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一般检查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297300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一般检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血液一般检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血液一般检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血液一般检查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血液一般检查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一般检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一般检查ppt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血液一般检查,学习目标,熟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 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熟悉血小板计数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标本采 集方法与注意事项了解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 参考值及临床意义;了解血小板计数和血浆 凝血酶原时间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一、血细胞检查,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WBC + DC),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P241),采血时间:非空腹采血血液分析仪法: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静脉血1毫升(紫色帽真空管)手工法:用非抗凝末梢血1滴,【参考值】成年男性:RBC 4.05.51012/L;Hb 12

2、0160g/L成年女性:RBC 3.55.01012/L;Hb 110150g/L新生儿:RBC 6.07.01012/L;Hb 170200g/L,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贫血程度的判断,临床上利用血红蛋白作为贫血程度的指标:轻度贫血:Hb120g/L(女性Hb110g/L )中度贫血:Hb90g/L重度贫血:Hb60g/L极重度贫血:Hb30g/L输血指标:RBC1.51012/L,Hb45g/L,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相对,绝对,RBCHb,红细胞比容(Hct)测定(P243),概念:是抗凝全血经手工法离心沉淀后测得的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参考范围】成人:男性0.420.52(42

3、%52%) 女性0.370.48(37%48%) 新生儿:0.440.64(44%64%),临床意义:,降低,增高,Hct改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绝对性,生理性,如大量出汗,病理性,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临床上以此作为计算脱水病人静脉输液量的参考。,采血时间:非空腹采血血液分析仪法: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静脉血1毫升,红细胞平均值测定,MCH = = pg 参考值 26-32pg,红细胞平均值参数,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MCHC = = g/L【参考值】:310-350g/L(31%-35

4、%)【临床意义】:根据上述三项红细胞平均值可进行贫 血的形态学分类,见表。,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网织红细胞计数(RET)(P244),概念: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渡型细胞,是反映骨髓是否增生的重要指标。标本采集方法 同红细胞检查采血参考值 成人:0.5-1.5 新生儿:3-7 绝对值(2484) 109/L,临床意义,骨髓移植效果监测,红细胞沉降率(ESR)(P244),简称血沉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红细胞自然沉降的速率。 标本采集方法 (黑色帽管) 非空腹静脉枸橼酸钠抗凝血1.6ml 参考范围(魏氏法) 成人:男性 015mm

5、/1h 女性 020mm/1h,【原理】 红细胞下沉力与血浆的阻遏力,影响因素有: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红细胞沉降率(ESR),临床意义,【参考价值】 1.动态观察病情 2.良、恶性肿瘤鉴别 3.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 4.贫血的鉴别,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WBC+DC),【参考值】白细胞(WBC)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标本采集同红细胞,临床意义白细胞增多 WBC 10109/L白细胞减少 WBC 4109/L,中性粒细胞(N)临床意义,N增多(70或绝对值7109/L),中性粒细胞临床意义,N

6、减少(绝对值1.5109/L),N,感染性疾病,病毒性感染、伤寒,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理化损伤:X线辐射,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系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药物:氯霉素、磺胺药、化疗药等,核左移:(杆状5%) 见于感染、白血病 WBC伴核轻度左移:轻度感染或感染早期 WBC增多伴核明显左移:感染加重 WBC减少伴核左移:感染极严重,核右移:(五叶3%) 见于巨幼贫、抗代谢药物,感染恢复期、造血功能减退或造血物质缺乏,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嗜酸性粒细胞(E)临床意义,E,寄生虫病:血吸虫、蛔虫、钩虫,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荨麻症、血清病、坏死性血管炎,皮肤病、

7、血液病、恶性肿瘤、传染病,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嗜碱性粒细胞(B)临床意义,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食物致超敏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临床意义小,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其他:糖尿病、水痘、结核病等,淋巴细胞(L)临床意义,L,婴儿及儿童常生理性增多,放射病、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感染性疾病:病毒、结核等,血液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单核细胞(M)临床意义,M,无临床意义,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血液病:单核细胞

8、性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婴幼儿及儿童,血小板计数检查(PC、PLT)(P248),标本采集方法 非空腹采血。 血液分析仪法:EDTA抗凝静脉血1ml。 手工法:非抗凝末梢采血1滴。【参考值】100 - 300 109/L,临床意义( 100109/L ),临床意义(400109/L),血十八项自动分析仪,血十八项自动分析仪,二、出血性及血栓性疾病检查(P259), 出血时间测定(B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测定:皮肤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参考值】 测定器法:6.92.1min【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 1.血

9、小板明显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无力症); 3.严重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DIC; 4.血管壁异常(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5.药物影响如阿司匹林、潘生丁。,出血时间测定(B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标本采集方法 静脉血2ml,注入含3.8%枸橼酸钠溶液0.2ml的试管,充分混匀 参考值 11-13秒,新生儿较成人长2-3秒。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以上为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0.8 1.2 危急值超过20秒。,【临床意义】 PT是外源性凝血活性的综合性检查。 PT延长见于: (1)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 (2)继发性凝血因子异常(肝

10、病、VitK缺乏、DIC等) (3)口服抗凝剂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2.03.0为宜。 PT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标本采集方法 静脉血2ml,注入含3.8%枸橼酸钠溶液0.2ml的试管,充分混匀 参考值 32-43秒,新生儿较成人长2-3秒。超过正常对照值10秒以上为异常。,【临床意义】 APTT是内源性凝血活性的综合性检查。 APTT延长见于: (1)缺乏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凝血因子V、X; (2)异常抗凝物存在:凝血因子抗体、抗磷脂抗体、纤溶亢进、普通肝素治疗 (3)血友病 APTT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血栓前状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思考题,1血液常规检验的标本如何采集?2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分别是多少?3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4白细胞计数的参考值是多少?5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是什么?6简要说明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7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标本如何采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