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精品资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300891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乡族精品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东乡族精品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东乡族精品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东乡族精品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东乡族精品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乡族精品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乡族精品资料.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乡族-精品资料PPT,东乡族-精品资料PPT,概况:语言文字,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族的词汇中,汉语借词较多,也有不少突厥语、阿拉伯和波斯语借词。东乡族至今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如今使用的是汉文,绝大部分群众懂汉语。,概况:语言文字 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民俗:服饰,民俗:服饰,东乡族-精品资料PPT,民族服饰,东乡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起源和形成可追溯到宋元时期。13世纪成吉思汗西征时,从中亚的撒马尔罕等地征迁了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色目人,驻守今东乡地区,并以这些人为主体,与当地蒙古族、藏族、汉族、回族,甚至清代的统治者满族等长期共同生活,互相婚嫁,

2、逐渐融合而成。因而,其服饰深受蒙古族、藏族、汉族、回族以及满族服饰的影响,并在东乡山区特殊的环境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乡族服饰。,民族服饰 东乡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起源和形成可追,东乡族男子多穿短衫和深色坎肩,下穿及踝长裤。东乡族男子喜欢头戴号帽。号帽是一种平顶软帽,有白的,也有黑的,多用布缝制而成,富人家则用绸或线织做成。老教的黑色号帽帽顶用六块布缝制而成,新教的帽顶则用整块布缝成。东乡族男子平时所穿的袜子是布缝的套袜。鞋是自家作的布鞋、麻鞋、皮鞋。此外,东乡族人还普遍喜好戴“烟黄”色天然水晶石磨的墨镜和茶镜。,东乡族男子多穿短衫和深色坎肩,下穿及踝长裤。东乡族,东乡族-精品资料

3、PPT,仲白“仲白”是东乡族男子上清真寺礼拜时聚礼喜用的一种礼服,老年人在遇婚丧或探亲访友时,也喜穿“仲白”。样式类似维吾尔族的袷袢( qi pn ),一种对开的大衣,暗扣,低领,一般用黑、灰色布料缝制。,仲白,袷袢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对襟长袍。圆领长身,无纽扣,袷袢袖子窄,衣襟宽,袖口窄而长。,袷袢,褐褂褐褂系用东乡族自制的褐子缝制而成。褐子有深棕、米黄、黑、白四色,都是羊毛的本色,坚固耐用。褐褂分长、短两种,短褐褂一般在日常生活劳动时穿用,长褐褂则在探亲访友或上清真寺做礼拜时穿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褐褂的式样改变为时尚的中山装了。,褐褂,东乡族-精品资料PPT,妇女服饰女子穿圆领大襟

4、衣加长裤,外面套坎肩。与回族风俗相似,女子通常戴长至腰际的盖头,颜色多为绿、黑、白等。少女及新婚少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青色的,年老妇女戴白色的。她们还喜欢配戴银耳环、玛瑙珠子等。,妇女服饰女子穿圆领大襟衣加长裤,外面套坎肩。与回族风俗相似,,东乡族-精品资料PPT,昂处青年妇女佩戴的一种帽子,其特点是帽子的后面留有一个束口,帽沿上穿着一根丝线,丝线两头挽有丝穗,戴上帽子,束好束口,然后再把穗子别在两鬓。,昂处,盖头东乡族妇女一般都戴盖头,长至腰际,头发全被遮住,只露出脸孔。这种服饰是从民国时期时兴起来的,伊斯兰教认为结了婚的妇女,头发是一种羞体,需要遮掩。渐渐地,盖头便成了一种服饰。盖头分绿

5、、黑、白3种。女孩子在7岁到8岁开始戴盖头,出嫁后改戴黑盖头,有的出嫁生了小孩以后改戴黑盖头,上了50岁,或者有了孙子以后戴白盖头。,盖头,东乡族-精品资料PPT,东乡族-精品资料PPT,东乡族-精品资料PPT,民俗:居住,甘肃东乡族自治县旺集镇唐家村、下城门村全景,甘肃东乡族自治县旺集镇唐家村民居院落,民俗:居住甘肃东乡族自治县旺集镇唐家村、下城门村全景甘肃东乡,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达桥镇陈家村砖雕和木雕结合的大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达桥镇陈家村村民的居室,甘肃东乡族自治县锁南镇每户都有带大案板的厨房,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达桥镇陈家村砖雕和木雕结合的大门甘肃东乡族自,东乡族大部分人也很重视阿守拉节。舞

6、蹈形式有宴席曲、哈利舞、哲兹白,东乡族民间舞蹈中明显地带有中亚一些民族舞蹈刚健、豪放、挺拔的特点。刺绣程序一般分为选料裁剪、画墨样、上绷子、刺绣四个过程。祈求安拉赐子,果然得应,取名伊斯马仪。圆领长身,无纽扣,袷袢袖子窄,衣襟宽,袖口窄而长。过圣纪节一般的纪念方式是举行各种形式的家会,诵读古兰经。东乡族的四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阿守拉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甘肃东乡族自治县锁南镇每户都有带大案板的厨房东乡族的民歌独具特色,可分为叙事歌、东乡号子、端斗拉、宴席曲等。阿守拉节:“阿守拉”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举行。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达桥镇陈家村村民的居室,民俗:饮食,东乡

