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介绍.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7772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介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XXX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介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XXX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介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XXX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介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XX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介绍.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介绍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与法治英文名称:1deo1.og1ca1.andmora1.cu1.t1vat1onand1.ega1.bas1s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总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所有专科专业课程目标: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

2、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与法治是2005年全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中新增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这门课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一起构成了面对所有高职高专学生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它既有思想性、理论性、也更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实践性特点,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课程特色: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教学特色,理论教学突出重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实践教学形式多样,以志愿服务、团队素质拓展为主,辅之参观考察、课堂辩论等,通过理论教学

3、明白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增强高职大学生讲礼貌、善合作、守纪律、有涵养的职业素养。内容简介:该课程以培养时代新人为主线,以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治观教育为核心来展开教学内容,引导大学生完善四种认识(认识社会、高校、职业和自己),学会四种技能(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交往),做符合时代新人的要求大学生,帮助学生了解新时代对他们在思想、政治、道德、法治观念和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教材本课程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教材。教学方法:本课程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第二课堂、自主学习为辅,通过讨论研究、多媒体音频

4、和视频等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具体使用较多的教学方法如下:(一)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方法,它重在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结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探讨研究,进行自我教育。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教学引向深入,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使学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二)课堂讨论法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对所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作更深层的思考,通过共同讨论,开拓思维、提高认识。课堂讨论的优点是锻

5、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师生之间感情交流,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了解和合作。(三)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又称情境教学法,它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该方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思考、讨论,由教师分析、解剖,最后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从而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四)专题讲座法本课程内容博大精深,涵盖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有限的教学时间完成繁多的教学内容,必须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必须按照贴近生活、贴近

6、社会、贴近大学生实际的原则,必须遵循教材又跳出教材,为此,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生思想的疑点和困惑点,选择和提炼出若干个教学专题进行讲座。这种教学方法既能把理论讲得精辟透彻,又能促使学生把课堂听课和课外思考结合起来,从而大大增强了理论课的科学性和可信性,提升了该课程的时代性、针对性。(五)小组研讨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授课内容,从现实社会学生关注的现象中精心筛选提炼出问题,确定出学生研讨的主题。学生分成小组集体研究攻关,撰写提纲和讲稿、制作多媒体课件,推荐小组代言人参与课堂讨论发言。代表发言后,先由学生自由点评,锻炼其理论判断能力,再由教师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情况进行点评,加

7、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系统理解。小组研讨法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六)课堂辩论法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和课上实践环节的设置,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困惑的问题,拟定可供辩论的题目,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为正方、反方,经正反两方辩论后,教师进行点评,对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暴露的思想与认识问题教师及时予以指导。(七)实践教学法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理论的相关命题。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注意结合讲授内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调查、体验,让他们以所见所闻、所体所察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洞察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