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22上半工作总结和下半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7801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2022上半工作总结和下半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镇2022上半工作总结和下半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乡镇2022上半工作总结和下半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乡镇2022上半工作总结和下半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乡镇2022上半工作总结和下半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2022上半工作总结和下半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2022上半工作总结和下半工作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乡镇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上半年以来,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群众增收为目标,以美丽城镇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重点,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一、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一是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截止5月底,我镇已实现财政总收入5949.7万元,占全年任务的51.3%;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3.8万元,占全年任务50.5%,完成目标占比在排位第3o均提前完成了半年预计任务数,实现了“双过半”的目标。二是持续深化“入企走访连心”活动。由班子成员任营商专员,定期到企业走访、收集意

2、见建议,覆盖辖区内烟花爆竹企业、小微企业61家,共解决了35个土地、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在省级媒体上稿2篇次。三是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成功引进1个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另外一个项目正在洽谈。2021年底引进的江西芯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4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已于4月正式生产,预计今年可实现税收550万元。成功申报广辉防火门和拓林建材2个利用省外资金项目,总计金额1.4亿元。二、精准帮扶群众,致力乡村振兴。一是密切关注脱贫户住房、教育、医疗及饮水安全保障,及时安排资金解决上户摸排发现的问题。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对脱贫户中的特困人员实行全额资助参保,对脱贫户中

3、的低保对象、脱贫不稳定人口实行320元的定额资助参保。61户脱贫户开展了户类基础设施改变,71名学生享受了春季雨露计划补助,共计10.8万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产业。2022年上半年批复基础设施项目4个,分别是西江村、龙田村、清城村、尚庄村道路硬化。批复产业项目4个,分别是黄源水酒建设恒温发酵车间和化验检验室、西江村中药材种植项目、大桥村水稻蔬菜种植项目、西江村小龙虾深加工“微工厂”项目。三是鼓励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产业,积极上报今年第一批“一自主”。鼓励脱贫户和监测户自主创业,截止目前共有144名脱贫户申请小额信贷,发放贷款金额687.8万元。三、抓细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一

4、是抓好18个省建点、16个自建点新农村项目建设,从项目预算、建设质量、经费管理等方面入手,确保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项目经费落到实处。重点打造柏树村、龙田村“十个一”“八个有”提升改变项目。二是对公路沿线人居环境进行重点整治,依法拆除各类乱搭乱建、危旧房、旧广告、横幅等,截止目前,共计拆除危旧房面积达600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2处、卫生死角5处,累计清理垃圾750余吨。三是强化制度建设,抓好政策落实。制定了镇2022年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每月对各村(社区)进行一次考核评比,在全镇通报考核排名结果,形成“你追我赶”的比拼氛围。制定美丽宜居双桥建设暨落实“门前三包”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

5、,规范公路沿线、“门前三包”环境整治等工作每周五开展一次集中整治。四、强化安全监管,消除安全隐患。一是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每天对企业厂房、工序进行随机检查,每月开展一次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上半年共检查企业600余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135条,重大隐患11条,责令停产整顿企业6家,处罚企业5家,处罚金额12.99万元。联合派出所、各村(社区)累计排查废弃厂房25处、废弃养殖场33处、偏远农户125户。二是认真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全镇共排查自建房10678槿,排查出疑似危房102樟,已拆除11樟,其余采取悬挂警示牌、张贴封条、设置围挡等措施禁止人员靠近,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三是积极组织研究培

6、训I。督促花炮企业负责人、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培训取证,组织相关从业人员参加县局开展的花炮垃圾处理培训会,组织研究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观看生命重于泰山纪录片,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意识。截至目前,累计培训36场次、1900余人次。五、维护信访稳定,营造和谐环境。一是认真接待来信来访,扎实开展“控增量、清存量、防风险”信访专项行动,全力开展积案大化解工作,共接待群众来访20余次,处理上级交办信访案件5起,认真执行信访接待、登记处理制度,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回音,结案率达到100%。二是认真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追究制J,按照“半月一小排、一月一大排、半年一次集中

