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完善民航行业绿色治理体系.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8011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断完善民航行业绿色治理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不断完善民航行业绿色治理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不断完善民航行业绿色治理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不断完善民航行业绿色治理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不断完善民航行业绿色治理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断完善民航行业绿色治理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断完善民航行业绿色治理体系.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断完善民航行业绿色治理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民航更好地发挥战略支撑作用。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协同推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贯通升级,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要求民航充分发挥国内国际畅通互联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临空经济和枢纽经济,确保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可控。一、不断完善行业绿色治理体系(一)健全行业绿色发展政策管理体系健全政策支撑体系。建立健全与落实高效利用资源、环境治理和生态安全要求相适应的民航政策标准。在各类专业政策标准制定中更加体现绿色发展要求。完善民航碳排放定价机制制度安排,加强民航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机制

2、建设,引导各单位加大绿色发展投入。加强对行业绿色发展重大项目和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研究开展绿色融资项目实施推广示范。加快建设标准体系。建立航空公司低碳运行与管理标准体系。完善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机场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安全高效的空管运行标准体系。有效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逐步建立航空器和发动机适航审定环保标准体系。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行业能耗与排放统计制度,研究建立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考核机制,强化减污降碳指标管理,完善责任压力传导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将绿色绩效纳入行业主体考核体系,树立绿色低碳民航企业标杆,鼓励行业主体建立更为积极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民航绿色发展蓝皮书发布机制,定期公布航空公司

3、和机场用能、用水效率,促进国际对标。积极推进第三方评价制度和机构能力建设。(二)完善民航绿色发展能力支撑体系夯实民航绿色发展基础能力。建立健全管理、督导、服务三位一体的行业绿色发展管理体系,充实机构人员,提升管理能力。组建绿色民航专家咨询委员会,集聚行业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扩充完善民航专家库。支持民航院校开展绿色民航学科专业建设和教材开发,培育高层次复合型后备人才。鼓励民航科研院校与协会、企业合作,建立健全绿色民航相关技能培训体系,提升全行业对绿色发展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强化民航绿色发展科研能力。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围绕民航低碳发展战略、运行效率提升、环境影响监测分析、绿色装备研发应用

4、和绿色竞争力等重大和前瞻问题开展研究。围绕节能、减污、降碳的协同治理需求,建成23家民航绿色发展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绿色民航综合性科创平台和政产学研用一体的科研创新网络,加强联合攻关和协同攻关,推动示范项目、研究成果、数据信息等共享应用。推动绿色民航产业化发展。支持建立服务绿色民航建设的各类要素市场,加强市场供求信息服务,促进信息对称和要素合理流动。引导和培育顺应民航绿色发展需求的技术咨询、系统设计、运营管理、节能改造等专业化服务主体,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能源环境托管服务等模式,提升专业化水平。促进民航业与绿色技术装备、清洁低碳能源等制造产业融合发展,推动

5、国产装备质量提升。积极推进老旧飞机拆解、航材循环利用等相关产业发展。二、形势要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民航发展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大国博弈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格局等深刻调整,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加快实施,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民航竞争格局加快演化,我国民航发展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民航更好地发挥战略支撑作用。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协同推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贯通升级,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要求

6、民航充分发挥国内国际畅通互联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临空经济和枢纽经济,确保供应链和产业链安全可控。人民出行新需求要求民航全方位优化提升服务水平。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和比例提升,航空市场潜力巨大,民航发展仍处于成长期。人民对航空服务的便捷性、公平性和多样化、品质化有更高期待,要求民航进一步提高保障能力、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民航强国建设新阶段要求民航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我国民航正处于全面建设多领域民航强国的起步阶段,要求民航把握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契机,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引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推进民航质量变革、

7、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综合分析,“十四五”时期民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航空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具有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创新驱动模式加快形成、行业改革全面深化和重大风险主动应对等阶段性特点。全行业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信心,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开启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三、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全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新时期民航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和各种风险挑战,创造飞行安全新纪录,实现规模质量双提升,深化改

8、革卓有成效,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支撑国家战略的能力显著增强,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本实现了由运输大国向运输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航空安全创造最好纪录。持续安全飞行527O万小时,安全运送旅客27.3亿人次,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和亿客公里死亡人数均为0,未发生重大航空地面事故,确保了空防安全,创造了新中国民航成立以来最长的安全飞行周期,安全水平国际领先。服务品质大幅提升。以航班正常为核心的运输服务品质实现根本性扭转,航班正常率连续三年超过8O%,服务质量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航空出行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不断提高。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综合机场体系更加完善,颁证运输机场241个,

9、增加跑道41条,地级市覆盖率达到91.7%,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形成。在册通用机场339个。空管运行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保障航班起降能力达到1160万架次以上。民航机队6795架,有力支撑了行业较快发展。质量效率持续提高。航班客座率、载运率和飞机日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中西部机场旅客吞吐量占比提升至44.4%,区域发展更加协调。通用航空发展环境加快完善,飞行总量(含无人机)超过280万小时。我国航空运输企业、枢纽机场的运营规模和服务能力位居世界前列。“蓝天保卫战”成效明显,绿色民航加快推进。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民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占比提升至33%o国际航线895条,通航国家62个,有效

10、服务国家外交外贸和人员往来。国产ARJ21顺利投运,C919成功首飞。形成与临空经济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民航责任担当。行业扶贫、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成效显著。创新格局加快形成。局地、局企、局校等全方位合作成效显著,组建民航科教创新攻关联盟,首个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启动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飞行校验平台、机场行李系统、大型空管自动化系统、民航客机全球追踪监控系统、跑道拦阻系统、D级模拟机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加快转化。治理能力明显提高。积极推进1+10+N”深化民航改革工作总体框架实施,行业深化改革成

11、效显著。法规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规划体系明确统一,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优化,行业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同时,行业容量不足、活力不够、能力不强、效率不高仍很明显,民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关键资源不足,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面临容量和效率双瓶颈;二是在航空物流、通用航空、与国内制造业协同等领域仍有明显弱项;三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绿色低碳技术相对滞后,支撑引领民航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四是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应对重大风险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不强。四、发展一流的航空服务体系提升航空服务能力是民航发展的根本要求。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满足人民需要为目标,着

12、力内部挖潜和外部协同,强化枢纽支撑,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构建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一体两翼、覆盖广泛、多元高效的航空服务体系。(1) 构建通达的航空客运网着力完善政策体系,推进资源高效配置,实施网络扩容增效工程,畅通国内,拓展国际,构建通达通畅、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客运航线网络。(二)章打造高效的航空物流网坚持补短板、锻长板、优环境、强供给,以支撑产业链、供应链为目标,以降本增效提质为核心,以打造竞争力强的企业为重点,构建优质高效、自主可控的航空物流网。(三)章拓展多元的通用航空网通用航空是民航两翼之一,产业带动作用强。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改革创新,加大行业引导力度,优化省域发展平台,加强资源配置和政策协同,改善运行环境,着力升级传统服务和拓展新兴服务,加快通用航空发展。(四)章提升航空服务质量水平服务质量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践行真情服务理念,以航班正常为牵引,聚焦航空出行服务全链条,以满足旅客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航空服务便捷工程,推进建设人享其行的民航服务新生态,实现运输服务品质不断升级,民航中国服务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