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网路的水压图与水力工况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293499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水网路的水压图与水力工况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热水网路的水压图与水力工况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热水网路的水压图与水力工况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热水网路的水压图与水力工况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热水网路的水压图与水力工况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水网路的水压图与水力工况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水网路的水压图与水力工况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供热工程,GONG RE GONG CHENG,第九章 热水网路的水压图与水力工况,第九章 热水网路的水压图与水力工况,【知识目标】1.熟悉绘制水压图的基本原理、基本要求、方法和步骤;2.掌握用户与热网的连接形式;3.熟悉热水网路的定压方式;4.熟悉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选择方法;5.熟悉提高热水网路水力稳定性的方法;6.熟悉热水供热系统供热调节的常用方式。【能力目标】1.具有绘制实际工程水压图的能力;2.利用水压图,能进行热用户与热网的连接形式的确定;3.会进行热水管网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选择;4.具有分析热水网路水力失调状况的能力。,目 录,课题5 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选择,5,课题1 水压

2、图的基本概念,水压图可以清晰地表示管网和用户各点的压力大小和分布状况,是分析研究管网压力状况的有力工具。水压图绘制的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中的恒定流实际液体总流的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如图10-1,当流体流过某一管段时,根据伯努利方程可以列出1、1断面和2、2断面之间的能量方程:,图10-1 热水网路水头线,式中 断面1、2处管中心至基准面00的垂直距离,m; 断面1、2处的压强,Pa; 断面1、2处的断面平均流速,m/s; 水的密度,Kg/m3; 重力加速度,m/s2; 断面1、2间的水头损失,mH2O; 断面1、2处的动能修正系数,取,课题1 水压图的基本概念,上式中各项都表示一段高度,以“m”

3、作单位,可分别称为: 位置水头; 压强水头; 流速水头。 位置水头 、压强水头 、流速水头 三项之和表示断 面1、2间任意一点的总水头H。顺次连接图中1、2两点间各点的总水头高度可得到1、2断面间的总水头线AB,AB是一条下降的斜直线。 表示水流过管段1、2间总水头的差值,即水头损失 =H1-H2 。,课题1 水压图的基本概念,位置水头 与压强水头 之和表示断面1、2间任意一点 的测压管水头。管网中任意一点的测压管水头高度,就是该点离基准面0-0的位置高度Z与该点的测压管水柱高度之和。连接1、2两点间各点的测压管水头高度可得到1、2断面的测压管水头线CD;在热水管路中,将管路各节点测压管水头高

4、度顺次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热水管路的水压曲线。绘制水压图的实质就是获得热水网路的水压曲线。通过分析热水网路的水压图可以得到: (1)利用水压曲线,可以确定管网中任意一点的压力值。管网中任意一点的压力值等于该点的测压管水头高度与该点位置高度之差,如图10-1中任一点的压力为: =Hp-Z,课题1 水压图的基本概念,(2)利用水压曲线可以表示各管段的压力损失值。由于热 水管路中各点的流速相差不大,公式(10-1)中的 和 的差值可以忽略不计,水在管道内流动时,任意两 点间的水头损失就等于两点间的测压管水头之差,如图10-1中,断面1、2间的水头损失可以表示成 : =( + )- ( + ) (式1

5、0-2),课题1 水压图的基本概念,(3)根据水压曲线的坡度,可以确定计算管段单位管长的平均比压降 ,如图10-1,1、2两点间的平均比压降为:水压曲线越陡,计算管段单位管长的平均比压降就越大。(4)由于热水管网系统是一个相互连通的循环环路,已知管网中任意一点的水头,就可以确定其它各点的水头。,课题1 水压图的基本概念,(1) 保证热用户足够的资用压力。在用户的引入口处,供、回水管之间应有足够的作用压力,否则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用户引入口的资用压力与连接方式有关,以下数值可供选用参考: 1)与网路直接连接的暖风机采暖系统或大型的散热器采暖系统,约为2050kPa(25mH2O); 2)与网路采用

6、水喷射器、喷射泵的直接连接采暖系统,约为80120kPa(812mH2O); 3)与网路直接连接的热计量采暖系统约为50kPa(5mH2O); 4)与网路采用热交换器的间接连接系统,约为30100kPa(310mH2O); 5)设置混合水泵的热力站,网路供、回水管的预留资用压差值,应等于热力站后二级网路及用户系统的设计压力损失值之和。,课题2 绘制水压图的基本技术要求、步骤和方法,(2)保证设备不超压。 (3)保证系统始终满水,不出现倒空现象。 (4)保证不汽化。不同水温下的汽化压力见表10-1。 (5)室外管网回水管内任何一点的压力都比大气压力至少高出5mH2O,以免吸入空气 。,表10-1