7、人的基本饮食,以小麦、青稞、玉米和豆类、洋芋(马铃薯)为主食。,东乡族手抓羊肉,最负盛名的“拉拾哈”(“拉面”或“刀削面”)、炸油香、“尕鸡娃”和手抓羊肉等饮食为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其中吃“尕鸡娃”很有讲究,把整鸡各部位分为13个等级,“鸡尾”最珍贵,一般给席上的长者或尊贵客人吃。,东乡族大部分人也很重视阿守拉节。民俗:饮食东乡人的基本饮食,,民俗:信仰伊斯兰教,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中国信仰伊斯兰的10个民族是: 回族、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乌孜别克族、 塔吉克族、 塔塔尔族、 柯尔克孜族、 撒拉族、 东乡族、 保安族。,民俗:信仰伊斯兰教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中国信仰,东乡族精神文明宗教与民

8、间信仰,伊斯兰教教堂内部,东乡族精神文明宗教与民间信仰伊斯兰教教堂内部,民俗:节日活动,东乡族的四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尔德节、阿守拉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民俗:节日活动 东乡族的四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族的词汇中,汉语借词较多,也有不少突厥语、阿拉伯和波斯语借词。妇女在狭窄的地埂阡陌中走时,往往头部也左右摆动,体态显得轻盈柔婉。东乡族传统织口袋工艺(口袋成品)斋月中,穆斯林白天不饮不食,不准说污言秽语,夜间饮食,称为“封斋”。因而,其服饰深受蒙古族、藏族、汉族、回族以及满族服饰的影响,并在东乡山区特殊的环境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

9、色的东乡族服饰。东乡族是以撒尔塔人为主,融合当地回、汉、蒙古族等逐渐形成的。对东乡族妇女来说,“阿守拉”还有粮食节的寓意,寓有对当年的粮食丰收,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这一点与宗教无关。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骡肉、驴肉和自死动物及动物血;东乡族精神文明风俗习惯、民族节日渐渐地,盖头便成了一种服饰。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撒拉族、塔塔尔族、阿守拉节:“阿守拉”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举行。,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精品资料PPT,东乡族-精品资料PPT,东乡族-精品资料PPT,东乡族-精品资料PPT,东乡族精神文明风俗习惯、民族节日,民族节日 东乡族的四大节日

10、: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阿守拉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 开斋节伊斯兰教教历9月是戒斋的月份,9月因此称之为斋月。斋月中,穆斯林白天不饮不食,不准说污言秽语,夜间饮食,称为“封斋”。伊历10月1日开斋,举行庆祝活动,称为开斋节,或称“尔德节”。开斋节的一天,男人们除了去清真寺聚礼以外,还在清晨上“表咱”(墓地)念经,东乡族精神文明风俗习惯、民族节日民族节日,东乡族精神文明风俗习惯、民族节日,祈祷,悼念亡人。邻里间相互上门做“赛俩目”,互相问安。妇女们则在家里炸好油香、油裸、馓子分送亲友,互相拜节问候,这样庆祝三天,非常隆重。 古尔邦节东乡人称之为“阿也”,“阿也”东乡语意指节日的意思。这一节日

11、,一般在开斋节后72天举行。凡是具有宰牲能力,而且有经济条件允许的,过古尔邦节,家家户户都要宰牛或羊庆祝。所宰的牛羊肉,或请众乡亲在家里共餐,或奉送给清真寺和每个邻里亲友。古尔巴尼所宰的羊肉,不许独家享用;即便是上门的乞丐,也要一视同仁,让他吃饱菜、油香,再拿上一份肉。古尔邦节必宰羊,源自古兰经的一个故事:先知依布拉欣年老无子,苦苦,东乡族精神文明风俗习惯、民族节日祈祷,悼念亡人。邻里间相,东乡族精神文明风俗习惯、民族节日,祈求安拉赐子,果然得应,取名伊斯马仪。但依布拉欣梦见安拉示意让他献祭回报,梦醒后,依布拉欣用儿子献祭,他的忠诚感动了安拉,便赐羊代赐儿子,这是宰牲节的来历。伊斯兰教信徒过这

12、个节日是为了表示对安拉的恭敬顺从,效法依布拉欣,随时为主献出一切。东乡族人在古尔邦节这天,不分富贵贫贱,坐在一起聚餐,显示着民族的和睦团结。 圣纪节纪念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节日,在伊历3月12日或13日举行(诞生日和逝世日相差一天)。过圣纪节一般的纪念方式是举行各种形式的家会,诵读古兰经。过圣经一般要宰羊、宰鸡,大家共食。有的聚众在清真寺、拱北,东乡族精神文明风俗习惯、民族节日祈求安拉赐子,果然得应,,东乡族精神文明风俗习惯、民族节日,里过,有的则在自己家里办。阿守拉节:“阿守拉”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举行。相传,真主在这一天造化了人类的始祖阿丹和唉哇;阿丹和唉哇分散了若干年

