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工作队伍建设.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283297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工作队伍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工作队伍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工作队伍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工作队伍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工作队伍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工作队伍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工作队伍建设.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工作队伍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坚持分类指导,着力打造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新格局,增加服务供给,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实效,不断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基层更加和谐稳定,让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一、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工作队伍建设健全城市社区三长联动机制,优化三长队伍结构,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优秀三长年度评选活动,加强典型宣传和荣誉激励。积极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下网格服务,充实网格工作力量。加强农村网格队伍建设,完善以村两委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和户代表为主体的网格组织体系,推进村民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二、切

2、实强化城乡社区服务供给强化为民服务功能。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和文体服务有保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村(社区)下沉。支持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托育机构。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机制,提升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建设水平。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鼓励各类职业学校、开放大学、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等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卫生、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推进医保服务下沉和医保基层服务示范点建设,逐步实现医保政务服务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健全居家、社区、机构、互助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残

3、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供给,完善居家老年人巡访关爱机制。完善XX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向村(社区)延伸。扩大文化、体育、科普等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数字农家书屋、社区阅读空间、文体活动室、村史馆等设施建设。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加经济强村和人口大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强脱贫村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公共服务配置,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强化便民服务功能。实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服务便利化。鼓励发展社区物业、维修、家政、餐饮、零售、美容美发、房屋租赁等生活性服务业态。完善社区商业功能和便民消费设施,推动互联网+与社区商业服务相融合,推

4、进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商业网络体系建设。根据居民消费规模和水平,合理布局、加快建设一批便民服务商业网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引进品牌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健全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双向选择机制。持续提升村(社区)邮政、金融、电信、供销、燃气、电力、广播电视等公共事业服务水平,推动物流配送、快递、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辐射符合条件的村(社区),提高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便利性。依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供销合作社等强化本地农产品收购、农资供应等服务供给,支持依托社区空闲场所搭建农产品直供居民平台。建立健全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人民调解、环境和物业管理、妇女和儿童工作等村(居)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完善自我服务功能。强化安民

5、服务功能。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健全完善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机制,提升村(社区)平安建设能力和水平。强化应急管理队伍力量配备和应急预案管理,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参与应急处置。建立健全疫情响应社区管控机制,提升社区治理平战结合转换能力。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强化刑满释放人员帮扶和精神障碍人员社区康复服务。加强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发现报告和家庭监督监护制度。支持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组织、机构在村(社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为有需求的村(社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

6、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建设,构建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矛盾联调的工作机制。三、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效能优化服务设施布局。将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合理确定服务设施数量、规模和选址布局。规范城市社区设立和范围调整,确保规模适度、服务便捷、管理高效。合理布局社区卫生、医疗、养老、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优先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需要。鼓励通过换购、划拨、租赁等方式,统筹利用社区各类存量房屋资源增设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租赁住宅楼底层商业用房等符合条件的房屋开展社区服务。鼓励开展城市社区综合服务体建设,促进便民利民服务

7、集聚集群发展。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服务机构毗邻建设,持续推进社区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和无障碍建设,加大支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力度。支持各地合理布局、加快建设社区食堂。推进智能快件箱和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补齐殡葬服务设施短板,统筹考虑布局农村公益性安葬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设施功能。精简整合村(社区)办公空间,推行开放式办公,实现居民活动区域占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总面积的60%以上。提高活动场所使用效益,实行一室多用、交叉使用、错时使用。加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运行维护,建立轮值轮管制度,保证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开放时间每天不少于8小时,节假日全天开放。结合乡村建

8、设行动,统筹利用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政府投入和社会资金等,对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助老、助浴、助残等功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的地区要实现安置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全覆盖、全达标。健全服务供给机制。完善服务统筹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用好各项支持村(社区)的政策,整合面向村(社区)的服务资金、资源、项目等,以村(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完善即时响应机制,全面落实网格化服务管理一日两巡要求,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村党群服务中心保留必要坐班值班人员,其他人员下沉网格、走访民情;推行全科社工、一窗受理,实行接诉即办、首问负责,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效能。完善购买服务机制,明确政府购买服务

9、项目立项、经费预算、信息发布、项目管理、绩效评估等长效配套措施,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事项。完善服务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服务联系群众、履职承诺和述职制度,探索建立社区服务群众满意度调查评估和好差评评价激励制度。四、持续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实施社区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规范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程序,落实村(社区)两委提名人选资格联审机制。依法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后备人才库。推动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健全落实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等级薪酬制度和五险一金等福利待

10、遇,逐步完善薪酬动态调整及职业成长机制,畅通优秀城市社区工作者晋升通道。落实村两委成员基本报酬,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为村两委成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鼓励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优化社区服务队伍结构。加强社区服务队伍教育培训。落实省、市、县分级培训制度。依托XX长春社区干部学院和各级各类党校干校、干部网络培训平台等开发社区服务精品课程,提升教育培训系统性针对性。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展社区服务相关人才培养和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加强对社区工作者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培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社会工作人才,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实现平均每个城市社区获得社工证书的工作人员数至少3人以上的目标。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农民工自身特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工从事社区服务业。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工作队伍建设。健全城市社区三长联动机制,优化三长队伍结构,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优秀三长年度评选活动,加强典型宣传和荣誉激励。积极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下网格服务,充实网格工作力量。加强农村网格队伍建设,完善以村两委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和户代表为主体的网格组织体系,推进村民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