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00759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pptx(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1.1 夏季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第一部分:空气调节室内外设计参数,1.1 夏季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第一部分:空气调节室内外设计参数,1.1.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地点不同,twp和 twg取值不同,1.1.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地点不同,twp和 tw,1.1.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综合考虑围护结构外表面同时受到太阳辐射和室外空气温度的热作用。,由于太阳辐射强度因朝向而异,而吸收系数 因外围护结构表面材料而有别,所以一个建筑物的屋顶和各朝向的外墙表面有不同的综合温度值。,1.1.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太阳直射辐射

2、大气长波,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1.1.3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1.1.3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1.2 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2 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3空气调节室内设计参数,1.3.1 工业建筑 GB50019-2019,1.3空气调节室内设计参数1.3.1 工业建筑 GB500,1.3.2 民用建筑 GB50736-2019,1.3.2 民用建筑 GB50736-2019,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第二部分: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第二部分: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1)得热量:每一时刻进入房间的总热量

3、。 (2)冷负荷: 为保持房间一定的温度,在单位时间内,用人工方法从室内除去的热量(或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 改变空气温度 形成负荷,2.1 夏季空调区冷负荷计算,2.1.1 夏季空调得热量与冷负荷,(1)得热量:每一时刻进入房间的总热量。显热对流得热量,受周围物体表面的吸收和蓄热影响,辐射传热量不会立即全部转变成冷负荷。时间上有延迟、程度上有衰减。,得热量不一定等于冷负荷,受周围物体表面的吸收和蓄热影响,辐射传热量不会立即全部转变成,2.1.1.1 空调区夏季得热量,2.1.1.1 空调区夏季得热量,2.1.1.2 得热量形成冷负荷计算原则: GB 50736-2019,非稳态:不同时刻,

4、传热量大小不同。,2.1.1.2 得热量形成冷负荷计算原则: GB 50736,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twlq 外墙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twlm 屋面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twlc 外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2.1.2 夏季建筑围护结构非稳态传热逐时冷负荷,根据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处理不同,分为谐波反应法和传递函数法(冷负荷系数法)。,与围护结构类型、气象条件、朝向有关,反映了室外空气温度、阳光辐射、建筑物蓄热等因素的综合影响。,twlq 外墙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2.1.2 夏季建筑,谐波反应法是将房间内外扰量分解为一组以2/T为基频的正(余)弦函数,T是求解的问题周期,冬、夏季房间的

5、设计扰量均取T=24h。例如,谐波反应法求解平板壁围护结构对扰量的响应,就是求得板壁对不同变量的热力响应。,2.1.2.1 计算方法,(1)谐波反应法,谐波反应法是将房间内外扰量分解为一组以2,传热衰减倍数v0:围护结构内侧空气温度稳定,外侧受到室外综合温度或室外空气温度谐波作用,室外综合温度或室外空气温度谐波波幅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谐波波幅的比值。 传热延迟时间0:围护结构内侧空气温度稳定,外侧受到室外综合温度或室外空气温度谐波作用,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谐波最高值(或最低值)出现时间与室外综合温度或室外空气温度谐波最高值(或最低值)出现时间的差值。,室外侧空气温度稳定的条件下,对室内空气温度波

6、的响应,称为内表面吸热响应。,对流衰减倍数vn:室内空气到内表面的衰减倍数。对流延迟时间n:室内空气与内表面将的延迟时间。,传热衰减倍数v0:围护结构内侧空气温度稳定,,冷负荷计算温度与建筑所在地理位置,围护结构的类型、延迟衰减(物性参数)和朝向有关。,冷负荷计算温度与建筑所在地理位置,围护结构的类型、延迟衰减(,通过窗户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通过玻璃窗得热分成传导得热和日射得热。由于玻璃的蓄热系数可忽略不计 ,在计算传导得热时,可不计温度波的相位延迟 ,只考虑衰减度 。对于日射得热,则可表示成谐波的形式 ,计入房间的衰减和延滞,即可算出相应的负荷,通过窗户的得热量及其形成的冷负荷 通过玻

