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劳动下册教学设计电动玩具我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8008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劳动下册教学设计电动玩具我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级劳动下册教学设计电动玩具我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级劳动下册教学设计电动玩具我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级劳动下册教学设计电动玩具我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级劳动下册教学设计电动玩具我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级劳动下册教学设计电动玩具我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劳动下册教学设计电动玩具我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劳动下册教学设计电动玩具我设计一、教材分析电动玩具我设计是省编新劳动三下项目二动手动脑有创新一一马达的利用中任务二的内容。教材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生活中常见静态玩具与动态玩具,引发思考,设计符合需求的电动玩具。课文中以电动泡泡机为例,展示了通过马达和扇叶组合,吹出气流,使泡泡圈的泡泡液变成气泡的外观设计图;展示了风扇与电池的电路连接图。通过举例,引发学生对静态模型的改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电动产品,了解其机械心脏一一马达的功用,感受现代便利、有趣的生活。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本项目第一个任务“让马达动起来”,已经对马达的基本功能、结构、电路连接有了初步了解。学生对生

2、活中常见的静态玩具与电动玩具接触也比较多,能够提出一些初步的改造设想。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图纸的绘制、根据马达特性对静态玩具的改造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并结合生活具体情境进行设计图的绘制、优化与改进。三、教学目标(一)劳动观念关注生活,懂得生活劳动处处有智慧,树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念。(二)劳动能力学会观察、分析生活中的非电动玩具,提出改进设想;根据马达的功用,通过设计来表达改造静态玩具的意图;根据元器件外形比例设计外观图和电路图。(三)劳动习惯与品质坚持设计优先的劳动思维,养成有规划、有条理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关注细节,团结协作的劳动品质。(四)劳动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

3、精、开拓创新的劳动精神。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生活,关注细节;掌握好设计优先,不断优化的劳动理念,设计符合需求的电动玩具,让生活更有趣。难点:根据马达特性和元器件外形比例,设计外观图和电路图。五、教学准备教师用具:课件、不同功能的电机、静态模型、电动玩具、设计图表等学生用具:设计图、彩色笔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需求1.创设情境,比比谁的小车开得远。每组挑选一位同学,发放一辆静态模型小车,老师用电动小车和同学们比一比谁的小车开得远。师: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老师的小车跑得远呢?预设:生1:因为小车里有马达。生2:马达转动,带动小车跑起来了。2.小结:小马达,大能量,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不会动

4、的静态玩具,如果把它加上马达,性能就会更出色。制作前我们先要把自己的想法设计出来,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电动玩具我设计(出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比赛引发学生思考,感受电动玩具带来的乐趣,确定劳动主题,激发学生改造静态玩具的兴趣。二、出示评价、规范学习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学习本节课的劳动评价,看看哪些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最多的“二获得设计大师的荣誉(出示荣誉勋章)。设计意图:评价前置,运用得“”争章的奖励,规范学生课堂学习的行为,使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本课的学习和设计之中。三、分析玩具、进行探究(一)探究电动玩具1 .小组成员拿出工具篮中的电动小车,电动海豚顶球,玩一玩,进行讨论,完成表格。2 .

5、小组汇报每个小组代表汇报探究、讨论结果。(二)探究非电动玩具1 .小组成员间讨论生活中的非电动玩具,思考哪些玩具加上马达会更具趣味性?2 .小组汇报。预设:3 1:与纸飞机相比,加上马达可以让飞机飞得更高更远;4 2:与静态小车模型相比,电动小车可以自动行驶;5 3:与静态地球仪相比,电动地球仪还原地球自转,更加生动具体。(板书“静态玩具+马达二动态玩具”)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日常电动玩具的运动特性分析,了解马达在电动玩具中的作用;探究非电动玩具的不足之处,谈论改进的地方,形成初步的创意。四、重识马达,激发创意教师微课出示不同马达的功用(马达带动车轮转动,马达加扇叶吹风、马达加偏心轮震动),引

