近了。有个原则叫“长边定短边”,做到这点后放样一直非常精准。可以说测量放样是很能体现一个人责任心、细心、耐心的。思想上的粗心大意是很容易出错的;4、 对桩偏位的处理:简单的说就是相应的加大承台,要是偏位较大可能得让设计院研究处理;5、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地基础有多处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要是处理不好,由于内外温差,混凝土容易出现温差裂缝和收缩裂缝。措施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用分层浇筑法

11、浇筑;掺和缓凝的外加剂;养护时多洒水注意人工降温;在混凝土不同深度预埋钢管注入水后用于降温和监测温度;6、对后浇带、加强带、止水带,施工缝、沉降缝、伸缩缝有了全新的认识。像后浇带在浇筑前得清理、除锈、挫毛、湿润。在办公楼与裙楼间的伸缩缝在浇筑时用泡沫板隔开;7、 基础底板防水:基础虽然做了防水,但更主要的还是得靠混凝土结构本身防水。这就取决于抗掺混凝土本身的密实度。所以在浇筑时一定得注意振捣要充分,更不能出现漏振现象。否则基础容易出来掺水、冒泡现象;8、主楼与裙楼间的连接:办公楼与裙楼、酒店与裙楼间的连接是不同的,前者是有伸缩缝隔开的,各有独立的柱“生根”;后者是通过梁连接的,后浇的裙楼需要在

12、梁口预留钢筋。此外还有种连接方式就是做“牛脚”像单层厂房、工地酒店泳池边也有;9、图纸上易出问题的几种形式:主次梁梁高出错;在标高比较复杂的部位标高出错;建筑图与结构图对不上出错;钢筋标注出错等等;10、冬季的浇筑:浇筑前就得留意天气的变化趋式,要是未来几天天气不好那抢浇一层是一层啊,同时浇筑前得注意不得有冰冻;浇筑后注意养护,及时盖好塑料膜保温,防止内部水分结冰。要是雪后浇筑得留意柱底是否有积雪。其实工地上还是很多很多东西值得自己去学习总结:像施工组织设计、高支撑、外挑脚手架、塔吊基础,全站仪测土方量等等。除了施工技术外。对施工管理感触也是很深的。要做好施工管理,对人的要求是全面性的。就施工管理要接触的人而言,外有各部门领导、交警、城管,内有各代班、民工。就管理内容而言,包括经济的,技术的,气象的。就用人而言,工地上什么人都有,有君子也有小人,如何为我所用,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也是一问。施工和管理是一个团队的工作,一个人的人力量是微小的,一项工作个人来完成是寸步难行的,而一个团队来完成就简单易行多了,所以工作中要最大化的发挥团队的作用。这些都是一个慢慢励练的过程。总之能做好施工就能做好很多事。呵呵自己亲身参与一幢高楼的建设,看着它平地而起,非常有成就感。非常感激_工地这个平台给我一个锻炼提高的机会。也感谢各位前辈给新人的帮助指导。工地是一个起点。走出工地我会更自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