7、璃窗,(2)传递函数法(冷负荷系数法),(2)传递函数法(冷负荷系数法),2.1.2.2 谐波反应法工程简化计算方法,(1) 房间类型,2.1.2.2 谐波反应法工程简化计算方法(1) 房间类型,(2) 城市分组,(2) 城市分组,(3)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传热逐时冷负荷,(3)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传热逐时冷负荷,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4) 外窗温差非稳态传热逐时冷负荷,(4) 外窗温差非稳态传热逐时冷负荷,外窗冷负荷计算温度与建筑所在地理位置,房间类型有关,与朝向无关。,外窗冷负荷计算温度与建筑所在地理位置,房间类型有关,与朝向无,实例1 谐波反应法-空调区夏季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

8、实例1 谐波反应法-空调区夏季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2.1.2.3 围护结构传热逐时冷负荷:民规GB50736-2019,2.1.2.3 围护结构传热逐时冷负荷:民规GB5073,(1)墙体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冷负荷计算温度与建筑所在地理位置,围护结构的类型、朝向和具体组成有关。,(1)墙体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冷负荷计算温度与建筑所在地理位置,(2) 屋面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2) 屋面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3) 外窗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3) 外窗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2.1.2.4 围护结构稳态传热冷负荷:民规GB50736-2019,见1.1

9、.3节,2.1.2.4 围护结构稳态传热冷负荷:民规GB5073,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2.1.3 透过玻璃窗进入的太阳辐射得热逐时冷负荷,2.1.3 透过玻璃窗进入的太阳辐射得热逐时冷负荷,2.1.3.1 透过无遮阳标准玻璃太阳辐射冷负荷系数,2.1.3.1 透过无遮阳标准玻璃太阳辐射冷负荷系数,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2.1.3.2 外窗综合遮挡系数,2.1.3.2 外窗综合遮挡系数,GB 50176-2019 遮阳术语,GB 50176-2019 遮阳术语,(1)玻璃修正系数Cs,数据来源:马最良,姚阳,民用建筑空调设计(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19,(1)玻璃修正系数

10、Cs玻璃类型Cs标准玻璃1.005mm厚普,2.1.3.3 夏季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2.1.3.3 夏季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2.1.3.4 玻璃窗的净面积,数据来源:马最良,姚阳,民用建筑空调设计(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19,2.1.3.4 玻璃窗的净面积数据来源:马最良,姚阳,民用建,室内热源散热,(1)负荷特点:散热分为对流和辐射两部分。对流散热直接转为冷负荷;辐射散热经物体吸收后再释放出来转为冷负荷,有延迟和衰减。(2)人体散热冷负荷需要考虑群集系数;其它室内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需要考虑同时使用系数。,2.1.4 室内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室内热源散热设备散热照明散热人体散

11、热(1)负荷特点:散热分为,人员“群集系数”是指根据人员的年龄、性别构成以及密集程度等情况不同而考虑的折减系数。成年女子的散热量和散湿量约为成年男子的85%,儿童约是75%。,2.1.4.1人体散热:显热冷负荷,人员“群集系数”是指根据人员的年龄、性别构成以及密集程度等情,工作场所群集系数工作场所群集系数影剧院0.89图书阅览室0.,注意:持续时间与开始工作时刻密切相关。,注意:持续时间与开始工作时刻密切相关。,人体显热冷负荷系数确定原则:(1)人体的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对于不连续运行(夜间停止供冷的场合)的空调系统,可取1.0;(2)对人员密集的场所(电影厅、剧院、会堂等),由于人体对围护结

12、构和室内物品的辐射换热量相应减少,可取 1.0,即人体散热瞬时得热量等与冷负荷;(3)对于空调开启时间不确定,工作时间不确定的场合(如宾馆客房),人体、照明、设备散热按最不利情况处理,冷负荷系数可取值为1.0。,人体显热冷负荷系数确定原则:,2.1.4.2 人体散热:潜热冷负荷,2.1.4.2 人体散热:潜热冷负荷,2.1.4.3 照明灯具冷负荷:白炽灯,2.1.4.3 照明灯具冷负荷:白炽灯,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2.1.4.4 照明灯具冷负荷:荧光灯,2.1.4.4 照明灯具冷负荷:荧光灯,2.1.4.5 设备显热冷负荷,如果设备连续24h运行,冷负荷系数取1.0,2.1.4.5 设备