7、 不同水温下的汽化压力,课题2 绘制水压图的基本技术要求、步骤和方法,【例题10-1】已知某室外高温水供热管网,供、回水温度为130/70,用户、为高温水采暖用户,用户、为低温水采暖用户,如图10-2所示,各用户均采用柱型铸铁散热器,供、回水干线通过水力计算可知压降均为12 mH2O。 绘制热水网路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大致如下:(1)选择确定连接方式。(2)确定静水压线。 (3)确定恒压点,选择定压方式。 (4)绘制动水压线。,课题2 绘制水压图的基本技术要求、步骤和方法,图10-2 热水网路水压图,课题2 绘制水压图的基本技术要求、步骤和方法,为使热网正常运行,合理选择外网与用户系统的连接方式

8、,是一个重要渠道。热水网路的水压图绘制后,就可以分析确定用户与热网的连接形式。根据已绘制的水压图(图10-2)分析如下:(1) 用户I 是高温水采暖用户,从水压图可知,用户I中130的高温水考虑不汽化的要求,压力应为38.6mH2O,静水压线定在42m,可以保证用户I不汽化、不倒空,而且无论运行还是静止时底层散热器都不会超压。用户I的资用压力H=70-48=22mH2O,用户I是大型高温水采暖用户,假设内部设计水头损失为Hy=5mH2O,资用压力远远超过了用户系统的设计水头损失,需要在用户I入口处供水管上设阀门或调压板节流降压,使进入用户的测压管水头降到48+5=53mH2O,阀门节流的压降为

9、Hf=70-53=17mH2O,这可以满足用户对压力的要求正常工作,如图10-3(a)。,课题3 用户与热网的连接形式,(2) 用户,可在供水管上设阀门节流降压,回水管上再设水泵加压,如图10-3b,其设计步骤如下:1)先假定一个安全的回水压力,回水管的测压管水头不超过50-3=47mH2O,可定为45m。2)该用户所需的资用压力如果为4m,则供水管测压管水头应为45+4=49mH2O。3)供水管应设阀门或调压板降压Hf=67-49=18mH2O。4)用户回水管加压水泵的扬程HB=51-45=6mH2O。,课题3 用户与热网的连接形式,(3) 用户:该用户是高层建筑低温水采暖用户,系统静压线和

10、回水动压线高度均低于系统充水高度61m(也就是该用户的静水压线高度),不能保证其始终充满水和不倒空。因此需采用设表面式水水换热器的间接连接,如图10-3c。(4) 用户:该用户是低温水采暖用户,从水压图可以看出,网路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静水压线能保证用户不汽化、不超压。 假设该用户内部的水头损失为1mH2O,而外网提供的资用压力为10mH2O,可以考虑采用设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如图10-3d。水喷射器出口的测压管水头为54+1=55mH2O,喷射器本身消耗的压降为Hp=64-55=9mH2O,满足水喷射器的设置要求。,课题3 用户与热网的连接形式,总结上述内容,外网与用户系统常用连接方式有:(

11、1) 直接连接:当外网提供给用户的资用压头在212mH2O,可选用简单直接连接,喷射泵、水喷射器等连接方式;当用户的资用压头不足25mH2O,可采用混水泵连接方式(当水温要求合理)。(2)间接连接:当热用户为高层建筑时,采用直接连接,底层散热设备将被压坏;遇到这种情况,有几种解决方法:一种是把水压图的静水压线和回水压线提高,采用承压能力较高的散热器;一种是采用分层间接连接方式,40m以下各层采用简单直接连接,40m以上各层采用热交换器的间接连接;另一种是采用双水箱分层连接。(3)加压泵连接:只是个别热用户回水动压线过高,导致底层散热设备超压时,可采用在用户热入口装设回水加压泵的连接方式。,课题

12、3 用户与热网的连接形式,通过绘制水压图可以正确地进行管网分析,分析用户的压力状况和连接方式,合理地组织热网运行。热水供热系统的定压方式很多,常用的有: (1)开式高位水箱定压 开式高位水箱定压是依靠安装在系统最高点的开式膨胀水箱形成的水柱高度来维持管网定压点(膨胀管与管网连接点)压力稳定。由于开式膨胀水箱与管网相通,水箱水位的高度与系统的静压线高度是一致的。,课题4 热水网路的定压方式,(2)补给水泵定压 补给水泵定压是目前集中供热系统广泛采用的一种定压方式。补给水泵定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补给水泵的连续补水定压,如图10.4,图10-4 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方式,1-热水锅炉;2-集