6、导学生思考利用马达的特性与静态玩具进行组合。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日常电动玩具和非电动玩具的探究、讨论,观看不同功用马达的微课视频,使学生产生比较具体的灵感,为接下来的创意设计作铺垫。五、样例分析,学习设计1 .出示泡泡棒:请同学说说,怎样才能让泡泡液变成可以漂浮的泡泡?预设:生:把盖子拧开,泡泡圈沾上泡泡液,然后对着泡泡圈吹气就可以吹出泡泡了。2 .请同学吹一吹。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嘴吹出来的空气呢?预设:生:可以用电机带动风扇叶片转动,这样有风出来,代替嘴吹气。师:你真会动脑筋,用马达扇风来替代吹气。3 .教师现场实验。用风扇吹泡泡。师:的确可以吹出泡泡。如果把风扇和泡泡棒组合就是一个

7、自动泡泡机了。怎样组合才能做到有效、美观呢?看看勤勤与慧慧是怎么设计自动吹泡泡机的。4 .学习书本P33劳动实践设计。5 .班内汇报交流。预设:生1:勤勤和慧慧设计的自动吹泡泡器(板书“产品功能”)设计图分为两张,一张是外观图,另一张是电路连接图(板书“产品结构:外观、电路”)o生2:外观图上有组成器材的名称,电路图上教我怎么连接电路(板书“技术条件:材料”)。生3:我们可以根据外观图进行制作,根据电路图进行线路的连接。(板书“技术”)。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外观图,为什么要有塑料瓶呢?生4:把风扇架高一点,也可以当一个基座。师:图中装泡泡液的是一个小水槽,这又是为什么呢?生:方便泡泡圈沾上泡泡

8、液。5.教师小结:勤勤和慧慧根据吹泡泡需要流动的空气(板书“作用、特征”),于是加上带有扇叶的小马达,实现了自动吹泡泡机的设计。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几点:第一设计时考虑要细致,各部分的比例大小要合适(板书“考虑细致,比例合适”),第二设计图分为外观图和电路图,第三各个元器件的名称要标注清楚。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教师从吹泡泡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用风扇代替嘴吹出气流,从而吹出泡泡。在活动时自学书本,教师指导设计的要素,并通过板书强化学生技能,为后面的设计活动做准备。六、合作讨论,进行设计1.讨论交流。师:同学们你们打算给哪些玩具、工具装上马达呢?学生自由发言,发表观点。2.合作

9、设计。(1)指导合作。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分工。A.总设计师:安排人手、提出创意(板书“创意”)0B. 1位电路工程师:设计电路。C. 1位外形设计师:设计外形。D. 1位功能介绍员:介绍作品。(2)组内先进行讨论,思考哪些静态玩具可以加装马达,确定主题后进行设计。设计意图:通过对自动吹泡泡机设计图的学习,结合马达的功能和生活中的静态玩具,确定内容进行小组合作设计;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打开设计思路,形成更具创意的设计作品。七、展示设计,劳动评价1 .设计展示、评价。师:同学们真是创意无限,下面请各小组分别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作品结构、选材、功能),比一比哪组最有创意。组长把手

10、中的贴到最喜欢的设计图上。2 .组员个人评价。组内成员根据评价表给自己获得的涂色,并结合小组设计图获得的数量,评选出“设计大师”。教师颁发奖章。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树立了劳动使人快乐的观念;集体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学生自我反思的同时也培养了有条理、有规划的工匠精神。八、劳动反思,开拓创新1 .你能发现更多可以加装马达的玩具或者工具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评。2 .你的设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吗?有哪些地方需要优化和改进?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设计图补充。3 .教师小结:我们修改出更优秀的设计图后,下节课就可以动手制作(板书“制作”)啦!孩子们,你们的创意让老师很钦佩,其实生活中只要有“观察和好奇”,就会有“灵感和创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多多动手,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玩具。设计意图:学生自我反思,教师点评、帮助学生完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树立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