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6级入学准备攻略(2022).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8078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1-6级入学准备攻略(20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1-6级入学准备攻略(20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1-6级入学准备攻略(20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1-6级入学准备攻略(20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1-6级入学准备攻略(20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1-6级入学准备攻略(2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1-6级入学准备攻略(2022).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年1-6年级入学准备攻略马上就要开学,每个年级的孩子都要升入新的年级,孩子们该如何调整?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一、一年级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家长要帮孩子走好小学生活的第一步,使他们较快适应小学生活。参考下面几点做法:1 .激发孩子入学兴趣。父母可与孩子开一次“家庭座谈会”,认真与孩子进行一次交谈。让孩子感受到自己长大了,是小学生了,要以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激发孩子做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2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进入小学,孩子无论课上课下都要遵守学校的纪律,服从老师的管理。开学前家长要和孩子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让孩子入学之后尽快适应小学生活。3 .锻

2、炼孩子自理能力。上小学后,很多事情家长都不能为孩子代劳,从收拾书包到系鞋带等小事,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完成。这就需要家长提前在家中陪孩子多练习,从点滴小事做起,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4 .训练孩子静心而坐。小学实施正规的学科课程,原来孩子上幼儿园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现在变成长达30分钟至40分钟的课堂教学。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静心地坐下来,开始可以是20分钟,之后再逐渐延长。5 .调整孩子作息时间。家庭的作息时间应努力与学校相一致,在饮食和生活起居方面也要作适当调整。每天要引导孩子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家长的作息时间也尽量和孩子保持一致。6 .和孩子一起制作姓名卡片。孩子初次进入

3、小学,对于任课老师和同学来说都是陌生的,为了让老师和同学尽快互相认识,家长可以帮孩子做一张“姓名卡”(或“姓名贴”),放在课桌一角,也可以像胸花一样别在胸前。7 ,准备各科学习用具。可结合老师的建议准备适量铅笔、橡皮、笔袋、直尺、美工用品等。8 .坚持陪伴孩子共读。坚持每天阅读20分钟,重视亲子阅读。二、二年级二年级是孩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个阶段需要从这几方面做准备:1 .继续强化作息规律。作息时间,既是孩子生长发育的保障之一,也是孩子一生都受用的好习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正常作息,其自控力一定也不会差。2 .加强孩子体育锻炼。有了健康才会有

4、一切。二年级的课程比起一年级稍稍有些难度,在让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通过体育锻炼来磨炼孩子的意志。3 .培养孩子优良品格。做人永远比学习重要,不要让孩子变成一个自私、懒惰、撒谎、拈轻怕重、没有责任感的人。4 .教会孩子生活能力。生活中需要学习的技能都应该教孩子:自理能力、安全意识、交友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说话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5 .加强孩子书写训练。一、二年级是孩子书写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一手好字不仅是孩子做事风格的表现,更能够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对生活的自信心。6 .提高孩子作业速度。比如二年级数学主要是简单的计算和应用,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做一些适量的计算题并计时,着重

5、关注计算方法和正确率。7 .多带孩子观察生活。家长可带孩子逛逛自己的城市,去农村体验生活,去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当然在带孩子看世界的时候,不要忘了进行说话练习。8 ,坚持陪伴孩子读书。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需要阅读,需要学习,需要进步。所以,与孩子一起阅读吧!利用好开学前的时间,规划好学习计划与辅导计划,抓住关键阶段,培养孩子踏实、勤奋、细心的学习态度,会让孩子在小学阶段以后几年的学习更加顺利。三、三年级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分水岭,各科的难度和学习量都会增加,学习方式也向更抽象的理解、分析问题逐渐转变。1 .保持正确心态。作为家长,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低年级,我们孩子能考90多分,怎么到三年级

6、就80多分?这是因为从三年级开始,不仅增加了策略单元,还增加了习作单元。很显然,学习难度在逐渐加大。2 .提高自控能力。进入三年级,学习压力增大,难度增加,娱乐时间变少,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孩子容易变得浮躁,学习成绩起伏大。这个时候家长不能急躁,要循序渐进,慢慢引导。3 .明确学习目标。这里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远期目标,即理想。二是近期目标,一两周内孩子通过努力就可达到。一个目标达成后,再制定一个新的目标,给孩子适度的压力。孩子年龄小,对许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晓,不太懂得学习的意义,不愿意在课本知识上多下功夫。所以,需要家长对孩子施加适当的压力,而不能完全听凭孩子自由行事,应该配合学校通过各种方式,

