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处置》第八章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298661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6.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急救处置》第八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现场急救处置》第八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现场急救处置》第八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现场急救处置》第八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现场急救处置》第八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急救处置》第八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急救处置》第八章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场急救处置-第八章课件,现场急救处置-第八章课件,第一节 电击伤,触电,雷击,第一节 电击伤触电雷击,电击伤是指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损伤,俗称“触电”。电击伤包括日常电击伤和雷电击伤。,电击伤是指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损伤,俗称“,(一)临床症状,电击的电流通过人体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为人体接触电源处,出口可有多个,为一圆形凹陷,周边为蜡黄色或灰白色皮革样,其外是一圈呈红色的、边缘隆起的环。 轻伤者呈惊恐状,脸色苍白、表情呆滞、头昏、晕厥,一般恢复较快。 重伤者抽搐、休克、心律不齐、昏迷,可有各种内脏破裂,也可出现呼吸、心脏骤停。,(一)临床症状 电击的电流通过人体有进口和出口,进口

2、为人体,(二)现场急救,立即脱离电源,防止进一步损伤,现场心肺复苏,保护创面、防止感染,送伤者就医,切断电源;挑开带电电线;拉开触电者;斩断电源。,特别要注意的是,触电的人可能出现“假死”现象,所以要进行长时间的抢救,不能轻易放弃。,伤者有较大烧伤创面时,要注意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尽快将伤者送医院治疗。,(二)现场急救立即脱离电源,防止进一步损伤现场心肺复苏保护创,(三)个人防护,1,加强安全用电知识教育。,2,遵守用电规定,不能乱拉乱接电线,家电应接地线。,3,定期检查维修电源线路、电器设备,发现电路、电器有问题时,要请专业人员修理。,4,不能在通电的电线上晒衣物,不能接触断落的电线,远离

3、高压线10 m以外。,(三)个人防护123定期检查维修电源线路、电器设备,发现电,雷电(也叫雷暴)是在积雨云发展阶段,云层之间、云地之间、云与空气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发生的剧烈放电现象。雷电能产生1亿伏以上的高电压、2000030000高温和极大的冲击波。,雷电(也叫雷暴)是在积雨云发展阶段,云层之间、云,(一)雷击致伤的3个类型,雷击能对物体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使被击物体断裂或破碎,例如建筑物倒塌、大树被从中间劈开、人被击掉一侧肢体等。,电效应,1,热效应,2,力学效应,3,雷电可产生强大的电场和磁场,使处于雷击区内的电子设备和人体产生数千伏的静电感应电压,造成电子设备被击毁,导致人体心

4、室纤维颤动及呼吸肌麻痹而猝死。,强大的雷电流可以转变为热能,能立即熔化50200 mm3厚的钢材。建筑物遭雷击后可起火燃烧,人体组织会被烧成焦炭状。,(一)雷击致伤的3个类型雷击能对物体产生强大的冲击力,使被击,(二)个人防护1 室内防雷,(二)个人防护1 室内防雷123要注意关闭门窗,预防侧击,(二)个人防护2 室外防雷,(1)不在建筑物顶部停留,不宜进入棚屋、岗亭等没有防雷装置的低矮建(构)筑物。 (2)不宜躲在大树底下,万不得已需要在大树底下停留时,必须与树身和枝丫保持2 m以上的距离,并且尽可能下蹲,双脚靠拢。 (3)尽量避免外出活动,不宜在旷野打雨伞或扛锄头等金属物体。不在大树、广告

5、牌、烟囱及灯杆旁避雨。 (4)不宜在野外、农田和水边作业。进入山洞避雨时,不要触及洞壁岩石。 (5)不宜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可以躲进有金属车身的汽车内,但不要把头或身体其他部位伸出窗外,一旦汽车被雷击中,金属会将电流导入地下。 (6)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不在户外使用手机、报话机,不游泳、划船、钓鱼。,(二)个人防护2 室外防雷 (1)不在建筑物顶部停留,不,(三)现场急救,如果感觉头发竖起,或者皮肤有显著的颤动感时,要清楚自己可能就要受到电击,应立刻卧倒在地上,等雷电过后呼救。当遇到有人遭受雷击时,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按压,并尽快将其送到医院继续抢救。,(三)现场急救 如果感觉头