13、气罐;3、4-供、回水管阀门;5-除污器;6-循环水泵;7-止回阀;8-给水止回阀;9-安全阀;10-补水管;11-补水泵;12-压力调节阀,课题4 热水网路的定压方式,2)补给水泵的间歇补水定压,如图10-5,图10-5 补给水泵间歇补水定压方式1-热水锅炉;2-热用户;3-除污器;4-压力调节器;5-循环水泵;6-安全阀;7补给水泵;8-补给水箱,课题4 热水网路的定压方式,3)补水定压点设在旁通管处的补给水泵定压方式 补给水泵连续补水定压和间歇补水定压都是将定压点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口处,这是较常用的定压方式,这两种方式供、回水干管的动水压曲线都在静水压曲线之上,也就是说管网运行时网路和用

14、户系统各点均承受较大压力。大型热水采暖系统为了适当地降低网路的运行压力和便于调节,可采用将定压点设在旁通管处的连续补水定压方式,如图10-6。,图10-6 补水定压点设在旁通管处的补给水泵定压方式1-加热装置(锅炉或换热器); 2-网路循环水泵;3-泄水调节阀;4-压力调节阀;5-补给水泵;6-补给水箱;7-热用户,课题4 热水网路的定压方式,4)补水泵变频调速定压 补水泵变频调速定压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供热系统的压力变化,改变电源频率,平滑无级的调整补水泵转速,及时调节补水量,实现系统恒压点压力的恒定,如图10-7所示。,图10-7 变频调速定压调节框图,课题4 热水网路的定压方式,(3) 惰性

15、气体定压方式 气体定压大多采用的是惰性气体(氮气)定压。图10-8为热水供热系统采用的变压式氮气定压的原理图。,图10-8 变压式氮气定压方式1-氮气瓶;2-减压阀;3-排气阀;4-水位控制器;5-氮气罐;6-热水锅炉;7、8-供回水管总阀门;9-除污器;10-网路循环水泵;11-补给水泵;12-排水电磁阀;13-补给水箱,课题4 热水网路的定压方式,10.5.1.1循环水泵的流量 热水供热系统管网的计算流量可依据前面的叙述计算确定,循环水泵的总流量应不小于管网的计算流量,即 式中 循环水泵的总流量,t/h; 管网的计算流量,t/h。当热水锅炉出口或循环水泵装有旁通管时,应计入流经旁通管的流量

16、。,课题5 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选择,10.5.1 循环水泵的选择,10.5.1.2循环水泵的扬程 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不小于设计流量条件下,热源内部、供回水干管的压力损失和主干线末端用户的压力损失之和,即式中 循环水泵的扬程,mH2O或Pa; 热源内部的压力损失,mH2O或Pa,它包括热源加热设备(热水锅炉或换热器)和管路系统等的总压力损失,一般取=(1015)mH2O; 网路主干线供、回水管的压力损失,mH2O或Pa,可根据网路水力计算确定; 主干线末端用户的压力损失,mH2O或Pa,可根据用户系统的水力计算确定。,(式10-5),课题5 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选择,循环水泵的扬程仅取决于循环环

17、路总的压力损失,与建筑物高度和地形无关。选择循环水泵应注意:(1)一般循环水泵宜选择单级泵,因为单级水泵性能曲线较平缓,当网路水力工况发生改变时,循环水泵的扬程变化较小。(2)循环水泵的承压和耐温能力应与热网的设计参数相适应。(3)循环水泵的工作点应处于循环水泵性能的高效区范围内。(4)循环水泵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少于两台(其中一台备用)。四台或四台以上并联运行时,可不设备用泵,并联水泵型号宜相同。,课题5 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选择,10.5.2.1补给水泵流量 在闭式热水供热管网中,补给水泵的正常补水量取决于系统的渗漏水量,系统的渗漏水量与系统规模、施工安装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有关,闭式热水网路

18、的正常补水率不宜大于系统水容量的1%。另外,确定补给水泵的流量时,还应考虑发生事故时的事故补水量,所以补给水泵的流量应等于供热系统的正常补水量与事故补水量之和,一般取正常补水量的4倍。在开式热水供热管网中,补给水泵的流量应根据热水供热系统的最大设计用水量和系统正常补水量之和确定。,10.5.2 补给水泵的选择,课题5 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选择,10.5.2.2补给水泵的扬程式中 补给水泵的扬程,mH2O或Pa; 补给水点的压力值,mH2O或Pa; 水泵吸水管的压力损失,mH2O或Pa; 水泵出水管的压力损失,mH2O或Pa; 补给水箱最低水位比补水点高出的距离,m。闭式热水供热系统,补给水泵宜

19、选两台,可不设备用泵,正常时一台工作,事故时两台全开。开式热水供热系统,补水泵宜设3台或3台以上,其中一台备用。,(式10-6),课题5 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选择,供热管网是由许多串、并联管路和各个用户组成的复杂的相互连通的管道系统。热水供热系统中,各热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要求流量之间的不一致性称为该热用户的水力失调。 产生水力失调的原因很多,例如:(1)在设计计算时,不能在设计流量下达到阻力平衡,结果运行时管网会在新的流量下达到阻力平衡。(2)施工安装结束后,没进行初调节或初调节未能达到设计要求。(3)在运行过程中,一个或几个用户的流量变化(阀门关闭或停止使用),会引起网路与其它用户流量的重新分