7、向孩子讲清楚学习的意义,尽量从正面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4 .掌握学习方法。“万变不离其宗”,要教会孩子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知识,将难题转变为做过的、熟悉的题目。辅导孩子时,不要将答案完全告诉孩子,要有意识地将题目分成几个步骤进行,这样可以降低难度,引导孩子一步步完成。5 .强调课前预习。三年级的语文,基础部分仍然以字、词汇、句、段为主,能力部分开始注重分析阅读和写作。在预习时,养成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把课文读熟,把不懂的地方提前弄懂,有难度的地方做上记号,上课认真听。需要提醒的是:预习不必面面俱到,但要抓住重点和难点。一般情况下,课后习题可以为预习提供较好的思路。6 ,正确使用钢笔。三年级

8、开始使用钢笔,钢笔的执笔姿势和铅笔的执笔一样,也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面一拳远,手指离笔尖一寸远),但使用上有些区别1I7 .强调阅读积累。在不丢掉字词的情况下,除加强在家听、默写外,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并且要求学生积累,不光是看,还要动笔摘抄下来。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培养良好的摘记习惯很重要。8,坚持亲子共读。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和日积月累部分,基本上都是传统文化知识,孩子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它又是基础部分的难点和重点,建议可以多花些功夫去熟读、背诵、听写、默写,为正常上课时减轻压力。二年级升三年级后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课程内容从培养学习兴趣转向大量知识的系统性学习。

9、四、四年级三年级升四年级后分水岭逐步形成,就学习习惯而言,这个阶段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各种学习习惯将开始逐步固化下来。这个时候,孩子的成绩偶尔下滑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家长要正确帮助他们。以语文学科为例,这个阶段语文怎么学习?首先看几张图表,对统编教材四(上)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和了解。从教材的具体编排内容中不难看出,从三年级升到四年级,难度逐渐加深,若想保持语文的好成绩,需要多花一些功夫。1 .课外阅读:继续倡导“海量阅读”。2 .课内阅读:集中学习“提问策略”。3 .习作教学:有效提供“习作支架”(构思、选材、表达、修改等方面)。重点学会:按顺序,把事情过程写清

10、楚;抓重点,把一件事中重要的内容写清楚。4 .口语交际:乐于交流讨论,生动表达自己。5 .综合性学习:明确学习任务,按要求开展活动。随着学习难度的提升,三年级升四年级的同学会明显感觉语文不再像以往那样可以轻松拿高分了。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语文学习内容由词句向篇章过渡,学生无论从心理发展还是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都在小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一定的难度,又非常重要。五、五年级进入五年级,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要求孩子学会总结知识点,并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间的联系。1 .良好习惯要坚持。坚持做到:课前,充分预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笔记;课

11、后,及时整理练习,并且定期复习。记住,变的是内容,不变的是坚持。2 .基础知识要巩固。无论处于哪个阶段,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扎实,比如语文要熟背古诗、数学要勤做口算、英语要坚持记诵单词等。3 .学习方法要灵活。家长要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需求,为孩子打造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帮助孩子全面有效健康的发展。当然,我们更应该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学习,帮助孩子进步。4 .及时整理与归纳。要有自己的归纳整理本,坚持每日做一题、懂一题,将错题滚动练习,将知识点网状化,不懂就问。5 .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进入高年段,要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六、六年级升入六年级后,孩子即将面临小升初,开学前,不妨参考

12、下面几点做法:1 .做好知识衔接。进入六年级,就要开展新一轮“地毯式”复习,摸清小学知识脉络,是学生重新对1-6年级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建立稳定的知识框架,开展基础知识的系统复习。2 .坚持课堂笔记。孩子一定要养成边听、边记、边想的好习惯,只有这样,课堂上的所学才能被更好地吸收与运用,也为升入中学奠定良好的学习习惯。3 .训练言语表达。最好要求孩子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如清晨大声朗读课文,对语文、英语课本中的重点课文,一定要读出声,而且要坚持不懈。4 .提倡广泛阅读。到了六年级,提倡“广泛阅读”,除了童谣、童诗、童话、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寓言神话、漫画绘本、经典名著等文学作品外,还要阅读人文、科学、艺术、社会等各类书籍。不妨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读一定量的内容,让孩子尝试直接在书上做“批注”,有兴趣的孩子还可以试试写“百字读后感”,从而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厚度和广度。5 .选择目标初中。提前选好目标初中,熟知目标初中的招生要求,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孩子的能力。6 .关注政策资讯。家长应多了解相关政策资讯、升学信息,既有“既定目标”,又保持一颗“平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