13、后,在这一天重新相会。东乡族大部分人也很重视阿守拉节。在东乡,阿守拉节主要是妇女儿童们聚会的节日,每年由各家主妇轮流操办。一个村里,哪位掌家的妇女吃上鸡头,明年就轮到她操办,其余各家各户只出一些小麦和清油。男人们念过经,作过祈祷仪式后,简单一吃就走了。剩下妇女和儿童,边吃边说边笑。对东乡族妇女来说,“阿守拉”还有粮食节的寓意,寓有对当年的粮食丰收,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这一点与宗教无关。,东乡族精神文明风俗习惯、民族节日里过,有的则在自己家里办,民俗:民歌与舞蹈,东乡族的民歌独具特色,可分为叙事歌、东乡号子、端斗拉、宴席曲等。,舞蹈形式有宴席曲、哈利舞、哲兹白,东乡族民间舞蹈中明显地带有中亚一些

14、民族舞蹈刚健、豪放、挺拔的特点。,民俗:民歌与舞蹈东乡族的民歌独具特色,可分为叙事歌、东乡号子,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民歌艺术叙事歌,叙事长诗较古老,都是说唱体。大多用东乡语演唱,有时用于伴舞,主要是在婚礼中表演。 东乡号子,有用汉语唱的,也有用东乡语唱的。“端斗拉”音乐,“花儿”是东乡族人民最喜爱的一朵艺术奇葩,几乎人人会唱,人人会编。它语言精练,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是四句一首,前两句为比兴,后两句为本意。每三句各是七个字或是九个字,二、四句多为八个字,樱桃好吃树难裁,白葡萄搭起(个)架来。心里育活口难开,“花儿”里带上个话来。东乡语中把“花儿”称为“端”。,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民歌

15、艺术,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宴席曲,一般通称家曲。由民间传统仪式曲发展而成,有散曲、说唱曲、叙事曲三种。 散曲,一般指恭贺、赞美之类的内容,曲调很多,大多一词一曲,固定不变; 说唱曲,兼说兼唱,由起头、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 叙事曲,一般吟唱爱情悲剧故事和生活故事,多为二句式和四句式,可换调演唱。,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 宴席曲,一般通称家曲。由民间传统,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舞蹈艺术 东乡地方大都为高山峻岭、道路崎岖不平,行走都要上山下坡。妇女在狭窄的地埂阡陌中走时,往往头部也左右摆动,体态显得轻盈柔婉。又因宗教影响,东乡族妇女在气质上比较

16、含蓄端庄,这些在舞蹈动律上即形成了富有弹性和梗劲的腿部屈伸动作特点,以及轻快的上身左右摆动的舞步和点头、摇头的特色。另外,根据本地传说,东乡族祖先是十二世纪从中亚细亚一带的撒尔塔迁徙来的,所以在东乡族民间舞蹈中明显地带有中亚一些民族舞蹈刚健、豪放、挺拔的特点。,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舞蹈艺术,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哈利舞: 东乡族人流行在婚礼上唱“哈利”,通过歌舞尽情表达人们对新人的祝福。新娘被迎到男家后,亲朋好友开始唱“哈利”,众人相和,并按着节拍

17、手臂、腿弯曲作骑马的姿势,左右转圈,随呼声前进后退,唱词由宾客即兴编唱,内容多为祝贺、赞颂之词。 哲兹白: 东乡族穆夫提教派中流传着一种 悠久的舞蹈叫“哲兹白”,这种舞蹈多在宗教仪式中表演,舞者均为男子,动作以诵经的节奏为准。主要动作为:双手前后甩动两下,同时脚下动两步,然后双手在胸前交替拍胸,这时一腿稍弯曲,另一腿向前伸出。舞蹈特点诙谐、幽默、洒脱。,东乡族精神文明民间艺术哈利舞:,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工艺 东乡族刺绣是传统的民间技艺,从事者为女性,一般都是女承母艺,婆媳相传。刺绣程序一般分为选料裁剪、画墨样、上绷子、刺绣四个过程。东乡族刺绣种类繁多,有门帘、墙帷、墙兜、小挂件等,图案

18、以花草为主。刺绣作品反映了东乡族人民热爱美好生活的情趣以及独特的审美观。,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刺绣工艺,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擀毡工艺,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乡族擀毡工艺,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族传统织口袋工艺(口袋成品),东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乡族传统织口袋工艺(口袋成品),【民族禁忌】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骡肉、驴肉和自死动物及动物血;吃饼和馒头要掰开吃,不能整吃。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袒胸露臂;忌递烟敬酒;禁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民族禁忌】,东乡族-精品资料PPT,感谢聆听,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