6、发竖起,或者皮肤有显著的颤,第二节 淹溺,临床症状,现场急救,第二节 淹溺临床症状现场急救,根据落水时间的长短和轻重不等,常表现为神志不清、昏迷、皮肤黏膜苍白和发绀、四肢厥冷、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上腹部因胃积水而膨隆,口鼻常充满泡沫或污泥、杂草。,根据落水时间的长短和轻重不等,常表现为神志不清、,(一)自救,(1)落水后要冷静不慌张,仰面、口鼻朝天露出水面,深吸气、浅呼气,以尽量使身体浮起。 (2)若是手指抽筋,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并以两足划水游上岸即可。 (3)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处理,即先深吸一口气,仰浮于水面上,用手握住抽

7、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一)自救 (1)落水后要冷静不慌张,仰面、口鼻朝天露,(二)他救,(1)抢救者切不可从正面去拉溺水者,正确的方法是从背后拽住落水者的两侧腋下,使其口鼻露出水面,采用仰泳方法拖带;或在其背后用一臂夹持其腋下,采用侧泳方法将其拖带至岸边。 (2)不会游泳者最好是携带救生圈、小板等漂浮物去救人。若落水者离岸较近时,可在岸边用长竹竿或绳子投向落水者,让他抓住,拉上岸,再行抢救。,(二)他救 (1)抢救者切不可从正面去拉溺水者,正确的,(3)岸上抢救:将溺水者救至岸上后,要立即清除其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然后采

8、用头低脚高的体位,将溺水者吸入呼吸道的水倒出来。最简便的方法是救护员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大腿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斜坡,将头置于下坡处的位置,以及用小木凳、大石头等作垫高物来排水。 (4)如溺水者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若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尽快与医疗急救机构联系,边抢救边以最快的速度将溺水者转送至医院,进一步救治。,(3)岸上抢救:将溺水者救至岸上后,要立即清除其口,第三节 中暑,临床症状,现场急救,个人预防,第三节 中暑临床症状现场急救个人预防,临床症状大汗、口渴、头晕、头痛、

9、耳鸣、心慌、恶心、呕吐,体温,1,2,3,4,迅速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处,或移到空调房,解开衣扣、皮带,平卧休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风油精涂太阳穴,或用温水擦身降温,或4水中浸浴降温。,饮用凉开水、淡盐水、绿豆汤或清凉饮料,也可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昏迷者针刺人中、合谷、十宣穴(位于10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10个穴),并立即送医院就医。,1234迅速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处,或移到空调房,解开衣扣、皮, 穿单薄、浅色、宽松的衣服,以利散热。厂房、教室应常开窗,使空气流通,地面经常洒水,设遮阳窗帘等。 多饮用凉开水、饮料,一般每日在2 000 mL以上(参考矿泉水瓶的标示,约4大瓶

10、)。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的日光下活动及工作。, 穿单薄、浅色、宽松的衣服,以利散热。厂房、教室应常开窗,第四节 冻伤,现场急救,个人防护,第四节 冻伤现场急救个人防护,尽快脱离低温环境,将冻僵者用大衣、棉毯等包裹,运至温暖的室内。,缓缓供应热饮料,更换潮湿衣服和鞋袜。,复温可用电热毯、热水袋或温水浴。禁用拍打、雪搓、火烤等方法复温,以免引起坏死。,在野外如出现发呆和想睡觉的情况,千万要强迫自己打起精神,绝对不可睡着,并尽快脱离寒冷的环境。,速送医院,搬运时动作宜轻柔,避免骨折。,1,2,3,4,5,尽快脱离低温环境,将冻僵者用大衣、棉毯等包裹,运至温暖的室内,1备好防寒服

