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调研方案通知.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7914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文旅融合调研方案通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文旅融合调研方案通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文旅融合调研方案通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文旅融合调研方案通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文旅融合调研方案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文旅融合调研方案通知.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文旅融合调研方案通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很多农村问题的前提。推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是立足我市现实需要、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的战略选择,成为我市农业农村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和打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舟山”的总体部署,以海岛生态环境和乡村资源开发保护为原则,以“五水共治、城乡统筹、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坚持把美丽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和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围绕以打造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重点支持培育渔农业龙头企业

2、、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发展,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关键发展能力、激发内生活力。同时,持续优化渔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就业环境,大力实施股份合作制,激活渔农村各类产权入股美丽产业;深入实施低收入渔农户奔小康工程,大力推进电商、旅游、金融等新兴产业扶贫;推进实施渔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培育新型渔农民,全面推动农旅融合发展。诚然,当前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农业和旅游发展进入新阶段,但同时也需正视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总体目标定位不明确,业态层次较低,竞争力不足,以及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等。(一)浓旅融合发展总体目标定位不明确。一是渔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等职能

3、归属不同部门,相对独立,农旅融合发展缺乏前期规划和整体设计,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现象较突出。二是合力推进机制和区域联动机制还未形成,管理部门协作不够,导致在统筹协调、认证宣里、服务指导和政策帮扶上存在一定缺失。(二)农旅融合发展业态层次较低。截至目前,以渔农民为经营主体的渔农家乐仍然是我市农旅融合发展业态的主要类型,普遍层次较低,主要满足中低端消费市场需求,而与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高品质消费市场需求矛盾突出,集中表现为渔农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能力不足,渔农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相互融合不够,以及在农事体验、传统饮食、农耕文化等方面挖掘不深,导致我市农旅融合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三)球旅融合

4、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硬件上多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双休日和旅游旺季的承接力不强;软件上,从业者素质较低,缺乏旅游管理经验和相应的服务技能,在服务质量上与游客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四)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机制没有形成。在创新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中,相应政策梳理不够,工商资本主体在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相关技术研发和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投入中持保守态度,没有更大程度地促进产业蓬勃发展;原住民在就业安排与创业机会上参与度不高,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等在调动渔农民积极性方面组织力度不够,相关部门在保护渔农民获得发展红利等举措上研究不多,没有真正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机制。紧紧围绕乡本市辰兴的

5、总体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调研组认为要促进我市农旅融合发展,需进一步健全农旅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和旅游的综合承载力和服务品质,全力打造海岛乡村振兴的新区样板,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强农、产业互动、优势互补”的农旅发展新趋势。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发展保障机制。坚持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在市委和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乡本摭兴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全市渔农家乐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公安、市场监管、旅游等各部门间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农旅产业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同时,继续完善

6、发展保障机制,加大农旅发展环境整治力度,抓好渔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分类处理、厕所改造、卫生设施改进等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旅融合协调发展。坚持以建设新区美丽农业为目标,以重大项目为平台,促进多种业态协调发展。突出特色,开展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聚焦地方特色优势和重要领域环节,集中打造符合实际、彰显特色风貌、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典型模式,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推进美丽农业建设的“12386工程,抓紧抓实农业景观示范带、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平台、重点农业乡镇等工程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绿色高品质发展。培育多元主体,

7、构筑农旅融合发展平台。坚持以打造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法服务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键发展能力。一是培育壮大渔农业龙头企业。监测认定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一定行业影响力的渔农业龙头企业,突出地方特色,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拓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稳步发展。推进实施渔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通过组织参加创业创新大赛、农民职业技能比赛等,着力培育新型渔农民。三是积极发展渔农村电子商务。做好互联网+”渔农业建

8、设,积极建设渔农村特色电商产业基地、乡村电商创业园、电商特色村和淘宝特色馆,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四是创建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集成农村综合区资源资产化运行机制,持续优化渔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就业环境,大力实施股份合作制,激活渔农村各类产权入股美丽产业,成立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五是引进一批知名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传播推介我市渔农家民宿、农旅融合等项目,进一步梳理优惠政策,抓住自贸区发展的重要机遇,邀请国内知名品牌企业、民宿投资商考察和开发项目。创新发展理念,拓展农文旅体融合新业态。坚持品质核心,创新发展思路。实施集群发展理念,将吃、住、行、游、购、娱等传统旅游要素和科普、养生等新型旅游要素,与渔农业、渔农村、渔农民等基础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产业链条,积极开发民宿旅游线路,承接职工疗休养等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加入民宿旅游。实施特色培育发展理念,积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创意产品开发等产业,探索开展农产品个性定制化服务,提升附加值,为游客提供渔农家乐美食、民宿、果蔬采摘、生产劳作等乡村农俗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