13、显热冷负荷如果设备连续24h运行,冷负荷,(1)电热设备的散热量,(1)电热设备的散热量,(2) 电动设备的散热量,(2) 电动设备的散热量,(3) 办公及电器设备的散热量,(3) 办公及电器设备的散热量,(4) 办公及电器设备的散热量,(4) 办公及电器设备的散热量,对于餐厅,需要计算食物散热所形成的冷负荷。,用于火锅城,2.1.4.6 食物散热冷负荷,对于餐厅,需要计算食物散热所形成的冷负荷。全热负荷w/人潜热,2.1.4.7 渗入空气冷负荷,2.1.4.7 渗入空气冷负荷,2.1.4.8 敞开水面蒸发形成的潜热冷负荷,探讨: 敞开水面的温度低于室内空气干球温度时,室内全热冷负荷不应计入水

14、面蒸发形成的潜热冷负荷。,2.1.4.8 敞开水面蒸发形成的潜热冷负荷 探,2.1.5 空调区的夏季冷负荷确定,2.1.5 空调区的夏季冷负荷确定,2.2 夏季空调系统冷负荷计算,2.2 夏季空调系统冷负荷计算,2.2.1空调区冷负荷计算原则,当一个全空气系统承担多个空调房间(热湿比不同)负荷:定风量系统,系统冷负荷为各个房间最大冷负荷值的累加;变风量系统,系统冷负荷为各个房间逐时冷负荷综合最大值并考虑同时使用系数;变风量系统,系统冷负荷为各个房间(1)围护结构逐时冷负荷综合最大值;(2)人员、照明、设备等宜考虑同时使用系数后,分别计算出逐时显热冷负荷、潜热冷负荷。,2.2.1空调区冷负荷计算

15、原则 当一个全空气系统承担多,2.2.2 新风冷负荷,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和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用于确定夏季空调室外空气状态,计算新风冷负荷。,空调系统的新风冷负荷大小,是一个固定值,与计算时刻无关。,新风量,kg/s室外空气焓值,kJ/kg室内空气的焓值,kJ,2.2.3 风机的温升,2.2.3 风机的温升,2.2.4 风管的温升,2.2.4 风管的温升,2.3 夏季空调冷源系统负荷计算,2.3 夏季空调冷源系统负荷计算,2.3.1 室外空气逐时焓值,2.3.1 室外空气逐时焓值,2.3.2 冷冻水泵温升冷负荷附加,2.3.2 冷冻水泵温升冷负荷附加,2.3.3 冷冻水管传热导致的

16、温升,2.3.3 冷冻水管传热导致的温升,第三部分:夏季空调区湿负荷计算,第三部分:夏季空调区湿负荷计算,(1)人体散湿量,(2)渗透空气带入的湿量,注:空调区压力低于室外大气压时,由风窗缝隙无组织渗入的空气。空调区压力高于室外大气压时,本项不计。,(1)人体散湿量(2)渗透空气带入的湿量注:空调区压力低于室,(3)食物散湿量,(3)食物散湿量,(4)敞开水面的散湿量,(4)敞开水面的散湿量,专题三-空气调节负荷计算,第四部分:冬季空调热负荷计算,第四部分:冬季空调热负荷计算,冬季空调新风热负荷,冬季空调新风热负荷空气定压比热kJ/(kg) ,取1.0,间歇期:空调系统停止运行后,室内温度逐渐

17、升高,且逐渐接近于室外空气温度,直到第二天空调系统系统重新启动时为止,结构蓄热;,预冷期:空调系统向室内供入大量冷量,以便使室内空气温度回到设定值,此时供入的冷量称为预冷负荷。预冷时间越长,预冷负荷越小;,使用期:空调系统必须将多于冷负荷的热量除去,以便抵偿由房间围护结构表面进入室内的热量,这些热量是间歇期贮存于建筑结构中的。,使用期任一时刻冷负荷与蓄热负荷之和称除热量。预冷期房间供冷量(或除热量)等于预冷量与冷负荷之和。,对于间歇运行,当其设备开机时,要负担开机以前的房间蓄热量。为了开机后,房间能很快达到计算温度,需将计算出的冷负荷乘以1.01.4的间歇负荷系数。,间歇期:空调系统停止运行后,室内温度逐渐升高,且逐渐接近于室,感谢聆听,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