11、装、帽子和日用品,冬装必须合身,鞋子要稍大一些。,第五节 咬伤或蜇伤,毒蛇咬伤,狂犬咬伤,蜈蚣咬伤,蚂蟥咬伤,蜜蜂蜇伤,黄蜂蜇伤,蝎子蛰伤,第五节 咬伤或蜇伤毒蛇咬伤狂犬咬伤蜈蚣咬伤蚂蟥咬伤蜜蜂蜇,(一)毒蛇咬伤的识别,有毒蛇,无毒蛇,(一)毒蛇咬伤的识别有毒蛇与无毒蛇的鉴别一般头大颈细,头呈三,(1)无毒蛇的牙痕为双排,小而整齐,如图所示。(2)有毒蛇的牙痕为单排,粗而深,如图所示。,2咬伤的鉴别,无毒蛇牙痕,有毒蛇牙痕,(1)无毒蛇的牙痕为双排,小而整齐,如图所示。 2咬伤,(二)临床症状,(二)临床症状123局部可见一对深粗的牙痕,出血、红肿、疼痛,(三)现场急救,(1)被蛇咬伤后要保持

12、镇静,不可慌张奔跑,应限制患肢活动,患肢宜置于下垂位置,以免加速毒液扩散和吸收。 (2)立即就近用绳索、手帕、植物藤或布带等在伤口的近心端约5 cm处捆扎,每隔1530 min放松l2 min,松紧以远端肢体不出现青紫为度。 (3)用井水、泉水、茶水、自来水或15 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 (4)用火罐、吸奶器、吸引器将毒汁吸出。紧急情况下,如急救者口腔无破损时,可直接用嘴吮出毒汁,注意要边吸边吐、边漱口。,(三)现场急救 (1)被蛇咬伤后要保持镇静,不可慌张奔跑,应,(三)现场急救,(5)在牙痕之间作“一”字形或“十”字形小切口,如图所示。用手由伤肢上部向下部、由四周向伤口挤压102

13、0 min,促使毒液排出,也可用针刺排毒(肿胀的下端每隔23 cm刺一针孔)。,(6)解毒药的应用 南通蛇药(季德蛇药),轻者服5片次,3次日;重者服10片次,每46 h服1次。将上述药片用温水溶化后涂于伤口周围半寸处。 上海蛇药,第1次服10片,以后每小时服5片。 新鲜半边莲(蛇疔草)或白花蛇舌草3060 g,水煎服,或捣烂涂伤口周围。,(三)现场急救 (5)在牙痕之间作“一”字形或“十”字,(四)个人防护, 加强野外作业的防护,掌握毒蛇习性,尽量不要裸露腿足,必要时穿长筒靴、戴帽、拿棍等。 到野外郊游或劳动时,随身携带解蛇毒药以防万一。,(四)个人防护 加强野外作业的防护,掌握毒蛇习性,(

14、一)疯狗的识别, 正常狗生性活泼,步履轻快,尾巴上翘。 疯狗性情突然发生变化,狂躁易怒,狂吠,声音发哑,眼睛呆斜,不吃不喝,站立不稳,全身发抖,尾巴下垂。,(二)现场急救处理,伤口流血,局部肿胀、疼痛,约数天到1年(有的长达10多年)后,出现怕水、怕声、怕风的狂犬病症状,常因喝水甚至闻到水声而诱发全身抽搐,极其恐惧,故又称“恐水病”。,(一)疯狗的识别 正常狗生性活泼,步履轻快,尾巴,(三)现场急救,用肥皂水或0.1%苯扎溴铵液(两者不能同时使用),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30 min以上。,1,2,3,无论什么狗咬伤,都应立即用吸奶器或火罐将伤口内的血液和毒液吸出。,尽快送往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注射狂犬疫苗及免疫血清、破伤风抗毒素等,并进行观察、隔离、治疗。,(三)现场急救用肥皂水或0.1%苯扎溴铵液(两者不能同时使用,(一)临床症状,(二)现场急救,局部红肿、疼痛,可出现水泡甚至局部坏死,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严重者出现昏迷、休克等。, 立即用肥皂水、石灰水等碱性液体冲洗伤口,以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冲洗后包扎,切勿用碘酒或红汞涂抹伤口。 如在野外咬伤,可用鲜桑叶、鲜蒲公英或鱼腥草捣烂外敷。 若伤口处疼痛剧烈,可酌情口服止痛片,也可用蛇药外敷或口服。 如伴有全身毒血症状,如头痛、头晕、发热、呕吐等,应去医院做进一步处理。,(一)临床症状(二)现场急救 局部红肿、疼痛,可出