20、配。,课题6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与供热调节,10.6.1 热用户的水力失调,水力失调的程度可以用实际流量与规定流量的比值x来衡量,即 式中 水力失调度; 热用户的实际流量; 该热用户的规定流量。对于整个网路系统来说,各热用户的水力失调状况可分为:(1)一致失调:网路中各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度x都大于1(或都小于1)的水力失调状况称为一致失调。一致失调又分为: 等比失调:所有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度x值都相等的水力失调状况称为等比失调。 不等比失调:各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度x值不相等的水力失调状况称为不等比失调。(2)不一致失调:网路中各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度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这种水力失调状况称为不一致

21、失调。,(式10-7),课题6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与供热调节,热水网路的水力稳定性是指网路中各个热用户在其它热用户流量改变时保持本身流量不变的能力,通常用热用户的水力稳定性系数y来衡量网路的水力稳定性。水力稳定性系数是指热用户的规定流量与工况变化后可能达到的最大流量的比值,即式中 热用户的水力稳定性系数; 热用户的规定流量; 热用户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课题6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与供热调节,10.6.2 热水网路的水力稳定性,课题6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与供热调节,工况改变后热用户可能出现的最大水力失调度,即热用户的规定流量式中 热用户正常工况下的作用压差(Pa); 用户系统及用户支

22、管的总阻力特性系数。,(式10-9),(式10-10),课题6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与供热调节,一个热用户可能有的最大流量出现在其它用户全部关断时,这时网路干管中的流量很小,阻力损失接近于零,热源出口的作用压力可以认为是全部作用在这个用户上,因此式中 热源出口的作用压差(Pa)。热源出口的作用压差 可近似地认为等于网路正常工况下的网路干管的压力损失 和这个用户在正常工况下的压力损失 之和,即 = + 。因此 ,式(10.11)可写成,(式10-11),(式10-12),课题6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与供热调节,热用户的水力稳定性系数由公式(10-13),可知:当 时(理论上,网路干管直径为无

23、限大), 。此时,这个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度 ,也就是说,无论工况如何变化都不会水力失调,它的水力稳定性最好。这个结论对网路上每个用户都成立,这种情况下任何热用户的流量变化都不会引起其它热用户流量的变化。当 或 时(理论上,用户系统管径无限大或网路干管管径无限小)时, 。此时热用户的最大水力失调度 ,水力稳定性最差,任何其它用户流量的改变将全部转移到这个用户上去。,(式10-13),课题6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与供热调节,实际上热水网路的管径不可能无限大也不可能无限小,热水网路的水力稳定性系数 总在0到1之间,当水力工况变化时,任何用户的流量改变,其中的一部分流量将转移到其它热用户中去。提高热水

24、网路的水力稳定性,可以减少热能损失和电耗,便于系统初调节和运行调节。提高热水网路水力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是:(1)减小网路干管的压降,增大网路干管的管径,也就是进行网路水力计算时选用较小的平均比摩阻Rpj值。(2)增大用户系统的压降,可以在用户系统内安装调压板、水喷射器、安装高阻力小管径的阀门等。(3)运行时合理地进行初调节和运行调节,尽可能将网路干管上的所有阀门开大,把剩余的作用压力消耗在用户系统上。(4)对于供热质量要求高的用户,可在各用户引入口处安装自动调节装置(如流量调节器)等。,课题6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与供热调节,供热系统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等多个热用户。 集

25、中供热系统的调节方式,按运行调节地点的不同分为:(1)集中(中央)调节:在热源处进行的调节。(2)局部调节:在热力站或用户入口处进行的调节。(3)个体调节:直接在散热设备(散热器、暖风机、换热 器)处进行的调节。 集中供热调节的方法主要有:(1)质调节一改变网路供、回水温度,不改变流量的调 节方法;(2)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3)间歇调节一改变每天供热时间的调节方法。,10.6.3 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本单元系统介绍了水压图的基本原理、绘制水压图的基本技术要求、方法和步骤、用户与热网的连接形式、热水网路的定压方式、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选择、热水网路的水力失调、保持热水网路水力稳定性的方法、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方法等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使同学们能够绘制水压图,选择热用户与热网的连接方式和定压方式。供热系统运行中经常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以及热用户的水力失调现象,因而本单元重点也介绍了热水管网循环水泵和补给水泵的选用、热水网路的水力失调及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方法等内容,需要同学们掌握。,小结,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