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态环境体会文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7964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善生态环境体会文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改善生态环境体会文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改善生态环境体会文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改善生态环境体会文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善生态环境体会文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善生态环境体会文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改善生态环境体会文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这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更展现了中国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十四五”时期,XX将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为抓手,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更低的资源环境和碳排放代价,支撑实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土工程,守护好XX的蓝天碧水净土。治山方面,大力实施露天矿山整治、绿色矿山创建和矿山

2、地质环境治理,努力修复和完善城区生态屏障区、生态带、园林生态景观,重点推进长江沿线开山塘口治理,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16家大中型矿山进入国家和省绿色矿山名录库。治水方面,稳妥高效推进长江大保护,加大绿色GDP考核力度,在全市各市直部门、各县(市)、区、开发区形成长江大保护“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坚决保障“一江清水东流:加快推进碧水绿岸洁产畅流“四大行动”,扎实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严厉打击长江非法采砂,长江XX段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黄金水道瓶颈制约有效疏畅,城市生态品质不断提升。治气方面,大力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强化“散乱污”企业整治,设立重点污

3、染源点位“点长”,以点带面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治土方面,紧紧围绕源头预防、风险防控、治理修复、监管能力建设探索实践,实施了东钢土壤修复(一期)、长乐山土壤修复等一批重点项目,修复土壤1.2万亩。策划储备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项目14个,3个治理项目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坚持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特色,全面梳理全市山水资源,加快“一江两环三脉六廊百园”公园城市建设。打造山水宜居之城,彰显“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山水资源特色,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贯彻落实“双碳”行动,大力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坚持低碳产业支柱化、传统产业低碳化的发展思路,通过把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

4、药等一些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大的低碳产业发展成为未来支柱产业,引领全市建立以低碳为取向的现代产业体系。紧抓“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新机遇,不断增强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新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通过运用更多适用的低碳技术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节能减排改造,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和废物排放,提高能源综合利用和产出率,让传统产业实现低碳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围绕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推进“百企技改工程”,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引领XX传统产业踏上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的新征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

5、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简约适度、绿色低碳事关社会风气,事关文明城市建设。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益于改善生活环境。绿色低碳生活行动,有助于让老百姓养成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带动身边更多的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生活方式融入日常生活。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引导广大家庭践行绿色消费,主动购买节能电器、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节约用电用水、节约粮食、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绿色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广大市民的追求和实践。大力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促进人们在衣食住行游中形成绿色生活消费习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高人们参与绿色发展、践行绿色生活的文化素养。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必须坚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克服传统发展方式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