16、,蚂蟥生活在水中,热带丛林中有旱蚂蟥。当人们夏季在水田劳作或在水塘、浅水河中游泳时,易遭受蚂蟥的叮咬。蚂蟥虽然无毒,但易引起皮肤损伤后出血或感染。蚂蟥致伤系用其吸盘吸附在人体皮肤上,并逐渐深入体内,因其可分泌一种抗凝血的物质,故人被咬伤后伤口出血较多。 现场急救: 蚂蟥吸附皮肤时,可在蚂蟥身上轻轻拍打,亦可用浓盐水、肥皂水或醋涂在蚂蟥身上,或用烟头烤一下,即可使其松弛脱落,切勿用力扯或拉。 用盐水冲洗伤口,涂以碘酊,防止感染。如血流不止,冲洗后加压包扎止血。,蚂蟥生活在水中,热带丛林中有旱蚂蟥。当人们夏季在,蜜蜂毒液呈酸性,人被蜇伤后一般不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但因常有蜂针留在伤口内,使伤者局部

17、感到刺痛、发麻,皮肤上有时可见一黑点。 现场急救: 用针尖或镊子挑出扎进皮肤内的蜜蜂尾刺,亦可将伤口四周皮肤捏起,使伤口暴露,然后挤出或用嘴吸出蜂刺。 用肥皂水或小苏打水等碱性溶液涂抹伤口,以中和毒液,可起到止痛之效。但不宜用碘酒、红药水等涂抹患处,以免加剧局部肿胀和疼痛。 伤口肿胀时可冷敷,亦可取蛇药片研碎,用冷开水调成糊状外敷。,蜜蜂毒液呈酸性,人被蜇伤后一般不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但因,黄蜂蜂毒呈碱性,人被蜇伤后有剧痛、灼热感,局部出现红肿、水泡。若被群蜂多处蜇伤后,有发热、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厥甚至死亡。 现场急救: 拔出毒刺,伤口用弱酸性液体,如食醋或0.1%

18、稀盐酸等冲洗或涂抹,可止痛消痒;在野外可用马齿苋或半边莲等捣烂外敷,并及时外涂蛇药片。 黄蜂毒性较大,蜂毒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皮肤坏死、溶血,导致急性肾衰竭及肝脏、心脏和胃肠损害,因此受伤者应及早去医院接受治疗。,黄蜂蜂毒呈碱性,人被蜇伤后有剧痛、灼热感,局部出,蝎毒毒性大,被蜇伤者症状多且较严重,局部出现红肿、剧痛、发麻等症状,伤口周围发黑、起水疱,还伴有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口舌发硬、出虚汗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休克,甚至死亡。 现场急救: 若伤及四肢,应立即用绷带、止血带、布条等绑扎在伤口近心端。每隔1530 min放松12 min,同时用镊子或针头小心挑去伤口中留下的毒刺。 用碱性液体如肥皂水或3%碳酸氢钠反复冲洗伤口。伤口清洗干净后,用蛇药调成糊状,在距伤口2 cm处环敷一圈,勿使药物进入伤口内。或将明矾研碎,用醋调成糊状,涂敷伤口。 包扎伤口,若伤口周围红肿,可进行冷敷。 多喝水,以利毒液尽早排出。若疼痛严重,适当服止痛片。 尽早送医院继续治疗。,蝎毒毒性大,被蜇伤者症状多且较严重,局部出现红,现场急救处置-第八章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