7、排查”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强全镇不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工作,共排查重点稳控人员54人,重点矛盾纠纷3件,均落实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三是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全镇范围内安装了85个巡更点、91个雪亮工程监控摄像头、232个平安乡村监控摄像头,全面完成了县委政法委“每个行政村至少5个雪亮工程、每个自然村至少2个平安乡村摄像头”的要求。六、夯实农业基础,推动农业发展。一是积极动员农户种植早稻,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早稻种植任务,整治毁早稻种中稻行为,确保了粮食安全。落实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稻谷补贴的核实统计工作,按要求发放到农户手中。做好全镇

8、水稻种植保险进保工作,提高了农民和种植大户的种植抗风险能力。二是做好林地管护,新增天然保护林11580.9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通过各村自行除治和聘请专业公司集中除治的方式对全镇范围内松材线虫病疫木进行清理,全镇共清理14769棵,初步完成了疫木清理任务。三是做好水库巡查管控,对全镇12座小(2)型以上水库、192座山塘进行了全面管理与维护,及时排除各类隐患,确保了安全度汛度旱和农业生产用水安全,小(2)型水库已全部签订退养合同,完成“人放天养”。完善防汛领导机构和应急抢险队伍,建立镇防汛责任清单及明白卡,明确防汛责任体系和运转机制,为做好辖区防汛防洪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七、压实防控责任

9、,构建安全屏障。一是严格管控返乡人员,通过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和镇村干部的摸排,截止6月7日在外返乡人员共计1505人,来自中高风险地区346人,集中隔离人员197人;每名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都由挂村领导监督,村干部一对一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工作,确保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居家落实落地。二是严格管控重点场所,由镇社会事务办牵头,联合市监分局、派出所等部门,制定专项检查方案,对各大商超、学校、农贸市场开展全覆盖检查,督促单位、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制度,对冷链食品来源地和流向进行重点检查,确保不出现因冷链食物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三是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派驻镇村干部300余人次参与万载西高速出口疫情防控值守

10、工作,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业务培训2次。八、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不断推进“五型政府”建设,实现错时延时服务。截至6月初,共办理业务1139件。其中计生业务125余件、医保业务463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47件、医疗救助4件。截止3月31日,全镇医保参保人数达到31303人,参保率为98.6%,为建档立卡脱贫户和五保等2000多免缴对象做了人工参保操作。二是积极促进就业工作,组织群众参加县级招聘活动2次,120余人次。提供森林防护、水库保养、道路排障等就业公益性岗位74个。三是全力做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作。截至5月底,共受理工单102件,按时办结率100%,快速办结率90%,满意度

11、95.6%。2022年下半年工作计划一、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一是狠抓招商引资。大力实施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引进2家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严格落实重大线索提供、项目落地投产奖励机制,营造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二是打造花炮产业精品镇。力争培育一批产值过亿、税收过千万的龙头企业,打造花炮产业集群。鼓励花炮企业加大创新力度,通过高新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安全系数。三是打造区域商贸特色镇。帮助30多家小微企业孵化壮大,发挥电子商务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农村流通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二、坚定不移实施城建旺镇战略。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执行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实施集镇主次干道、背街小巷

12、改变提升,形成良好的集镇发展格局。二是实施科学化管理。扎实开展占道经营黑臭水体等专项整治,切实解决集镇路净、道通、水畅、灯亮等问题。三是做活土地文章。针对闲置的502亩土地和17处闲置厂房,主动和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探索通过流转土地厂房、政府资金入股等形式,推动实体企业发展壮大。加大土地开发和增减挂钩等项目的推进力度,抓好县政府批复的121.7亩土地开发项目的施工,确保顺利验收。三、坚定不移实施农业稳镇战略。一是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昌田等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山塘水库维修改变,及时排除各类隐患,确保安全度汛、度旱和农业生产用水安全。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支持中草药、

13、葡萄、毛豆、龙虾等种养殖产业基地扩大规模,努力培育一批拳头产品。支持“黄源水酒”做大做强,提升“黄源水酒”核心竞争力,使其成为地理标志性产品。三是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不断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全力抓好户厕改变,确保应改尽改。依托王宗槐将军故居所在地“红色名村”柏树村等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依托全国文明村镇绍江村大力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四、坚定不移实施幸福城镇战略。一是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实施。加大农村改路、改桥、改水等民生工程实施,有效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结对帮扶机制,兜牢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扩大就业渠道。三是持续抓好安全稳定。依法妥善化解涉及农民工工资、劳动就业等各类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扫黑除恶长效常治;统筹抓实抓好各领域安全生产,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